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川:從悲壯走向豪邁

四川 80℃ 0
摘要:今年“五一”小長假期間,位於四川綿陽市北川羌族自治縣的5·12汶川特大地震紀念館迎來18比特“小小講解員”。隨著小朋友們講述的一個個地震故事,遊客們循著展覽,回望汶川地震災區從悲壯走向豪邁的蛻變。2008年5月12日14時28分,四川汶川發生8.0級强震,造成69227人遇難、17923人失踪,受灾總人口達4625.6萬人,這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破壞性最强、波及範圍最廣、災害損失最重、救災難度最大的一次地震。

2018年5月12日,四川省綿竹市漢旺鎮,汶川特大地震十周年之際,人們在紀念碑前祭奠遇難同胞。汪龍華/攝

2008年5月19日14時28分,在地震灾害最嚴重的四川省北川羌族自治縣,參加救援的武警8690部隊指戰員與全國人民一道,向遇難者表達無盡的哀思。賀延光/攝

2008年6月1日,四川什邡市洛水鎮洛城村的兒童在帳篷前高呼,中國加油!四川加油!中青報·中青網記者李新玲/攝

今年“五一”小長假期間,位於四川綿陽市北川羌族自治縣的5·12汶川特大地震紀念館迎來18比特“小小講解員”。隨著小朋友們講述的一個個地震故事,遊客們循著展覽,回望汶川地震災區從悲壯走向豪邁的蛻變。

2008年5月12日14時28分,四川汶川發生8.0級强震,造成69227人遇難、17923人失踪,受灾總人口達4625.6萬人,這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破壞性最强、波及範圍最廣、災害損失最重、救災難度最大的一次地震。

在艱苦卓絕的抗震救災中所凝聚的抗震救災精神,成為這場災難留給後人的寶貴精神遺產。

——————————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王鑫昕實習生馬曉晴

讓文物記錄抗震救災和災後重建

儘管13年過去了,透過珍藏在5·12汶川特大地震紀念館的邱光華機組飛機殘骸和建川博物館的《飛行日記》,英雄機組邱光華機組參加汶川特大地震救援時的情景,如今依然清晰可見。

建川博物館館長樊建川說,從《飛行日記》中,可以看到邱光華今天飛北川、明天飛青川的繁重的救災任務,這本《飛行日記》“非常非常重要”。

“第一位是救人!”汶川大地震發生後,黨中央第一時間發佈全國總動員令,啟動國家一級應急預案;第一時間從各大軍區調集部隊,協調全國各種資源馳援災區。

地震後,道路不通、通信中斷,空中航線成為災區人民唯一的希望。原成都軍區陸航某團特級飛行員邱光華主動承擔了地形條件最複雜、氣候變化最多、執行任務風險最大的汶川、理縣、茂縣方向的抗震救災飛行任務,挑戰直升機飛行極限。

他所在的陸航團創造了抗震救災5項第一:第一個從空中抵達汶川、茂縣、北川等重災區,第一個將食品、藥品等救災物資送到災區群眾手中,第一個從災區運回傷患,第一個搭載通信小分隊飛抵汶川,第一個將通信設備運抵災區。

5月31日,當邱光華機組從理縣返航時,突遭極端天氣,5名機組成員和13名羣衆不幸遇難。

工作人員在飛機失事區域的山地裏找到了飛機殘骸和這本《飛行日記》,並帶回館內珍藏。樊建川回憶說,當時飛行日記被泥巴埋住了,如果我們再晚去十幾天,日記在野地裏風吹雨打,很快就會碎掉。

這本《飛行日記》被鑒定為國家一級文物,如今靜靜地躺在建川博物館中,向參觀者“講述”邱光華機組從“死亡航線”一次次挺進震中的英雄故事。

“一個國家的記憶,一個民族的記憶就是博物館,而這種記憶又使國家和民族往前走時避開災難。”樊建川說。

“我們不說話,要讓文物說話。”汶川地震後,樊建川第一時間奔赴災區收集文物。震後僅一個月,國內首個以地震為主題的民間博物館正式開放,其中的展品絕大多數來源於地震中的遇難者和倖存者。

建川博物館相關負責人介紹,在汶川大地震中,災區人民艱苦卓絕的抗震救災和重建家園的精神、人民子弟兵在這場沒有硝烟的特殊戰爭中的獻身精神、社會各界在這場災難面前所表現出的無私大愛精神等都需要文物來展現、弘揚。

讓參觀者實實在在體會中國精神、中國力量

地震文物所承載的有關汶川特大地震抗震救災的記憶,在地震災區的很多地方都可見到。坍塌的房屋、扭曲的道路、視窗的逃生繩……地震發生瞬間的場景在很多地方凝固了下來。

2018年,習近平總書記到四川汶川映秀鎮考察時叮囑,一定要把地震遺址保護好,使其成為重要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如今,北川老縣城地震遺址是全世界唯一整體原址原貌保護的規模最大、破壞類型最全面、次生灾害最典型的地震災難遺址。

5·12汶川特大地震紀念館工作人員陳雲波介紹,紀念館包括“三遺址·兩館·兩中心”,即北川老縣城地震遺址、沙壩地震斷層遺址、唐家山堰塞湖地震遺跡、主館、副館和地震紀念館服務中心、防灾减灾文宣教育中心。主館主要再現5·12汶川特大地震災難、抗震救災和災後重建歷程。

陳雲波是一名退役軍人。他回憶,汶川地震發生時,自己第一時間跟隨救援隊伍前往北川永城村轉移受災群眾。“當時還不知道這場地震的嚴重情况,只想著趕緊去轉移羣衆,沒準備任何防護措施就上了救援隊的卡車。”沿途,山上滾落的飛石砸到陳雲波臉上,留下一道永久的疤痕。

除了自然的力量,人們也嘗試通過自己的管道留下大地震的痕迹。

在5·12汶川特大地震紀念館裏,參觀者常在一組名為《山川永紀》的青銅浮雕牆前駐足。“敬禮娃娃”郎錚、“最牛校長”葉志平、“抗震救災英雄戰士”武文斌……這幅雕塑作品記錄了抗震救災和災後重建中湧現的各類人物。其中,就有山東援建幹部崔學選。

指針撥回到2008年。震後第24天,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常務委員會會議,研究部署汶川地震灾後恢復重建對口支援工作;震後第37天,國務院製定《汶川地震灾後恢複重建對口支援方案》,確定了“一省幫一重灾縣”的原則,全國19個省市對口支援四川的18個縣(市)和甘肅、陝西的受災嚴重地區。

山東與北川,從相隔千里,到密不可分。

陳雲波介紹,崔學選是山東濰坊市原建設局黨委書記、局長,也是北川新縣城建設組第一任組長。冒著餘震、滑坡和飛石的危險,他帶領援建人員踏遍了北川縣桂溪鄉的土地。因連續超負荷工作,崔學選病倒在援建崗位上。2009年7月13日,他因病去世。

如今,崔學選用過的工作筆記本、安全帽、獲得的勳章都在地震紀念館裏陳列著。

打通都汶水上生命通道的衝鋒舟、來自全國各地各式各樣的捐款箱、地震災區懸掛的條幅標語……在5·12汶川特大地震紀念館裏,這些珍貴的文物,都讓“萬眾一心、眾志成城,不畏艱險、百折不撓,以人為本、尊重科學”的偉大抗震救災精神有了依託,讓參觀者實實在在地體會到了中國精神、中國力量。

在四川省什邡市鎣華鎮廢墟上,時任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胡錦濤面對所有救援大軍高喊:“任何困難都難不倒英雄的中國人民!”這臺擴音器後來被收藏進了5·12汶川特大地震紀念館,成為紀念館講解員常常向參觀者提及的館藏文物。

防灾减灾、抗灾救災是人類生存發展的永恒課題

回家鄉工作原本並不在羌族女孩高粒原的規劃中。地震發生時,她正在成都參加大學畢業前的專業實習。

“地震後第一次回到家鄉北川,我站在‘三道拐’(北川老縣城地名,在這裡可以俯瞰整個縣城)時就開始哭。難以接受生活了二十多年的家鄉變得面目全非、滿目瘡痍。”高粒原說。

北川是汶川地震中唯一异地重建的縣城。震後,隨著黨中央“再造一個新北川”的號召,5萬餘名建設人員湧入北川,參與到建設中。尊重科學、尊重自然是中國人民為破解巨災後重建這一世界性難題交上的答卷。

北川新縣城的“新”不只是一座拔地而起的新城,還成為國家5A級旅遊景區的覈心區域和抗震精神的標誌。

2011年春節前夕,高粒原一家搬進了距離北川老縣城35公里外的新家。從住帳篷,到住板房,再到搬進新家,不到三年時間,她見證了新北川從無到有。

回到家鄉,高粒原成為地震紀念館的一名講解員,在老縣城工作,在新縣城生活,她想把北川的變化講述給每一位來訪者。

陳雲波說,我國開展抗震救災和災後重建時展現出來的制度優勢,常常令許多前來取經的外國友人讚歎不已。“眾多外國遊客在參觀後說,中國在抗震救災中取得的成功是不可複製的。”

汶川地震抗震救災有三個歷史之最:中國歷史上救援速度最快、動員範圍最廣、投入力量最大的抗震救災鬥爭;最大限度地挽救了受災群眾生命;最大限度地减少了灾害造成的損失。

除了留住地震記憶,弘揚抗震救災精神,5·12汶川特大地震紀念館的另一個重要作用,是開展地震科普研究和防灾减灾教育。

5·12汶川特大地震成為中國防灾减灾史上的“里程碑”,經國務院準予,自2009年起,每年5月12日為全國“防灾减灾日”。

“我們不僅在紀念館內設定防灾减灾展覽,還經常開展進學校、進機關、進社區、進部隊、進企業‘五進活動’,讓更多人受益。”陳雲波說,災難發生時,第一時間參與救援的最大力量是人民羣衆,只有讓更多人學會逃生技巧和救援知識,才能更加有效地推動灾後自救互救,最大程度挽救生命。

“人類對自然規律的認知沒有止境,防灾减灾、抗灾救災是人類生存發展的永恒課題。”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防灾减灾救災事關人民生命財產安全,事關社會和諧穩定,是衡量執政黨領導力、檢驗政府執行力、評判國家動員力、體現民族凝聚力的一個重要方面。

有學者評估:在特大地震灾害的巨大破壞力面前,中國執政黨體現了卓越的“領導力”,中國政府體現了一流的“組織力”,中國軍隊體現了頑強的“戰鬥力”,中國人民體現了高尚的“互助力”,舉國上下體現出强大的“凝聚力”。

高粒原說,見證家鄉在震後的巨變,她真切地感受到,自己擁有一個强大的祖國做後盾,也更有信心迎接未來的挑戰。“我們的工作不僅是讓參觀者瞭解汶川地震始末,更是希望讓來訪者在這裡感受到大灾面前祖國的强大和人民的凝聚力。”

來源:中國青年報

評論留言

  • 熱心網友
    暫時沒有留言

我要留言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裡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所有評論需要人工稽核後才能顯示,請勿發佈垃圾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