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嗣同建議賣新疆於俄羅斯賣西藏給英國,為何如此

新疆 135℃ 0
摘要:那就是向光緒帝提議:將新疆賣給沙俄,將西藏賣給英國。益當盡賣新疆於俄羅斯,盡賣西藏於英吉利,以償清二萬萬之欠款。第二個是,為了獲得西方的保護,按照譚嗣同的說法是,只要將領土賣給了英國和俄羅斯,就能獲得英國、俄羅斯保護大清國的承諾。

引言:

一提譚嗣同,難免就想到那氣壯山河的臨終遺言:

有心殺賊,無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

死得其所,快哉快哉!

這句話背後,是一個革命者一往無前革命精神的詮釋,這句話配合譚嗣同的遺言:各國變法無不從流血而成,今日中國未聞有因變法而流血者,此國之所以不昌也。有之,請自嗣同始.

無疑盡顯維新變法靈魂人物,那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的豁達悲情。

最後他的結局,也同他的話語一樣。

菜市口的屠刀下,戊戌六君子在無數無動於衷的群眾圍觀中慷慨就義,百日維新也在光燦燦的屠刀下無疾而終!

(譚嗣同雕像)

一:

後世無數人都在探討,為何轟轟烈烈的百日維新,最後會功敗垂成。

討論來討論去,眾口一詞的答案是。

守舊派勢力過大,袁世凱臨陣變節,光緒帝太過軟弱,慈禧太后權謀手腕更為精明。

可這算真相嗎?我看未見得!

真相不過是這群人空有理想而無實力,為了理想願意獻身,悲壯背後都是命中註定。

年輕或許才是原罪,不成熟又如何能成事?

這一切有何為證?看看那臨陣脫逃的康有為就懂了。

作為公車上書的發起人,百日維新的主要推手,康有為一聽慈禧太后動手,那是跑得比兔子還快,一溜煙就去了租借,最後遠遁日本。

隨後依靠著百日維新促成的資本,滿世界招搖撞騙,最後還混成了改革家。

相較於康有為的人品,本有機會逃脫的譚嗣同,無疑是真正的高潔之士。

(戊戌六君子)

但即便是譚嗣同這樣的清雅高潔之士,也曾經為了眼前的政治利益,而提出了不切實際,甚至說是荒唐的建議。那就是向光緒帝提議:將新疆賣給沙俄,將西藏賣給英國。

這提議的背後,除了政治不成熟,思慮不周詳之外,也有不切實際幻想下的空談。

譚嗣同上書光緒的建議是這樣寫的:

試為今之時勢籌之,已割之地不必論矣。益當盡賣新疆於俄羅斯,盡賣西藏於英吉利,以償清二萬萬之欠款。以二境方數萬裏之大,我之力終不能守,徒為我之累贅,而賣之則不止值二萬萬,仍可多取值為變法之用,兼請英俄保護中國十年。

看這份建議,可以看出譚嗣同提議的出發點有三個!

第一個是為了錢,通過出售領土獲得的錢款足以支付甲午戰爭慘敗之後,按照《馬關條約》規定的對日賠款2.3億兩白銀。

第二個是,為了獲得維新變法所需要的資金。

第二個是,為了獲得西方的保護,按照譚嗣同的說法是,只要將領土賣給了英國和俄羅斯,就能獲得英國、俄羅斯保護大清國的承諾。

這三個出發點,兩個繞著錢展開,一個是對日的賠款,一個是維新變法需要的資金,另一個則幻想與列强的所謂保護。

(甲午戰爭喚醒一個國家)

那麼這個建議可靠嗎?答案是:看似有點道理,其實根本不切實際,左右看都不可靠!

究其根源也很簡單,當時的大清朝,正處於危機四伏的境地之中。

甲午戰爭的慘敗,還有高達2.3億兩的賠款,讓原本經歷過同光中興的清朝,深陷財務危機之中。分期八次歷時三年的賠款,在百日維新時,其實已經還完了,至於錢則是通過各國銀行團,用海關關稅還有各種特權做抵押借貸出來的。

這吞進去的銀子,即便用領土換,也換不回來啊,因為沙俄還有英國本就有這樣的野心。

英國窺伺西藏很久很久了,沙皇俄國更是在清朝鼎盛的康乾盛世時代就有了窺伺新疆的野心,同治年間的阿古柏叛亂,背後也多有沙皇俄國的影子。

換句話說,就算真的達成了協定,這錢給不給都還另說,按照西方列强的德行,這事勢必很不可靠,即便給了也會有各種束縛條款加持。

比如,優先還各國銀行團的借款,弄各種特權作為擔保,分期付款啊之類的。真正能落到大清朝口袋裡面的,估計也沒多少真金白銀。

為了錢,提這個建議,無疑是抱薪救火,只會讓大清朝的安全狀況越來越糟糕。

如果這件事成真了會如何?

新疆沒了西藏沒了,等於大中華失去了尾巴,真這樣,就會遏制俄國和英國的野心嗎?

當然不會,他們反而會得寸進尺,進而昇騰起更大的野心。

所謂的保護十年,不過虛言妄語後的癡心妄想而已。

這絕對是病急亂投醫,瞎出點子的想法,如要成真,後果不堪設想。

(曾經的左李之爭)

這樣的想法,在清朝末年,其實不止一次地出現過!

早在同治年間,就有一場海防和塞防之爭,爭鬥的主角之一李鴻章就主張放弃新疆,轉而專注海防,要不是左宗棠據理力爭,收復新疆,海棠花的尾巴命運如何就難說了?

李鴻章是議在前,後續譚嗣同有樣學樣也算有點依據了。

為何會如此?則和讀書人心目中,華夏覈心區的概念有關。

中原王朝覈心區,總是在朝代實力漲落之間變化。

當王朝擴張期,強漢開設了西域都護府,盛唐版圖遠至中亞,揚威世界!

但到了王朝收縮期,則大多固守長江黃河流域和長城一線,輻射影響力到周邊區域。

邊緣地區,在無數傳統思維的腐儒看來,都是不毛之地,强大時需要,弱勢時不如放弃。

這樣的觀念,李鴻章有,譚嗣同也有。

他們愛國嗎?其實他們都愛國,就是思維局限性,禁錮了他們的思想,長久的觀念,讓他們看不清歷史大勢。這大勢就是國際規則變化之後,和古代王朝時代,截然不同的版圖概念。領土是一國的根基,祖宗打下的,守護的,經營的江山,必須寸土不讓。

幸好,李鴻章面對的是左宗棠,一個強悍的老爺子!

他幾乎用一己之力,促成了收復新疆的舉措,抬棺出征的左公,無疑是明睿遠見的政治家。

(左公千古)

尾聲:

譚嗣同的意見,沒有被採納的原因也很簡單,維新派雖然群英薈萃,但卻少有成熟的政治家,實力不濟的他們,所做的一切,在慈禧太后為首的守舊派看來就如小孩子過家家一樣。

這裡無意批駁革命先烈,但他們的缺點卻也如此,問題多多。

不明政局是其一,不知大勢是其二,空談為主是其三,强幹硬上是其四。

悲壯之餘,格局的限制,也註定了最後的失敗。

緬懷先輩的時候,應該是反思和追憶同步,唯此才是進步的標籤。

評論留言

  • 熱心網友
    暫時沒有留言

我要留言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裡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所有評論需要人工稽核後才能顯示,請勿發佈垃圾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