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啟泰】太僕寺旗—瑪拉蓋廟遺址(咸安寺)

内蒙古 85℃ 0
摘要:瑪拉蓋廟位於內蒙古太僕寺旗貢寶拉格草原,系原太僕寺旗左旗藏傳佛都中心,始建於清朝康熙末年,竣工於雍正二年。瑪拉蓋廟初建時,主要建築有朝克欽殿(兩層樓)、護法殿、金剛殿、鼓樓、廟倉大院。據民國時期寶昌縣有關資料記載:咸安寺為蒙古人的寺廟,又稱瑪拉蓋廟,在縣城南邊,離寶昌城50多裏。每年農曆六月十四日,遠近喇嘛聚集在該廟舉行法事。

瑪拉蓋廟位於內蒙古太僕寺旗貢寶拉格草原,系原太僕寺旗左旗藏傳佛都中心,始建於清朝康熙末年(西元1722年),竣工於雍正二年(西元1724年)。清朝皇帝賜名“咸安寺”,清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鑄鐘,民國五年(1916年)重修。在《察哈爾通志》中記載,瑪拉蓋廟有428名喇嘛,60頃香火地,香火地由遷入察布淖爾一帶的農民耕種,該寺有許多牛、馬、羊,專門雇幾戶牧民牧養。鼎盛時期,喇嘛人數超過500名。寶昌縣建域後,寺廟在寶昌鎮有40多間房屋,對外租賃收取房租。瑪拉蓋廟初建時,主要建築有朝克欽殿(兩層樓)、護法殿、金剛殿、鼓樓、廟倉大院。後來,又陸續建成曼巴殿、密宗殿、時輪金剛殿等四個大殿以及小廟倉。此後,太僕寺左翼牧群五個旗的喇嘛自籌資金興建了喇嘛住所,以及鑲黃院、正白院、鑲白院、正藍院、騸馬院等五處大院。喇嘛都有自己多年積蓄的資產。據民國時期寶昌縣有關資料記載:咸安寺為蒙古人的寺廟,又稱瑪拉蓋廟,在縣城南邊,離寶昌城50多裏。據史書記載,瑪拉蓋廟是一座磚瓦結構的建築,占地面積大約10畝,門前有旗杆一對,約有6丈高;共有八個大院,有60根大紅柱子,有130多間房屋;南北大院兩側有四座鼓樓;有兩尊青銅獅子;正殿五間,兩側有厢廟,供奉二十餘尊佛像,主殿前有兩通刻有蒙古文的石碑。廟院內種植有兩棵古樹。每年農曆六月十四日,遠近喇嘛聚集在該廟舉行法事。此廟在20世紀中葉被毀,2006年修復大召殿及兩側配殿。

瑪拉蓋廟正門,正門上方匾額為蒙、漢兩文“咸安寺”三字,“咸安寺”是清朝皇帝的賜名,蒙古名“布仁阿木古圖蘇默”,“瑪拉蓋廟”是俗稱。“瑪拉蓋”是蒙古語的音譯,意思為“帽子”。

(轉自:部落可汗。如有版權問題請您第一時間聯繫我們進行删除等處理。)

評論留言

  • 熱心網友
    暫時沒有留言

我要留言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裡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所有評論需要人工稽核後才能顯示,請勿發佈垃圾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