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濟渠沁河故道考古獲重大發現

河南 89℃ 0
摘要:經過比對,他們選取了1963年9月25日的鎖眼衛星影像用於永濟渠沁河故道遙感解譯研究。鎖眼衛星圖像中所顯示的凹口遺跡,也很可能就是黃河、沁河水患氾濫區域內至今仍留存的為數不多的隋唐大運河永濟渠沁河故道的標誌性地物遺跡。

小岩村西禪安寺院內的明代“修築崗頭小原堤岸記”碑。

小岩村附近的水工砌體建築遺存。

“沁水一支,自武陟小原村(即今小岩村)東北由紅荊口(今獲嘉紅荊嘴)經衛輝府,凡六十裏,入衛河,昔隋煬帝引沁水北通涿郡,蓋即此地。”——《武陟縣志》引明代周夢暘《水部備考》製圖/周鴻斌

大河網訊(河南日報記者張體義)記者9月7日從鄭州大學歷史學院獲悉,鄭州大學黃河歷史變遷與大運河文化傳承研究團隊歷時5年,在黃河、沁河交匯區域內運用多學科的研究方法與成果,初步確定了隋唐大運河永濟渠沁河故道的基本走向、具體方位、河道遺跡與標誌性地物,獲得了重大發現與突破性進展。

隋煬帝大業四年(西元608年)始鑿的永濟渠曾起到了溝通黃河、海河兩大流域的重大作用。按照文獻記載,永濟渠的整體水系構成可分為三個部分,首段河道是從沁河到曹操開通的白溝運河,從白溝運河到天津為第二段,從天津到涿郡郡治為第三段。但是,永濟渠起始河段如何聯通沁河、黃河,文獻記載語焉不詳,千年的自然變化使永濟渠沁水故道具體位置、走向模糊不清。

受武陟縣文物局委託,2016年以來,鄭州大學黃河歷史變遷與大運河文化傳承研究團隊、黃河生態保護與區域協調發展研究院首席專家陳隆文教授等在黃河、沁河交匯區域內,為尋找隋唐大運河永濟渠沁河故道遺跡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專家團隊根據武陟縣木欒新區小岩村及其周邊地區諸多水工遺存與歷史文獻記載,初步推定隋唐永濟渠很可能就是經由此地再向東北流入衛河的,囙此,小岩村及其周邊區域成為研究團隊工作的重點。

陳隆文教授說,隋唐時期,武德縣治(今武陟縣大城村)南部有幾個大湖,沁河通過大湖與黃河自然相通。永濟渠修鑿充分利用了這些湖泊,在沁河的西岸引水向西南,大約幾十公里後進入黃河,黃河對面就是著名的洛口倉。在實現了沁河與黃河的人工連通後,再由沁河東岸引水向東北行,經小岩村東逾古陽堤與古清水(又稱禦河、衛河)相接,再通過白溝運河流向東北。在隋唐大運河永濟渠的整體水系結構中,由於武陟縣境內的沁河故道向西南溝通了黃河,向東北逾古陽堤後連接了衛河及白溝,囙此,往往被視為隋唐大運河永濟渠的起始河段。利用湖泊人工挖渠比使用沁河入黃河的自然河道不僅距離短而且更加安全,充分顯示了古人利用水利的智慧。

沁河在何處穿越古陽堤?

陳隆文團隊通過遙感考古這一新方法,使研究取得了突破性進展。經過比對,他們選取了1963年9月25日的鎖眼衛星影像用於永濟渠沁河故道遙感解譯研究。遙感考古影像顯示,在小岩村東1.2公里古陽堤有一處明顯凹口遺跡,結合歷史文獻記載,研究團隊推斷,永濟渠沁河故道很可能是在小岩村東與圪壋店西北之間的1.5公里區域內穿越古陽堤的,今天馮村以東的西孟薑女河就是隋唐大運河永濟渠沁河故道的遺存。鎖眼衛星圖像中所顯示的凹口遺跡,也很可能就是黃河、沁河水患氾濫區域內至今仍留存的為數不多的隋唐大運河永濟渠沁河故道的標誌性地物遺跡。

評論留言

  • 熱心網友
    暫時沒有留言

我要留言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裡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所有評論需要人工稽核後才能顯示,請勿發佈垃圾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