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因勢利導、最大限度利用空間老舊社區改造“螺螄殼裏做道場”

重庆 46℃ 0
摘要:

9月6日,九龍坡區白馬凼社區街心花園,居民在迷你迴圈塔機械停車樓旁打桌球。記者 謝智强 攝/視覺重慶

地勢高低不平,房屋依山而建,狹小、逼仄的空間裏,如何新增公共服務設施?這是老舊社區改造中,面臨的特有“考題”。

重慶的答案是,最大限度利用空間,在設計尺度上精益求精。打個比喻,叫做“螺螄殼裏做道場”。

江北區南橋苑社區:

都市邊角地上“疊羅漢”,使用面積擴大約6倍

張先生是江北區南橋苑社區的居民。每次開車回家都要在周邊的背街小巷轉上幾圈,“半小時內能停好車,算是運氣。”他說。

南橋苑社區共有居民約900戶、近3000人。社區工作人員所做的民意調查顯示,停車位建設排在居民最希望改造的公共設施中的前3比特。

可是,建於上世紀90年代末的南橋苑社區,樓與樓之間間距僅有20米,其中車行道就占了8米,沒有多餘的空間修停車場。每天搶車位,成為不少居民頭疼的事。

前不久,這裡的居民迎來一個機會:江北區在推動南橋苑社區改造工作中,擬拆除破舊不堪的菜市場,在空出來的土地上修建公共服務設施。

不過,南橋苑社區的菜市場是塊占地2400平方米的邊角地,地形並不規則。一番測算下來,最終能够利用的建設面積僅有1000平方米左右。

如何在“巴掌大”的地方,保留原有菜市場的功能,還要為居民修建新的停車位,滿足他們渴望新增更多休閒設施的訴求?

設計人員想到了“疊羅漢”的方法,將菜市場地塊的使用空間從1層樓新增到7層樓,將使用效率提高約6倍——

菜市場地塊的下麵,將挖出兩層空間,新增50多個停車位。

地上,則將修建五層樓高的房屋。其中,還建的菜市場位於一樓,可提供數十個攤位;其餘四層將設桌球室、黨建室、書畫室等文化健身場所;五樓樓頂還可開闢露臺,為居民提供休憩的開闊空間……

現時,南橋苑社區菜市場地塊的設計方案已通過該區規劃部門評審,江北區住房城鄉建委將及時推進停車場建設等相關工作,並對社區周邊道路進行劃線,讓居民停車更加規範有序。

渝中區棗子嵐埡:

一條空中步道,讓老人、年輕人、小孩都有了自己的空間

70歲的周政球,在渝中區棗子嵐埡片區和九龍坡區彩雲湖公園附近都有住房。後一處住房,是新建社區,條件好很多,常住吧,又捨不得棗子嵐埡的街坊鄰居,她只能兩邊跑。

但今年5月棗子嵐埡片區老舊社區改造完工後,周政球作出一個决定:在棗子嵐埡定居,不再跑了。

為啥呢?“以前,棗子嵐埡環境髒亂差,出門的道路也破敗不堪,我們上個街心裡都是懸吊吊的。現在社區變美了,梯坎之間安裝了扶手,大家出行更有安全感了。”她說。

棗子嵐埡社區建於上世紀90年代,共有居民1100戶,他們的房屋修建在山坡上,出門就要爬坡上坎。後來,社區11棟樓的第6層處修起一條長61米、高13米的空中步道。居民從11棟的6樓出口出來,穿過空中步道,步行一分鐘左右就能直達棗子嵐埡正街。

由於年久失修,空中步道變得陳舊不堪,路面還長了青苔,男女老幼出行都得小心翼翼。去年11月啟動的棗子嵐埡片區改造工程,重點對空中步道進行了治理,不僅更換了地面材料,為步道兩旁加裝了扶手,側面還安裝了路燈,淡黃色的燈光讓大家進出社區感到非常安心。

渝中區住房和城市建設委員會人士介紹,公共空間優化是棗子嵐埡片區改造“手術”的重頭戲。此次改造除了美化空中步道外,還對空中步道下方的四個消極空間進行了利用——

步道下方的第一層,原是破舊的空地,改造後鋪上了磚紅和土黃色的透水瀝青,過道側面增設了座椅,新增了健身設施。

步道下方的第二層,與一條小小的斷頭路相連,居民以前基本不光顧。此次改造,在斷頭路一側加裝了步梯,居民們走出樓房、登上步梯,再往上走,就能達到空中步道。

步道下方的第三層,原是塊細長的空地,雜草叢生。此次改造取掉了花台,在地面塗上紅黃相間的透水瀝青混凝土,從視覺上延長了休閒空間;空地一側、面對空中步道的正下方,新修了兒童遊樂設施。

步道下方的第四層,原是塊空地,此次清理出來打造了慈孝文化園,很多老年人都愛在這裡喝茶、打牌。

“社區改造好後,無論是老人、年輕人還是小孩,都能找到屬於自己的活動空間,大家各取所需,都很高興。”周政球說。

九龍坡區白馬凼社區:

樓宇之間擠空間,3000平方米的空地植入多種功能

9月8日下午,九龍坡區渝州路街道白馬凼社區街心花園內,二三十個老人正隨著音樂翩翩起舞;花園一側,四個年輕人在乒乓球台旁揮汗如雨;不遠處,孩子們嬉戲打鬧……

看著社區的熱鬧場景,在此居住了30年的老居民張國芬眼睛有些濕潤:“以前,社區環境差得很,我好幾次都想搬走。現在,這裡變得像花園一樣,住在這裡的老鄰居變得更愛笑了。”

白馬凼社區建於上世紀80年代,去年啟動改造工作,本月有望全面完工。此前,社區工作人員對社區改造項目進行調研時,近300戶居民反映最强烈的訴求,就是要求新增公共空間,他們提出了修兒童活動場地、塑膠步道、棋牌桌椅、乒乓球台、老年健身器械、休閒廣場、黨建宣傳欄、機械停車樓、會客廳等近十項要求。

可是,社區最大的公共空間是一塊約3000平方米的地方,裡面還被樹池占了一部分,改造“手術”從何下手?

白馬凼社區的做法是:在樓宇之間擠出空間,不放過任何邊邊角角。

施工人員拆除社區中間的樹池後,在社區北面圍繞樹木和場地邊緣建起了“會客廳”。“會客廳”占地面積雖然只有71平方米,卻用立柱支撐的管道搭起了露臺,使得露臺加上“會客廳”的面積接近200平方米,不僅具有教育科普、社區文體、社區黨建、社會福利等功能,還為居民提供了休憩的地方。

社區東面,修起迷你迴圈塔機械停車樓,可停放36輛小車,居民可刷卡取車。

緊靠停車樓的地方,設定兒童遊樂設施和乒乓球台,兩者之間的距離不到兩米。為避免桌球飛出傷人,乒乓球台周圍還豎起了彩色防護網。

而在社區樓房靠院壩一側,風雨連廊串聯起9棟樓房,無論颳風下雨,居民都可在下麵休閒;社區中間的街心花園,則安裝了木質桌椅,設定了白色遮陽傘。

張國芬說,以前的白馬凼社區,只有跳舞和喝茶兩種休閒管道,喝茶的客人就占了大半公共空間。此次改造將喝茶的地方遷到了社區一側的背街小巷處,把中間的“黃金地段”還給居民。如今,她每天都會帶著孫子下來玩耍,閒暇之餘,還和街坊鄰居拉拉家常。

部門聲音

重慶是山地都市,老舊社區受地勢條件限制,容積率高,周邊可利用的空置、閒置用地較少。在改造中,我市盤活一切可利用的資源,鼓勵各方充分利用都市立體空間,打造具有山水都市特色的完整社區,讓改造後的老舊社區不僅“小而美”,而且能“小而優”。

——重慶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委員會

标签:

評論留言

  • 熱心網友
    暫時沒有留言

我要留言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裡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所有評論需要人工稽核後才能顯示,請勿發佈垃圾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