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擁有豐富的長城資源,自戰國始,歷經漢、北朝、隋、五代、明等朝代,有兩千多年的修築長城史,其中以明代修築的長城規模為最大。據統計,山西境內明代長城約有900公里,其他年代的長城約有500公里,共計1400多公里。那麼,你知道明朝為何要在山西北邊修建“外長城”和“內長城”兩道長城嗎?
一場靖難之役,奠定了山西“外長城”
如果翻開歷代長城地圖,你會產生這樣一個疑問。我國早期的長城,無論是戰國趙長城,還是秦漢長城最北皆在陰山山脈一帶,然而到了明朝,明長城卻退回到了山西、河北一帶。造成這一結果的一個很重要原因是朱棣發動靖難之役改變了明朝歷史的發展軌跡。
明朝初期,明太祖朱元璋曾多次北伐北元蒙古,明朝國境線一度推進到了河套地區以北,並在今內蒙古建立了諸多軍事據點作為軍事緩存區,同時朱元璋還封了十三個鎮守邊塞的藩王,如果歷史這樣發展下去,明長城很有可能會在秦漢長城的基礎上修築。
然而,一場突如其來的靖難之役卻改變了明朝。朱元璋的兒子燕王朱棣發動了靖難之役,得到了本不屬於他的皇位,但凡造反起家的人最怕的就是別人會不會也學他造反。於是,朱棣遷都北京,實行削藩政策,還撤銷了內蒙古的軍事據點,並將全國的精兵強將集中在了北京。從而,對外“天子守邊關”,對內集中兵權鞏固自己的皇位。這直接導致了山西、河北一帶失去了戰畧緩存帶,成為了抵禦蒙古騎兵的最前線,但這一戰畧缺陷在朱棣時期沒有暴露出來。因為明成祖朱棣的皇位雖然來路不正,但他卻是中國歷史上一比特很有作為的皇帝,其數次親征北元蒙古,把已經分裂的蒙古打的滿地找牙,而不得不臣服明朝。等到了明成祖朱棣的重孫明英宗時,一場“土木堡之變”才徹底暴露了這一戰畧缺陷。
囙此,靖難之役後明成祖朱棣事實上已經放弃了在陰山一帶修築長城的機會,明長城中的“外長城”山西段基本鎖定在了山西的北面。
土木堡之變,拉開了明朝大規模修築長城的序幕
我國歷史有“守江必守淮”的說法,其中的邏輯是:要想守住天險長江,就必須先守住淮河,把淮河一帶作為長江的戰畧緩存帶。同樣的道理,像長江這樣的天險,防守都如此之難,顯然僅僅一道長城是防不住蒙古騎兵的。比如,明英宗正統十四年(1449年)發生了歷史上著名的“土木堡之變”,蒙古瓦剌(là)騎兵從大同侵入內地,並在土木堡一舉殲滅明朝主力部隊,明英宗被俘虜。不久之後,瓦剌大軍攜帶明英宗,再次攻破長城,意圖攻佔北京,於是兵分兩路,一路走軍都陘劍指居庸關,另一路走蒲陰陘劍指紫荊關,不久攻破紫荊關,圍攻京城。明朝在兵部尚書於謙領導下打贏了這場首都保衛戰,挽救大明江山。
土木堡之變的一個慘痛教訓就是,僅憑一道長城是根本防不住北方的蒙古騎兵,在外長城和京城之間必須建立一個戰畧緩存地帶,進而拱衛京畿。這一戰略緩存地帶最終選在了山西的雁北地區,這與雁北特殊的地理位置密不可分。
一個相對獨立的地理單元
翻開山西的地形圖,你會發現“表裡山河”的山西內部,有這麼兩個地方可以單獨構成一個相對獨立的地理單元。一個是被群山環繞的上黨高地,另一個則是雁北地區。
山西北部的雁北地區和河北的西北部,歷史上一直是中原的門戶,為幽雲十六州的一部分,被宋朝魂牽夢繞了三百多年。其北為高原和燕山山脈,南面有大約呈東西走向的恒山山脈,西面為呂梁山脈,東面為太行山。可謂是,外有高原、群山環繞,內有大同、淶源和靈丘等盆地,能够構成一個相對獨立的地理單元。此外,恒山山脈有甯武關、雁門關、平型關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兵家必爭之地,“太行八陘”中的後三陘——飛狐陘、蒲陰陘和軍都陘可直接溝通山西和河北平原,而倒馬關、紫荊關和居庸關正是這三陘的關口。
囙此,這一封閉的地理環境,易守難攻的地勢,正適合構建一個戰畧緩存地帶。於是,土木堡之變後蜿蜒的明朝“內長城”,就在此依山而建,成為當時拱衛京都的屏障。
來源:山西台港澳
原標題:人文風光丨明朝為何在山西修建內外兩道長城?
評論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