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元1867年大清朝已是風雨飄搖,外有列强爭相欺辱,內有民間起義不斷,阿古柏更是在沙俄的支持下竄入新疆,建了一個名為哲德沙爾的伊斯蘭汗國,試圖把新疆的南部從中國清朝版圖上分裂出去,邊疆形勢刻不容緩。雪上加霜的是日本這個時候又在入侵臺灣,海防問題顯露,於是便有了海塞之爭。
清朝兩面受敵,李鴻章等人主張暫時放弃塞防,將塞防的銀兩用在海防上,而湖南巡撫王文韶則主張塞防,最後一派則是以左宗棠為主的海塞並重的觀點,無論是新疆還是臺灣都是我國的領土,不應就這樣放弃。左宗棠指出,“天山南北兩路糧產豐富,瓜果累累,牛羊遍野,牧馬成群。煤、鐵、金、銀、玉石藏量極為豐富。所謂千里荒漠,實為聚寶之盆。”
一旦失去新疆,西北門戶打開,叛軍和沙俄肯定會發動攻擊。如果新疆不早點收回來,俄國人早晚還會占蒙古、陝西、甘肅、山西……到時候恐怕大清國就完了。就算持續交戰,陝甘的軍隊也會被長期牽制在那裡,不僅耗費錢糧,也不能給海防任何幫助,只有主動出擊收復新疆才是最好的選擇,最終朝廷同意了左宗棠的建議。
雖說朝廷同意了,但是還給了倆字:沒錢!最終朝廷只撥款200萬兩,左宗棠通過胡雪岩向洋商借款1375萬兩,另向華商借款846萬兩,方才籌集夠了軍費。就這樣年逾花甲的左宗棠誓師出征,隊伍前面抬有棺材一口,以示左宗棠收復新疆的决心!當時左宗棠指揮西征的部隊有:
劉錦棠的湘軍32個營、張曜的嵩武軍14個營、徐占彪的川軍5個營、金順的40個營、加上擔任防守的部隊,總共有150餘營,總兵力差不多7、8萬人,但是由於當時國庫空虛,西北交通不便等原因,真正開往的前線部隊只有50餘營,僅2萬多人。隨後,左公採用“先北後南”的策略,以摧枯拉朽擊潰新疆叛軍,逼的沙俄坐到談判桌前,並吐出了伊利地區。隨後左公力主清廷在新疆設省,正式將其列為直接管轄區域。
相對那些在洋人面前點頭哈腰的地方大員,左宗棠是個不折不扣的“强硬派”。他在擔任兩江總督期間,4次巡視上海地區,第一次帶著親兵巡視,在租借遇到外國人的阻攔,要求左宗棠提供外交照會,左宗棠大怒:上海本中國地,外人只租借爾。以我中國軍人行中國之地,何照會之有?
隨後,左宗棠命令手下兵丁荷槍實彈、刀劍出鞘,預備强行進入。洋人一看,立刻就服軟了,馬上恭恭敬敬地為左大人清除道路、換昇中國龍旗,鳴禮炮13響以示迎接。左宗棠是當之無愧的民族英雄,這樣一份愛國情懷,值得我們去學習。
評論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