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年關羽在白馬斬了顏良替曹操解了白馬之圍後,就帶著兩位嫂嫂離開了曹營。而且走的時候還帶走了呂布之前的坐騎赤兔馬,對於關羽的做法曹操手底下除了張遼之外,很多大將都無法容忍,紛紛向曹操請命要求追擊關羽。當時,曹操卻說了這樣一句話。事君不忘其本,天下義士也。就這樣,曹操還是讓關羽離去了。
但是,在關羽離開曹營之後他的日子其實並不好過。起初在古城與三弟張飛相遇,但是張飛卻直接提矛相迎,對關羽十分不友好。隨後,參與赤壁之戰。而關羽當時,主要負責切斷曹操的退路。囙此,關羽鎮守華容道。但是,關羽卻因為之前的恩惠,放走了曹操。如此一來,關羽就違了軍令,按照軍法其實是應該被斬的。
但是後來,劉備、張飛眾人都替關羽說話。二爺這才免了一死,隨後劉備出征四川,而關羽便鎮守荊州。但是非常讓人不解的是,劉備自西元211年入蜀,一直到西元221年稱帝,基本上很少過問荊州的相關事宜。這無非兩個解釋,其一十分信任關羽。其二,有意疏遠關羽,讓他為自己發揮最大的價值。
西元219年,劉備在漢中打敗曹操。這個時候關羽也坐不住了,特別是在劉備給予關羽“假節許可權”之後,關羽便直接帶兵北伐襄樊了。其實這件事情,劉備他早在一年之前便做了鋪墊。不信來看看《三國志/關羽傳》之中的記載:“二十四年,先主為漢中王,拜羽為前將軍,假節鉞。”,劉備的意圖很明顯了,他深知關羽的秉性,又提前給他假節鉞的大權,意思就是讓他隨時動兵,特別是當劉備需要支援的時候。
在漢中之戰過後,正是劉備需要支援,而且急需要緩和的階段。因為,曹操大軍雖然撤出漢中,但是仍然屯兵於長安,這股强大的曹兵隨時會聽信曹操的軍令,向漢中的蜀軍發起猛攻。而漢中地區,已經基本成為一片廢墟,曹操把漢中的人口、百姓、錢物盡數搬走。
說白了劉備想要在漢中修長防禦工事,就需要很長的時間來做支撐。怎麼辦呢?關羽出征襄樊就是最好的選擇,一來可以打壓曹軍的士氣,二來也可以讓曹操分兵救援襄樊。如此一來,劉備想要的“短暫的漢中穩定局面”就可以實現了。
於是後來,就有了關羽北伐曹仁的故事,然而在戰爭打響之後,劉備沒有給關羽增援一兵一卒,作為一個國家的領導人,為何會這樣做?確實一般人還真搞不清楚?要清楚襄樊之戰是從219年七月—219年十二月,也就是說此次戰事差不多打了5個月。在長達5個月的時間裏,劉備是沒有做出任何軍事行動的。後來,關羽兵敗襄樊,最終遭到了孫權、曹操的夾擊,在最關鍵的時候,劉備同樣還是沒有任何的行動。
隨後關羽、關平皆被擒殺。說到這裡,或許有人認為劉備時間上根本來不及。因為,他還要收拾漢中的攤子,兵力本身就不够。囙此,根本沒有辦法為關羽提供支援。其實並非如此,劉備在當時至少還可以調用3萬人馬,那就是在上庸的劉封、孟達,他們那裡是沒有戰事的。如果是曹操,估計早就安排劉封、孟達前往支援關羽了,當然這肯定是在於禁大軍前來之時。
不過歷史沒有假設,劉備從頭到尾都沒有支援過關羽,已經成為鐵定的事實。這一點,不但讓後世之人無法明白,同時關羽可能也不清楚,自己的大哥為什麼不來援救自己?
當年負責謀劃攻取荊州的東吳大都督呂蒙,曾經說過這樣一句話。“斯人長而好學,讀左傳略皆上口,梗亮有雄氣”,說的就是關羽,這個人是一個會帶兵,能力非凡的將才。而關羽自己一生都在為大哥劉備打工,為他上刀山,下火海,但在襄樊兵敗後,為何不及時拉他一把?
為了搞懂這個原因,關羽其實在襄樊兵敗之後是做了多手準備的。第一,安排哨騎打探荊州方向動靜,結果發現荊州確實是被呂蒙佔據了。而且,呂蒙還善待兵士們的家人。呂蒙這一招,“攻心之計”,也確實高。第二呢,决定死戰孫權。因為,當時曹兵已經沒有追擊關羽了。第三,那就是想著突圍,向成都益州方向突圍,後面才有了在臨沮被活捉的尷尬事情。
在關羽準備突圍之前,他悄悄把手下的“四員心腹大將”遣散開來,其目的也很簡單,就是想派他們快速請救兵來援救自己,如果能幫助自己重新奪回荊州那就再好不過了。如果,實在不行留下這4個心腹之疾,也可以看一看大哥劉備為什麼不派援兵過來救援自己了。
關羽當時悄悄留下了哪四員心腹大將呢?
第一位:廖化
說到廖化,相信是無人不知。在蜀漢後期有一句老話叫,“蜀中無大將,廖化作先鋒!”這句話的意思不是說廖化無能,說的就是廖化在老年時代還要上陣殺敵,證明廖化確實是一個將才。當然,這還得感謝當年關羽對廖化的照顧,如果不是關羽讓廖化突圍出去搬救兵,恐怕廖化也沒有機會回到益州。
廖化之前是關羽帳下的主簿,後來跟隨關羽出征,成為大將。當關羽兵敗時,讓廖化前往上庸搬請劉封、孟達發兵救援。但情况卻讓廖化沒有想到,當時劉封、孟達是直接拒絕了廖化的請求的。廖化非常無奈只得回走。
之後的事情,就非常悲劇了,關羽見救兵遲遲不到,只有犯險突圍。而廖化呢,則被孫吳給收降。但是,後來廖化又以詐死之計成功回到蜀漢,而且還參加了夷陵之戰,最後還成為薑維的帳下先鋒。可以說廖化是活出了另外一番天地,他不但看透了劉備,同時也看透了劉禪。最終,在劉禪投降之後,廖化病死於遷往洛陽的路上。
第二比特:趙累
在關羽走投無路之時,乃是手下心腹之疾趙累建議,“暫時前往麥城之中,屯守,以待援兵。”,當時趙累主要是負責管糧草的。在古代打仗糧草是非常重要的,“兵馬未動,糧草先行”說的也就是這個道理。
而趙累,能够擔當關羽帳下的都糧官,說明在關羽心中還是頗為看重趙累的。隨後趙累還提出派人前往上庸去請求救兵前來支援的計畫,可以說趙累是關羽生命末期的心腹參謀。趙累曰:“今事急矣,可一面差人往成都求救,一面從旱路去取荊州。”?看看,正所謂患難見人心,趙累作為一個打工者,能够做到這樣,已經是實屬不易了。
趙累跟麋芳、傅士仁比較起來,至少也要强上十倍,百倍。但是,在最後趙累還是沒有逃脫被活捉的命運。《三國志·吳主傳》:十二月,璋司馬馬忠獲羽及其子平、都督趙累等於章鄉,遂定荊州。在史料之中,記載趙累雖然被活捉,但是他對於孫權來說並不是非死不可之人!囙此,他跟同事廖化,很有可能一同以計謀走脫,廖化當時是用了“詐死計”,而趙累在歷史之上並無記載,總之在關羽死後趙累並未被殺,而是從人間消失,不知其踪。
第三位:馬良
馬良,乃是馬謖之兄。民間有言“馬氏五常,白眉最良”,說的也就是他馬良。諸葛亮知道馬良有才,於是當年就把馬良留在了荊州。從旁輔佐關羽,《三國志》:先主領荊州,辟為從事。及先主入蜀,良留荊州。馬良更多的是充當了關羽的軍師、參謀。
當時,關羽準備出兵之前,馬良就曾經勸告關羽,麋芳、傅士仁,此二人恐怕不能鎮守後方城池。只是當時關羽並沒有聽取馬良的建議,當時關羽認為在前線打仗需要更多的精兵猛將,而鎮守後方城池相比前線打仗來說,更加輕鬆。加上,麋芳、傅士仁,他們一個是劉備的小舅子。另外一個也是由自己帶過來的人,想必不會出什麼問題。
但是結果卻讓關羽沒有想到,正當關羽兵敗之時,想要抽身回荊州,卻發現荊州早已落入孫權之手。倘若,當時聽取馬良之言,留下心腹之疾留守荊州,恐怕歷史之上也不會有“大意失荊州之典故”。
在關羽就義之後,馬良不知道通過什麼樣的管道,竟然可以成功回到川蜀。隨後還跟隨劉備參加了夷陵之戰,同樣在夷陵之戰時,馬良也建議劉備要小心陸遜,但跟之前建議關羽一樣,劉備認為陸遜主過稚嫩也不把馬良的話放在心上。結果呢,才遭到了夷陵慘敗!
第四位:王甫
王甫這員大將,乃是在平定益州之後才歸降劉備的。當時,劉備為了荊州的穩定發展,特意提拔王甫,讓他做了“議曹從事”,說得通俗易懂一點,也是屬於關羽的管制,總之就是為了做好荊州的防禦工作而努力!《三國志·楊戲傳》:先主定蜀後,為綿竹令,還為荊州議曹從事。
王甫在做了荊州議曹從事之後,大部分時間精力都是在幫助關羽鎮守荊州,在治所招兵買馬。不過,到關羽兵敗之後,王甫便回到了成都,繼續聽從劉備的號令。在夷陵之戰時,王甫在秭歸遇害。
關羽悄悄留下的這四個心腹大將,廖化、馬良、王甫這三人都看穿劉備!而趙累一人神秘消失不見,在以上四人之中,至少有三人會對劉備當年的所作所為無言,特別是對於廖化來說,那更是如此。畢竟,廖化這個老將,可以說是見證了蜀國的興衰,而劉備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人,相信也只有廖化最清楚
評論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