山東“十四五”水利發展規劃出臺,到2025年新增供水能力10億立方米
6類重點水利項目建設投資2143億元
省政府新聞辦9月13日召開新聞發佈會,對《山東省“十四五”水利發展規劃》進行解讀。省水利廳廳長劉中會介紹,到2025年,我省將初步建成與高品質發展要求相適應的山東特色水安全保障體系。
《規劃》明確了約束性名額和預期性名額。到2025年,全省用水總量控制在289.22億立方米以內,萬元GDP用水量較2020年下降10%,萬元工業增加值用水量較2020年下降5%,灌溉水有效利用係數提高到0.651,縣域節水型社會建成率達到90%,新增水庫庫容12億立方米,新增供水能力10億立方米,都市再生水利用率達到50%,農村自來水普及率達到97.5%,城鄉供水一體化率達到70%,堤防達標率達到77%以上,現有存量大中型病險水庫除險加固完成率100%,小型病險水庫除險加固計畫完成率100%,水土保持率達到85%以上,地表水達到或好於Ⅲ類水體比例完成國家分解任務,重點河湖基本生態流量(水量)達標率達到90%以上。同時,“十四五”期間,我省將規劃實施南水北調東線後續工程市縣配套、供水保障、防洪提升、水生態保護修復、數字水利、大中型水庫移民後期扶持六類重點水利項目共1088項,項目匡算總投資3855億元,其中“十四五”期間完成投資2143億元。
“十三五”期間,圍繞“根治水患、防治乾旱”目標,我省累計完成水利投資超過2000億元,水安全保障水准顯著提升。“但受自然地理和氣候條件影響,我省嚴重水患與嚴重乾旱並存,資源性缺水與工程性缺水並存。”省發展改革委總工程師孫濤坦言,比如洪水風險依然是我省嚴重隱患,省級骨幹水網尚未實現全省覆蓋,局部地區水資源供需矛盾依然突出,部分地區水資源開發利用超出當地資源環境承載能力。“十四五”時期,是我省加快新舊動能轉換、推動高品質發展的關鍵五年,迫切需要進一步提升水資源優化配置和水旱灾害防禦能力。
“圍繞推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品質發展國家戰畧,水利部門將通過建設黃河下游綠色生態廊道、推進水資源節約集約利用、實施黃河下游防洪工程建設、挖掘弘揚傳承黃河等優秀水文化四個方面重點任務貢獻水利力量。”省水利廳發展規劃處處長劉建基介紹,我省將實行最嚴格的生態環境保護制度,建設以黃河三角洲濕地為主的河口生態保護區,促進黃河下游河道生態功能提升和入海口生態環境改善;探索建立黃河水資源彈性調度利用機制,大力發展農業節水產業和科技,實施淄博馬紮子、東營王莊等11座大型灌區續建配套與現代化改造,確保有限的黃河水資源發揮最大效益;以黃河幹流、蓄滯洪區、支流河道為架構,加快實施防汛抗旱水利提升工程,强化綜合性防洪减灾體系建設,全面提升水旱灾害綜合防治能力。根據《規劃》,“十四五”期間,我省將進一步加強重點水源工程,實施岩馬水庫等37座大中型水庫增容工程,加快老嵐水庫工程建設,論證實施一批新建水庫工程,建設磚舍攔河閘等89處河道攔蓄工程。同時,按照國家部署,推動南水北調東線後續工程論證實施,優化山東境內幹線工程佈局,適時開展省內配套工程規劃建設。以區域內自然河湖水系為基礎,加强區域水網互連互通,論證實施濟南東部四庫連通等24項區域水網工程;加强與省級骨幹水網的連通,構建完善省市縣三級水網工程體系,以區外水補區內水,以豐年水補枯年水,以餘區水補缺區水。(記者方壘)
評論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