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子華(1914-1942年),原名王緒祥,曾化名王少髯、黃漢、黃君等,寧夏中寧人,中共黨員。1935年,任國共兩黨談判的秘密使者。1936年11月,任中共中央統戰部聯絡局副局長。1937年,奉命以八路軍代表身份到銀川,同馬鴻逵談判建立統一戰線、陝甘寧邊區與寧夏省的交界線、釋放紅軍被俘人員等問題。1939年9月,因政治嫌疑,被隔離審查。
1942年,因肺病不幸病故,年僅28歲。張子華,寧夏中寧縣恩和鄉王臺莊人,1914年4月21日出生於當地一富紳家庭。張子華名字的變換,同他波瀾壯闊的一生一樣,富有傳奇色彩。儘管名字不斷變換,但他對馬克思主義的信念,忠於黨、忠於人民的意志始終沒有變,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的初心和使命,始終沒有變。受五四運動的影響,張子華所在的恩和高級小學校長張自箴和部分教師經常傳播反帝反封建思想,張子華很早就受到進步思想的啟蒙。1926年國共兩黨第一次合作時期,劉屏先等共產黨員到中寧縣恩和高級小學發動進步師生,同當地豪紳和封建勢力作鬥爭。在這些共產黨員的文宣教育下,張子華深刻認識到幾千年的封建制度對勞動人民的危害。他的思想覺悟提高很快,革命的種子也開始生根發芽。自此,12歲的張子華積極參加革命活動,團結一批進步學生,深入村鎮向羣衆進行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文宣。為了讓羣衆聽得更明白,張子華還與同學一起在老師的指導下,編寫了《纏足苦歌》,並唱給羣衆聽。
1927年,張子華到蘭州上學,面對帝國主義的侵略和國民政府背叛革命的行徑,他立志一定要走革命的道路,拯救國家於危亡,讓人民過上幸福生活。1930年8月,張子華到北平上學,他在參加各種進步活動中找到了黨組織,並於同年11月秘密加入了中國共產黨。為了便於從事黨的秘密工作,也為表明自己立志做中華民族優秀兒女、獻身革命事業的决心,入黨時,他便改名為張子華。入黨後,張子華被安排到中華全國總工會華北辦事處工作,主要負責學生運動和工人運動。
1931年,張子華參加了寧夏旅平學生會,組織寧夏籍學生學習馬克思主義,引導他們參加反帝愛國鬥爭,培養了一批抗日救亡運動的積極分子,這對開展抗日救亡工作起到了重要作用。“九一八”事變後,抗日救亡運動更加高漲。在黨的領導下,張子華等人動員和組織寧夏籍學生20多人參加北平反帝大同盟。地下黨組織在北平東城區和西城區建立了兩個支部,張子華負責這兩個支部的聯絡工作。寧夏旅平學生會就是由參加這兩個支部的寧夏學生組成的。在參加寧夏旅平學生會的學習討論時,張子華常聯系自己的家庭和個人的思想實際,嚴於剖析自己。一次,他在討論《資本論大綱》時說:“我出身於剝削階級家庭,這是我無法選擇的歷史事實。但是,今後走什麼樣的道路則完全由我自己來選擇。我拋弃了我的父母為我選擇的一條腐朽沒落的道路,而選擇了一條站在人民和全民族立場上來的光明之路。”他的這些激烈言語,被同學們稱為“决裂”之言。在討論時事時,張子華講了一段對大家很有啟發的話:“以前我們成立學生會的目的,不外乎爭‘生存權、求學權’,但是日本的侵略,使我們的祖國處於生死存亡的關頭。囙此,文宣抗戰,要求抗日,才是擺在我們面前的頭等大事。”張子華不僅口頭上講,還注重實幹。每次上街遊行時,他都走在隊伍的最前列,帶領大家喊口號。每次集合,張子華第一個登臺演講,慷慨陳詞。遇到有風險的事,張子華挺身而出,一拍胸脯:“我去,我去!”張子華還根據地下黨組織和反帝大同盟的訓示,組織帶領寧夏學生散發傳單、參加北平各院校學生的集會和遊行。
1932年,“左聯”組織北平各高等院校請魯迅、施複亮、侯外廬等人講演。張子華等人通過寧夏旅平學生會組織寧夏青年參加。同年秋,國民黨反動派在北平進行文化“圍剿”,寧夏國民黨反動當局指控寧夏旅平學生會是“共產黨組織”,國民黨特務便按黑名單緝捕寧夏籍學生,形勢險惡。同學們有的回家,有的轉移,張子華仍在北平堅持鬥爭,並想方設法和轉移到郊外的學生保持聯系。他有時穿長袍,裝扮成富商,出沒於街市;有時西裝革履似學者,乘黃包車,來往於院校;有時穿學生裝,在寧夏同學公寓留宿。有一段時間,他在西城水月庵7號設聯絡點,和孫殿才、李天才等人接頭。白天他們寫傳單、稿件,夜裡出去散發傳單,刷寫標語,並發動和組織了天橋、前門、曉市等羣衆突擊會。有一次,反動軍警逮捕愛國學生,毆打羣衆,他腿部受傷,卻仍不顧個人安危掩護羣衆撤退。這些都充分彰顯了共產黨人無私無畏、不怕犧牲的英雄氣概。1932年,由於革命工作需要,張子華放弃了學業,在黨組織的領導下,身負重任,不避艱險,深入工廠車間,通過多種途徑開展工人運動。
未完待續……
(邢萬瑩)
稽核:馮濤
編輯:孫建平
校對:馬曉婷
評論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