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史學習】我們一起讀黨史之《東川革命和建設簡明讀本(五)》

云南 75℃ 0
摘要:中共東川區委宣傳部按照省委《關於開展黨史學習教育的實施方案》,結合東川實際,編寫了《東川革命和建設簡明讀本》,期望全區黨員幹部在學習黨史、國史的同時,也對東川地方史有所認識,有所瞭解,以便今後更好地謀劃和開展好東川的經濟社會建設和發展,為東川創造一個更加美好的明天。每週二、週四我們一起來閱讀!我們一起讀黨史!

中共東川區委宣傳部按照省委《關於開展黨史學習教育的實施方案》,結合東川實際,編寫了《東川革命和建設簡明讀本》,期望全區黨員幹部在學習黨史、國史的同時,也對東川地方史有所認識,有所瞭解,以便今後更好地謀劃和開展好東川的經濟社會建設和發展,為東川創造一個更加美好的明天。

無論東川將來發展到什麼程度,我們都不能忘記為東川解放和建設而奮鬥的先烈和先賢們,他們堅定信念、不畏犧牲、艱苦奮鬥、勇於擔當、奮勇開拓的精神永遠值得我們學習,他們取得的不凡成就永遠值得我們銘記。

每週二、週四我們一起來閱讀!

“奮鬥百年路啟航新征程”

 我們一起讀黨史!

各位聽友大家好,

今天讓我們繼續來閱讀

《東川革命和建設簡明讀本》(五)

播讀:劉思伽

三、積極參加抗日救國

1937年“七七”蘆溝橋事變發生,中華兒女為挽救民族危亡,開始了全面抗戰。東川人民同全國人民一樣,積極行動起來,掀起了轟轟烈烈的抗日救亡運動,派出了自己的子弟奔赴戰場,加緊銅礦生產,積極支援前線。

(一)新村首次開展抗日宣傳活動

1938年夏,恢復重建後的中共雲南省委派在昆明讀書的黨員陸子英等回會澤工作,陸子英和黨的週邊組織“抗日民族解放先鋒隊”隊員何汝昌(東川湯丹人)商量後很快在昆明組織起20多人的文宣隊奔赴會澤。此前,“民先”已在昆明組織過進步學生走向社會,搞過文宣,反響較大,深受羣衆歡迎。陸子英、何汝昌等人來到會澤後,又動員了會澤中學的部分學生參與,先在縣城進行了一段時間的文宣後,即分成三個隊奔赴三個重要區域文宣:一隊由陸子英帶領到者海,霧,三隊由何汝昌帶隊到新村。

三隊在何汝昌的帶領下到新村後,發動集義小學師生,組成文宣隊文宣演出。他們四處張貼標語,散發傳單,教唱團結抗日歌曲,文宣黨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政策。一時間,表達中國人民抗戰到底的决心的歌聲如“工農兵學商,一齊來救亡”、“槍口對外,齊步向前”、“不殺老百姓,不打自己人”,迅速傳遍新村壩子和附近農村。一個街天,文宣隊在三元宮前面的廣場上組織了一次規模較大的宣傳活動。他們發表演說,號召全民族團結起來一齊抗戰,反抗侵略,演出了流行一時、影響甚廣的街頭劇《放下你的鞭子》。劇情深深打動了觀眾的心,增强了大家抗戰衛國的意志和决心。演出中還教唱悲愴的《黃河謠》和雄壯的《大刀進行曲》。當天到場的羣衆有1000多人,文宣隊和羣衆的口號聲此起彼伏,群情激奮,氣氛熱烈。這是黨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政策在新村的首次文宣,收到了很好的政治效果。

(二)積極為抗戰作貢獻

抗戰前東川銅礦的開採冶煉由公私合營的東川礦業股份有限公司負責。公司生產的銅產品,主要供給昆明兵工廠和造幣廠,少量銷售給民間製作生活器皿。

抗日戰爭爆發以後,雲南軍民積極投身於抗戰之中,前方需用的軍火與通訊器材十分迫切。製造槍炮的彈殼主要用黃銅。抗戰期間,雲南先後派出42萬人投入各個戰場,所使用的武器裝備全部由雲南自己購買,彈藥則為本省製造。龍雲就說:“六十軍一槍一彈都來自雲南人民,以全省人力物力貢獻國家”。1937年10月六十軍出發後,雲南又陸續成立了十幾個補充團,隨同武器及時補充前線。次年又組成第五十八軍和新三軍,繼續出省抗戰,其兵員、武器、彈藥等均由雲南自己解决。這其中就不乏東川礦區人民的貢獻。為能保障東川礦區正常生產,當時省政府給予了東川以湯丹為中心的數十公里礦區範圍內“不徵兵、不納糧、不交稅”的特區政策,以使東川有足够的人力、物力產銅支援抗戰。東川羣衆的覺悟也很高,拖布卡的鄉紳耿三老倌,在得知生產粗銅是供應抗戰急需時,當即表示:自己也是中國人,日本鬼子打到我們的土地上來了,誰能咽得下這口氣!自己年青時采過礦,當過爐戶,熟悉礦業生產,表示願意馬上找人開礦,修補爐房,爭取早日出銅,支援抗戰,且所有費用均由自己承擔。在湯丹,有的還願為抗日出力而放弃有利可圖的爐戶生涯者,可見愛國之心赤誠。1938年7月,為了抗日戰爭對軍事供應的需要,中央宣佈銅礦收歸國有,關閉了原省屬官商合辦的東川礦業公司,共同出資組建了中央資源委員會滇北礦務公司,負責東川會澤一帶的銅、鉛、鋅生產,以供抗戰之需。整個抗戰期間,東川共產銅1587噸,絕大部分作為軍隊武器裝備的原料使用。

(三)東川子弟血灑抗日戰場

在整個艱苦卓絕的14年抗戰中,中華兒女不畏强暴,不怕犧牲,最終把敵人趕出了中國。其中也包括了東川兒女。

紅軍長征過東川時參加紅軍的會澤和東川子弟1500多名,除長征中犧牲、失散外,長征勝利後都分別編入了八路軍、新四軍,投入到了抗日的各個戰場,其中一部分還參加了著名的平型關戰役和百團大戰,榮立了不少戰功,如唐玉清、毛天培等,許多人則在這些戰鬥中獻出了寶貴的生命,其中有記載的就有7人。

在國民黨軍隊中也有許多東川兒女浴血抗日戰場。著名的台兒莊戰役第二階段戰鬥,與日軍血戰的國軍主力主要是由雲南兒女組成的滇軍60軍。戰鬥中,60軍將士不畏強敵,敢於犧牲,以自身傷亡過半的沉重代價,封锁了敵人由台兒莊直取徐州的陰謀未能得逞。日本報紙稱:“自九?一八與華軍開戰以來,遇到滇軍猛烈衝鋒,實屬罕見。”由此,日軍稱滇軍為“鐵軍”。剩下的部隊接著又參加了中條山之戰、徐州會戰、武漢保衛戰。在隨後組建的58軍和新3軍,以及新補充的60軍阿兵哥,全系雲南子弟。他們在江西、湖北、湖南等地作戰,取得了赫赫戰功。在以上一系列的戰鬥中,許多會澤、東川籍的戰士獻出了寶貴的生命。僅在雲南省檔案館館藏國民黨滇軍中的會澤、東川籍部分陣亡將士有名有姓的名單就有394人。新村的朱紹堯、湯丹的馬啟國便是其中的兩位烈士。

朱紹堯(1917~1938)字靜鑫,東川新村(現為銅都街道集義社區)人。抗戰期間加入國民革命軍,在60軍(滇軍)182師服役,後升任少尉排長,1937年10月隨軍出滇抗戰。出征前,他就抱定了獻身疆場,誓死報國的决心,他在自己的照片上題詞自勉道:“我們奮鬥的精神應該繼續到底!”。1938年4月中旬,台兒莊戰役打響,60軍被派前往增援。當他們趕到還未展開便與敵遭遇交火。朱紹堯所在的182師隨即投入戰鬥。在近一個月的反復慘烈拉鋸戰中,朱紹堯與戰友們精誠團結,奮勇殺敵,封锁了日寇向南推進直取徐州的企圖。經過27天苦戰,敵軍奈何我軍不得,於是便施放毒氣,致使滇軍部分官兵中毒身亡,朱紹堯及全排官兵均在其中。1947年,民國地方政府為紀念朱紹堯烈士的英雄壯舉,在集義新橋南建立紀念標一座。上書:“抗日陣亡陸軍少尉朱紹堯紀念標”,標座四面分別銘刻:“抗日救國”、“民族英雄”、“殺身成仁”、“捨生取義”。只可惜,紀念標於“文革”期間不幸被毀。

馬啟國(1920~1945),東川湯丹人。家裡當時經營礦石生意,馬啟國有兄弟九人,他排行第二。在湯丹念完小學後,他先後到會澤、昆明就讀,1938年考入航空學校,分別在昆明、重慶等地受訓。1941年,馬啟國架機對日作戰,與戰友在湖南衡陽上空與日軍空戰中擊落日機數架;在保衛武漢的空戰中,與戰友密切配合,又創擊落日機10架的戰績。被國民政府給予嘉獎,為其記大功一次,擢升空軍少校、航空飛行中隊長。戰鬥間隙,馬啟國常寄信回家,叮囑家人不必為己擔心,國在己在,國亡己亡,誓與國家共命運。1945年1月,他在一次架機執行任務中遇上大霧不幸遇難,為國捐軀。他的名字被永久地鐫刻在了南京無梁殿抗日陣亡將士紀念碑上供國人紀念。

中共東川區委宣傳部主辦

排版編輯|王長紅

責編|廖豔清

編審|吳麗毛雯輝

終審|王傑雲李澤

評論留言

  • 熱心網友
    暫時沒有留言

我要留言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裡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所有評論需要人工稽核後才能顯示,請勿發佈垃圾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