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埔一哥關麟征被雪藏:真正原因蔣介石從來不說,胡璉卻悟出真相

贵州 66℃ 0
摘要:關麟征是黃埔一期諸將中,實力最强的一比特。論忠誠,蔣介石對他信之不疑。論戰功,長城抗戰、台兒莊戰役、武漢會戰、長沙會戰,他都曾參與過。然而就是這樣一比特戰功卓著的名將,抗戰一結束,就被蔣介石削去兵權雪藏四年,直到國民黨敗退臺灣,也沒有重新啟用。個中原因,眾說紛紜。不僅蔣介石沒有對此事作過明確表態,後世解說也沒有一個統一的結論。

關麟征是黃埔一期諸將中,實力最强的一比特。論忠誠,蔣介石對他信之不疑。對能力,他熟知中外軍事經典,練兵、打仗樣樣在行,能駕馭得住同為一期生的杜聿明。論戰功,長城抗戰、台兒莊戰役、武漢會戰、長沙會戰,他都曾參與過。

然而就是這樣一比特戰功卓著的名將,抗戰一結束,就被蔣介石削去兵權雪藏四年,直到國民黨敗退臺灣,也沒有重新啟用。

個中原因,眾說紛紜。不僅蔣介石沒有對此事作過明確表態,後世解說也沒有一個統一的結論。筆者不揣冒昧,試作一個新的解讀,供朋友們參攷。

一、雪藏

關麟征,陝西戶縣人(今已改為西安鄠邑區),生於1905年4月,黃埔一期生。

過去我們講國民黨軍高級將領,言必稱杜聿明、胡宗南、宋希濂等人,是因為這幾位在1946年以後在一線領兵,與革命军對抗,福斯更熟知。

其實論及能力、資歷、早期名聲,關麟征都毫不遜色於他們幾比特,甚至還略有過之。

1933年長城抗戰,關麟征便率部參加激戰,作為中央軍的代表,在長城古北口力挫日軍第八師團。激戰中被日軍手榴彈炸傷五處,仍堅持裹傷而戰。戰後北平各界聞英雄之名,紛紛前往醫院慰問,關氏之大名遂如轟雷貫耳,名揚全國。

此後他相繼參與了平漢路阻擊戰、台兒莊戰役、武漢會戰、長沙會戰等,積累了不少戰功。他的官也越做越大,升任第五十二軍軍長、三十三軍團軍團長、十五集團軍總司令,榮升為國民黨陸軍中將。

關麟征的人生之路,在抗戰中走上巔峰,也隨著抗戰的結束,開始走下坡路。

他的下坡路不像一般人是江河日下,而是像瀑布一樣,急劇跌落。

1945年10月,關麟征在雲南擔任第一方面軍副總司令(總司令是盧漢,實際由關麟征執掌大權),突然接到蔣介石命令,讓他轉任東北警衛司令長官,當東北三省最高軍政長官。

關麟征大喜,遂到重慶面見蔣介石,大談他今後的打算。

誰知還沒高興幾天,突然又接命令,關麟征仍改任雲南警備司令,由關的同學兼老部下杜聿明出任東北警衛司令長官。

關麟征一下子傻了眼。

無奈只好又回雲南上任。

誰料過了不久,雲南發生慘案,國民黨警備軍對學生、民主人士動手,釀成殺人慘案。各界紛紛抨擊國府,蔣介石無奈,只好把關麟征拉出來當替罪羊,宣佈免去關麟征所有職務。

出了事拿手下人頂包,這是蔣介石一貫的作風。關麟征倒也沒太在意,過不多久,蔣肯定會叫他重新出來任職。

誰知一免就是大半年,關麟征等得五內如焚,才在1946年7月等來了新的職務:中央陸軍軍官學校教育長。

關麟征再次傻眼!

一線領兵才是正途,回到軍校當官,政治前途將極大縮水。關麟征怏怏不樂,但他沒想到的是,自此之後,他再也沒回到一線帶兵。

內戰開始之後,雖然多個戰場告急,前線領兵大員屢屢戰敗,不乏有人舉薦關麟征出山掌兵,但或因蔣介石不同意,或因政治對頭阻撓,後來關麟征萬念俱灰主動拒絕,一代名將從此歸老幕後,令人慨歎。

二、性格過於張揚

關麟征為什麼如此失意呢?

許多人把原因歸結為陳誠使壞。這個說法有一定道理,但也不完全是。

關麟征與陳誠的衝突始於師長風波。

1928年,蔣介石要提拔陳誠當11師師長。但陳誠資歷太淺,和同時期的幾比特師長相比不够格,貿然超拔,容易引起人心失衡。何應欽在老蔣那裡將了一軍,蔣便使了個花招,讓曹萬順當師長,陳誠任副師長。

曹萬順是從福建地方軍隊收編過來的老人,資歷够老,但在黃埔系中不受待見。蔣介石用他當師長,就是為了占位子,讓陳誠過渡一年半載後就扶正。曹萬順心領神會,甘當傀儡,大權全交給陳誠。

誰料陳誠性子急,明明已是口裡食,卻要馬上就吞下肚去。

陳誠指使11師參謀長羅卓英聯絡11師的團長李默庵、關麟征、蕭乾等人,叫他們聯名上書驅逐曹萬順,請陳誠當師長。

這三比特都是黃埔一期生,陳誠滿以為手拿把攥,誰知半路殺出個程咬金。關麟征毅然拒絕,說陳誠心術不正,不比曹萬順好到哪裡去。

兩人從此結怨。

陳誠後來畢竟還是通過其他手段當上了師長,關麟征被他藉故排擠出去。關麟征是個軟硬不吃的鐵漢,不肯向陳誠低頭,兩人關係日益惡化。

抗戰時關麟征與陳誠又鬧了個極大的衝突。

1943年關麟征任第九集團軍總司令,負責指揮的三個軍之中,五十四軍是陳誠帶過的老部隊。當時有人舉報五十四軍軍長黃維吃空餉、挪用軍餉,關麟征查實確有此事,便向軍政部上報了情况,並提出讓五十二軍軍長張耀明調任五十四軍當軍長。

陳誠雖然早已離開一線部隊,但他素來愛抓部隊,聞聽此事猶如踩了尾巴的猫,怒衝衝到昆明當面指責關麟征搞鬼,說到氣頭上,竟然說關麟征要當軍閥。

這話也不全是陳誠扣帽子。

張耀明既是關麟征黃埔一期同學,又是陝西老鄉,此人一到五十四軍,便撤換了一批陳誠曾經任用過的軍官,引起五十四軍強烈不滿。

關麟征當即大怒,反詰陳誠:“我現在指揮的部隊,還沒有我當年指揮過的第25師人多。你陳大將軍當年帶過11師、18師只有兩三萬人,現在擴充到好幾個軍,不下40萬人。你帶的幹部只當官不打仗,我帶過的幹部有多少死在抗日前線。誰要當軍閥還用說嗎?我是集團軍總司令,五十四軍歸我指揮,你的心腹在背地裡搞我的鬼,我卻不敢奈何他們。試問天底下有這麼當軍閥的嗎?”(此語據時人回憶整理而成,大意如此。)

關麟征關西漢子,性如烈火,聲如雷霆,一番話說得有理有據,陳誠被說中心事,氣得胃潰瘍發作,當夜吐了血。陳誠回到重慶當即向蔣介石請辭,兩人的仇越結越深。

1945年10月時關麟征之所以被耍了一回,與陳誠不無關係。

陳誠時任軍政部長兼後勤總司令,在蔣介石面前很有話語權,說關麟征的壞話、報一箭之仇是大概率事件。

不過這也只是外因。關麟征自身性格過於暴烈,處事手段過於簡單,確實也令蔣介石不放心。

當時東北局面複雜,需要與蘇聯方面協調接管事宜,東北軍政長官必須具備極為高明的政治手腕。關麟征幾次處理與陳誠的衝突,過於直接、過於暴烈、得理不讓人,這樣一個人去接管東北,難免不令人擔心。

之所以選擇杜聿明,也能反映蔣介石的心思。

杜聿明既會打仗,又會處理人際關係,一向很低調,與戴笠、陳誠、何應欽等都能保持良好關係,同時在黃埔一期同學中又有很高威信,蔣之所以選他去,一個重要考慮就是協調好各方關係。

有趣的是,人際關係很好、情商很高的杜聿明,唯一關係比較僵硬的,恰恰是黃埔一期同學、陝西老鄉關麟征。

兩人之間互有惡評。

當年杜聿明在25師任副師長,關麟征是師長。杜聿明有一段時間離開部隊到中央軍校培訓,學滿歸隊前,杜聿明向軍校長官反映,與關麟征關係很難處,不願意回去。校方遂保舉杜聿明另任別職。

關麟征對杜聿明也有看法。關對人說,他與我在軍中,作戰時要麼負責後方,要麼派出去學習,沒有親自帶過兵。突然叫他去東北帶數十萬的兵,怎能打得勝。

這話說得確實不能令人信服,杜聿明的指揮能力,就算比不上關麟征,在黃埔一期之中也絕對是佼佼者。關麟征這話有些意氣用事。

但若說蔣介石只因性格問題就廢掉一員虎將?也有失偏頗。

1946年後蔣介石仍然沒有重用關麟征,還有其他因素。

三、胡璉舉薦引發猜疑

1947年孟良崮戰役張靈甫整編74師全軍覆沒,張靈甫之死令國民黨上下震驚。

當時各方矛頭指向湯恩伯,蔣介石被迫將其撤職查辦。

那麼誰來接替湯恩伯指揮前線兵團呢?當時整編11師師長胡璉向陳誠、蔣介石進言,推薦了一個人:關麟征。

若不是胡璉推薦還罷,正是他這番推薦,加劇了關麟征的尷尬處境。

胡璉先找時任參謀總長的陳誠,說若有關麟征在山東主持大局,絕不會犯湯恩伯那樣的錯誤。懇請總長出面,向蔣介石請求,委任關麟征為兵團司令。

陳誠當時也是病急亂投醫,身為總長,他要為孟良崮的失敗負責,更要為下一步報仇雪恨找好統軍帶隊之人。便聽胡璉之言,向蔣介石舉薦關麟征。

蔣介石見陳誠這麼不計前嫌,起初還挺高興。但是仔細一問,原來是胡璉推薦的。蔣介石皺了眉頭。

為何?難道胡璉不可信?這倒不至於。胡璉身為整編11師師長,乃是土木系首將,正牌嫡系中央軍。

令蔣介石不放心的地方在於,胡璉也是陝西人。

關麟征對胡璉既有同鄉之情,也有知遇之恩。當年胡璉就是在關的手下任連長,才一步步發跡,當上了師長。

同鄉互相幫助,這在國民黨軍中很正常。若是別的省同鄉互相幫助,蔣介石不在乎。但幾個陝西人同氣連枝,令他心有不快。

蔣介石對陝西人有一股若有若無的忌憚之心。

陝西人能打,歷史上名將輩出。國民黨軍五大主力的主將中,11師師長胡璉,74師師長張靈甫,第五軍曾任軍長杜聿明,都是陝西人,五大主力占其三。可見其能。

不光能打,陝西籍軍政勢力給蔣介石製造過不少麻煩。

最著名的便是西安事變。蔣介石對楊虎城恨之入骨,對楊虎城的十七路軍更是恨不得立即消滅之。

十七路軍對中央也很有隔閡,反倒和陝甘寧走得很近。軍統國民黨特務宋志先曾說:“當年江西是共產黨集中的地方,但那裡紅是紅,白是白,紅白分明,工作比較好辦。西安這鬼地方是紅白不分。不少人做的是國民黨的官,吃的是國民黨的飯,卻說的是共產黨的話,甚至做的是共產黨的事。”

內戰爆發後,十七路軍的老部隊紛紛起義,三個師起義了兩個半。尤其令蔣介石痛恨的是,別的國民黨軍起義,大多被拆散、改編或就地遣散,而十七路軍起義的,基本保持完整建制,改為革命军番號,掉過頭來打國民黨軍特別賣力氣。

所以胡璉的舉薦,勾起了蔣介石對陝西人拉幫結派的恐懼。

關麟征不僅是黃埔軍校一期生中的一哥,還是陝西籍將領的領頭羊。雖說陝西人在政治上已無當年楊虎城的號召力,但若在軍界形成一股力量,那還真不好防範。

蔣介石不想則已,越想越怕。他又想起來關麟征在中央軍校幹的一些事。

原來關麟征當上教育長不久之後,蔣介石卸去兼任的軍校校長職務,由關麟征實任校長。

關麟征一上位,便自作主張,把軍校門口掛著的對聯“升官發財請求別路,貪生怕死莫入此門”給撤掉了。

關麟征認為,這種口號不務實,過分強調精神因素,不顧人的實際需求,党國應該重視對軍人的獎勵與賞賜。

關麟征是典型的軍人思維,想什麼便做什麼,其實沒有什麼深意。但世上之事,最怕琢磨,一琢磨便出問題。

這幅對聯代表的是所謂黃埔精神,蔣介石靠黃埔軍校起家,對這幅對聯也很看重。關麟征撤掉之後,蔣介石沒跟他計較。

但胡璉舉薦關麟征後,再回過頭來琢磨此事,再聯想當年張耀明妄圖把五十四軍改旗易幟。

這些事情聯系起來,便有些不太對勁了。

蔣介石雖然沒有對任何人說起過防範“陝西幫”的話,但關麟征不知如何體會到了蔣介石的意思,面見蔣介石時,突然漫天要價。

說,要他去山東當兵團司令位置太低,除非叫他在山東獨掌軍政黨大權,三位一體,不受任何干擾才行。否則就不去。

蔣介石大怒,讓你當領兵大將是瞧得起你,還敢給我討价還价。雙方不歡而散。

到山東統兵之事,就此作廢。

有道是,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

關麟征久經戰陣,難道沒有一點政治智慧嗎,怎能當面觸怒蔣介石呢?

其實壓根不是那麼回事。關麟征和蔣介石,兩個人各揣心事,卻合力演了一出雙簧。

關麟征知道蔣介石對陝西人有所忌憚,他絕不敢應胡璉之請出來當這個司令官,但又不能明說出來。

政治上的窗戶紙,從來都是讓人隔著揣摩、猜度的,一旦捅破,就再無轉寰餘地。

關麟征雖然大氣豪爽,卻也粗中有細,分寸把握的極好。

他是以進為退,要一個蔣介石絕不能答應的價錢,從而實現拒絕出任的目的。

蔣介石大概意會到關麟征的意思,表面上裝生氣,實際上也是互相給一個臺階,達到抑制陝西勢力的目的。

後來胡宗南在西北屢屢戰敗,又有人提出要關麟征出山。關麟征老調重彈,仍然討要西北軍政黨三權合一的嚇人價碼,蔣介石仍然拒絕。

一代名將,就這樣與軍權絕緣了。

四、胡宗南壓制陝西幫

也許有人會說,這麼分析,沒有實證,未免牽強。

其實實證有很多,只不過歷來無人注意。

蔣介石對陝西勢力實行分化、打壓,早在抗戰初期就開始了。標誌性事件,就是在西安設立了一所中央軍校第七分校。

蔣介石非常重視通過軍校培訓抓幹部,到解放戰爭時期,蔣軍兵團司令、軍長級的高級軍官,大多是黃埔一至四期畢業生,蔣介石通過他們牢牢控制著中央軍。

國民黨高級將領合影,陝西人很少

黃埔軍校遷到南京、改名為中央陸軍軍官學校,蔣介石决心繼續擴大軍校影響力,便在全國各地開設了十所分校,西安分校即其中之一。

但這所分校的擔負的使命,不是一座簡單的軍校。

第七分校一應事務由胡宗南把持。胡宗南是蔣介石浙江嫡系中的頭馬,號稱西北王,掌握著陝西諸省軍政大權,此人秉承蔣介石的意旨,在軍校裏做了些文章,不動聲色地壓制住了陝西青年一代的崛起勢頭。

具體來說,有這麼幾個陰招:

第一,招生面向全國。

第二,刻意壓制陝西籍軍官。

按理說,分校設在哪裡,生源就應重點偏向本地人。但第七分校生源面向全國27個省,陝西人雖也不少,但與其他省學生加起來的總量一比,就沒有任何優勢了。

筆者在查閱《王曲文獻》和《西安文史資料》時,還發現了一個極端情况,第七分校第二期營員一共分了6個總隊,其中甘肅籍營員、河南籍營員都單獨編成一個隊,陝西人卻被打散分佈到三個總隊。

進一步查看第七分校一共七期營員總隊,浙江、河南、山東、河北、山西、甘肅6個省的營員都有過獨立成隊的待遇,陝西本地營員卻從未獨立成隊。

這是什麼用意,相信不用筆者多說什麼了。

在蔣介石授意下,胡宗南不僅在源頭壓制和分化陝西人,西北高級軍官任命,更是公開壓制。

胡宗南在西北用人,效仿蔣介石,大搞“黃陸浙一”,黃即黃埔軍校及中央軍校,陸即陸軍大學,浙即浙江籍,一是指蔣介石曾任軍長的國民革命軍第一軍。

中為胡宗南

胡宗南手下高級將領,陝西人少得可憐。

胡宗南手下有4個副司令長官,陶峙嶽(湖南人)、於達(浙江人)、裴昌會(山東人)、石敬亭(山東人),沒有一個陝西人。1947年改為西安綏靖公署,照顧陝西人的面子,才提升陝西人高桂滋為綏署副主任,但也只是有名無實。

3個參謀長,範漢傑(廣東人)、羅澤闓(湖南人)、盛文(湖南人),又沒有一個陝西人。

主力部隊2個整編軍、10個整編師的軍長、師長共計12人,其中陝西籍僅3人。如下名單所示:

整編第一軍長軍長董釗,陝西人

整編二十九軍長劉戡,湖南人

整編1師長羅列,福建人

整編27師長王應尊,山西人

整編90師長陳武,海南人

整編17師長何文鼎,陝西人

整編36師長鐘松,浙江人

整編76師長廖昂,四川人

整編10師長羅廣文,四川人

整編30師長魯崇義,山東人

整編38師長張耀明,陝西人

整編203師長潘華國,湖南人

民國以來陝西名將輩出,比上列諸將高明的陝西將領不在少數。胡宗南這種用人導向,體現了蔣介石的什麼用心,可謂不言自明了吧。

不過蔣介石從未對人說起過對陝西幫的提防。只是在40年代有一次于右任(陝西三原人,國民黨超級元老),到貴州息烽探望被關押的楊虎城將軍,替楊虎城轉送了一封家信。原本蔣介石不允許楊虎城與外界通信,于右任卻不顧蔣的禁令,以元老的身份幹出此事,蔣介石對戴笠嘟囔吐槽過一次。

然而世上之事,只要做了,哪能永遠保密、不露行迹。

蔣介石雖未明言,陝西籍高級將領豈能體會不到這個意思?

國民黨敗退臺灣後,蔣介石曾再度請關麟征回臺出任中樞要職,關麟征拒絕,一直住在香港,直到1980年75歲時辭世,再未出任國民黨的職務。

胡璉作為碩果僅存的原五大主力師長,後來在國民黨軍中享有很高威望,把胡宗都比了下去。他曾數次到香港探望老學長關麟征,兩人絕口不談政治,只說軍事。但從關麟征略顯落寞的口氣中,終究品味出了關麟征的些許不甘心,以及蔣介石不足為外人道的地域仇視。

胡璉本就是聰明絕頂之人,悟出了真相,見慣了蔣家王朝的暗黑政治操作,他收起了曾經非常熾烈的政治進取之心,專心在軍界發展,不拉幫結派,不搞地域要結,始終把自己定位在張靈甫、杜聿明一樣的孤忠之臣,絕口不為陝西籍將領爭取什麼利益。

晚年胡璉

胡氏這番表現,確實讓蔣介石放下心來,最後的歸宿,反而比胡宗南還要好。

文末再次聲明。歷史有諸多可能,以上探索分析,僅為一家之言。有同好者,盡可指教。

評論留言

  • 熱心網友
    暫時沒有留言

我要留言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裡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所有評論需要人工稽核後才能顯示,請勿發佈垃圾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