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遺故事會|媽祖是“官宣”褒封次數最多的海神

福建 113℃ 0
摘要:台海網9月3日訊據泉州通用戶端報導“德配坤維鯨波永息,思涵海甸鼇殿常新。”蜚聲海內外的泉州天后宮是祭祀海神媽祖的廟宇,興建迄今已逾800年。該宮向來被認為是海內外建築規格最高、規模最大的祭祀媽祖的廟宇,也是世界範圍媽祖信仰的重要傳播中心。媽祖信仰興於湄洲,但論起在海內外傳播的影響力,則首推泉州天后宮。故宋徽宗欽賜湄洲媽祖宮“順濟”廟額,並封媽祖為“專司海嶽”之神。

[新聞頁-台海網]

天后宮外景

廟宇建於番舶客航聚集之地

台海網9月3日訊據泉州通用戶端報導“德配坤維鯨波永息,思涵海甸鼇殿常新。”這是清嘉慶年間泉州知府徐汝瀾為天后宮所題楹聯。蜚聲海內外的泉州天后宮是祭祀海神媽祖的廟宇,興建迄今已逾800年。該宮向來被認為是海內外建築規格最高、規模最大的祭祀媽祖的廟宇,也是世界範圍媽祖信仰的重要傳播中心。

媽祖,本名林默,湄洲嶼林氏女。其誕生後直至彌月,不聞啼聲,因取名“默”。相傳她生前醫術高超,有預知禍福、安濟護航之能,逝後被當地人奉為“神女”。媽祖信仰興於湄洲,但論起在海內外傳播的影響力,則首推泉州天后宮。

繁茂的榕樹掩映著正殿

據史料記載,泉州天后宮始建於宋慶元二年(1196年)。傳說其年,“泉州浯浦海潮庵僧覺全夢神命作宮,乃推裏人徐世昌倡建。實當浯江巽水二流之匯,番舶客航聚集之地。時,羅城尚在鎮南橋內,而是宮適臨浯浦之上。”泉州境內河流縱橫,宛如飄帶。江河流經浮橋一帶稱“笋江”,順濟橋一帶稱“浯江”。浯江沿岸則稱“浯浦”。所謂“巽水”,巽是八卦方位的西南方,舊時在笋江與浯江之間有一大片沖積沙洲叫“鯉洲”(俗稱菜公洲或菜洲),鯉洲北沿仍有支流,西起臨漳門,南至五堡,俗稱破腹溝,這就是“巽水”。浯江與巽水相會的那片浯浦之地,在宋時已是繁榮的商業區,而徐世昌倡建的宮廟就坐落於此。當時該宮廟按照宋徽宗宣和年間賜額“順濟”來命名,故最初稱為“順濟廟”(亦稱順濟宮,後稱天后宮)。“順濟”者,即順風以濟之意。當時這座順濟宮規模不小,有三殿、山門、兩廊、兩亭。

宋徽宗之所以為媽祖賜號“順濟”,是源於媽祖護佑出使高麗的使船一說。據南宋嘉定二年(1209年)莆田人李俊甫《莆陽比事》所載:“宣和五年(1123年),路允迪使高麗,中流震風,八舟溺七,獨路所乘神降於檣,安流以濟,使還奏聞,特賜廟號順濟。”嘉泰進士丁伯桂紹定三年(1230年)所撰《艮山順濟聖妃廟記》內亦有相似記載。給事中路允迪安然返朝之後,即向宋徽宗彙報受庇佑一事,並為媽祖請封。故宋徽宗欽賜湄洲媽祖宮“順濟”廟額,並封媽祖為“專司海嶽”之神。

正殿後方

宋朝與高麗關係密切,經常有商船到高麗貿易。泉州文博研究員李玉昆在《媽祖史迹研究》一書中表示,由於福建有先進的造船技術和優良的水手,宋朝奉使海外的船、舟師很多都是到福建招募的,宣和奉使高麗也不例外。宋朝使團中不但有許多福建水手,而且有許多福建商人隨團前往貿易,他們原本就信奉媽祖,在他們的影響下,說媽祖護佑使船,這是符合情理的。

官方祭典曾經盛行一時

泉州順濟宮建後的第15年——南宋嘉定四年(1211年),郡守鄒應龍於笋江下流造石橋,以近順濟宮,因名“順濟橋”。石橋位於順濟宮前,橫跨晋江,全長一百五十餘丈,寬一點五丈,橋上有石欄杆、塔幢,橋頭有威武的石將軍、橋堡,橫匾上書“雄鎮天南”四字,橋中石刻“順濟橋”三字。中外商船泊於岸邊江中,首先看見的就是順濟宮和順濟橋這兩座雄偉的建築,“順濟”“媽祖”之名隨之四海傳揚。

順濟宮位於泉州古城南端,南臨晋江及沿岸港口。宋元時期,泉州海外通商極盛,各港口內“風檣鱗集”“雲帆遮天”,海舶穿梭奔忙,裝卸不停。僑居泉州城的外國商人、旅行家、傳教士、僧侶等數以萬計。在桅帆行船的時代,面對風向與波浪都變幻莫測的大海和稍有不慎就有葬身大海的危險,無助的人們把希望寄託於媽祖的庇佑,只要出海,必先到順濟宮祭拜,並請一尊媽祖坐鎮船上,以保航行平安,甚至外國人也不例外,媽祖信仰由此得到了迅速的傳播。順濟宮這座一直將媽祖奉為主神的宮廟,內通城區,外連海港,地處“浯江巽水二流之匯”,為全城繁華要地。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使其成為外來商人、貨物進入泉州城的第一站,也是出海的人祭祀海神媽祖後,順著晋江前往海外貿易的第一站。

從空中拍攝可以發現天后宮的中軸線正對著清源山

宋代,泉州地方長官和市舶司官員,每年春秋兩季都舉行“祁風、祭海”儀式,祈求風平浪靜、航海平安,以鼓勵發展對外貿易。最初祭海在晋江邊的真武廟,祈風儀式在南安縣的九日山,但到了南宋末年,取而代之的是順濟宮的祭儀。入元以後,泉州海外貿易益發繁盛,為發展海外貿易,朝廷倍加推崇海神信俗,泉州天后宮媽祖的信仰地位,因著泉州港地位的提升而“水漲船高”。至元十八年(1281年),朝廷還派遣泉州市舶司提舉蒲師文為使者,主持敕封儀式,舉行禦祭,列為國家祭典,當時連外國使者、商人都曾參加這一祭典。清康熙五十九年(1720年)欽定春秋兩祭,此後,順濟宮春秋官祭成定例。

歷朝歷代的封號不斷升格

由宋至清的七八百年間,歷代皇帝有40多次册封媽祖,且封號不斷升格,層層加碼。最初,宋徽宗只是御賜“順濟”廟額,封媽祖為海神,順濟廟“官蠲除祭田稅”。到了宋高宗紹興二十五年(1155年),朝廷詔封媽祖為“崇福夫人”,拉開了封號遞升的序幕。接下來,宋孝宗、宋光宗、宋寧宗、宋理宗等帝王也紛紛被媽祖“圈粉”,不斷對她進行加封。

後殿外有一方古樸的“聖旨”碑

宋時,媽祖的封號已由“女神”“夫人”發展到“妃”,意象表達媽祖神奇靈應、能給人以幫助的意思,沒有特別具體內容。如紹興二十六年(1156年),因媽祖顯靈解救旱灾,宋高宗趙構封媽祖為“靈惠夫人”。封媽祖為“夫人”的還有:紹興三十年(1160年),“海寇嘯聚江口,居民禱之,神見空中,起風濤煙霧,寇潰就獲。”宋高宗封媽祖為“靈惠昭應夫人”;乾道三年(1167年),興化大疫,媽祖指點:“去廟丈許多泉可愈病。”民掘斥鹵,果然甘泉湧出,飲者立愈,由此宋孝宗封媽祖為“靈惠昭應崇福夫人”;淳熙十一年(1184年),“福興都巡檢使薑特立捕臺海寇,禱之即獲”,宋孝宗又加封媽祖為“靈惠昭應崇福善利夫人”。紹熙三年(1192年),因解除旱灾,宋光宗封媽祖為“靈惠妃”,媽祖第一次由“夫人”晋昇為“妃”。“妃”還被宋光宗以後的歷代皇帝所沿用,如慶元四年(1198年),興大霧助滅海盜,宋寧宗封媽祖為“靈惠助順妃”;嘉定元年(1208年),“金人寇淮甸,宋兵載神主戰於花靨鎮,仰見雲間皆神兵旗幟,大捷。及戰紫金山,複見神像,又戰三捷,遂解合肥之圍。”宋寧宗又封媽祖為“靈惠助順顯衛妃”;嘉定十年(1217年),降雨救旱,助滅海寇,宋寧宗又加封媽祖為“靈惠助順英烈妃”;嘉熙三年(1237年),錢塘大潮江堤决口,潮水湧至艮山媽祖廟時,立即像有人阻攔似的迅速退回。囙此宋理宗封媽祖為“靈惠助順嘉應英烈妃”;以後宋理宗又因媽祖降雨救旱、助擒海盜等有功,分別於寶佑二年(1254年)、寶佑三年封媽祖為“助順嘉應英烈協正妃”“靈惠助順喜慶慈濟妃”,寶佑四年封媽祖為“靈惠協正嘉應慈濟妃”和“靈惠協正嘉應善慶妃”,景定三年(1262年)封媽祖為“靈惠顯濟嘉慶善慶妃”。

與宋代封號較為抽象不同,到了元代,皇帝的册封就較為清晰地記錄了媽祖從“輔國”到“護聖”又到“庇民”的三大功績。如至元十五年(1278年),元世祖忽必烈封媽祖為“護國明著靈惠協正善慶顯濟天妃”,又把媽祖由“妃”升格為“天妃”;延佑元年(1314年),元仁宗封媽祖為“護國庇民廣濟明著天妃”;天曆二年(1329年),元文宗封媽祖為“護國庇民廣濟福惠明著天妃”;至正十四年(1354年),元順帝封媽祖為“輔國護聖庇民廣濟福惠明著天妃”,這是元朝皇帝賜給媽祖最長的一個封號。泉州順濟宮也順理成章成了天妃宮。元代帝王在蕃人雲集的泉州港多次禦祭天妃,其影響之大可想而知。

明朝政府總體上是實行禁海政策的,特別是正德、嘉靖年間禁止所有的對外貿易,閉關主義較為濃烈。所以明代對於海神媽祖的賜封也是最少的,僅明太祖洪武五年(1372年),封“昭孝純正孚濟感應聖妃”;明成祖永樂七年(1409年),封“護國庇民妙靈昭應弘仁普濟天妃”。但“聖妃”“天妃”封號,依舊保持了對媽祖高規格的尊重。鄭和七下西洋,“蒙天妃護佑”,為報答“天妃”媽祖,他曾多次修建各地的天妃廟。泉州是鄭和下西洋必經之地,那時的泉州天妃廟“以出使西洋太監鄭和奏,令福建守鎮官重新其廟。自是節遣內官及給事中行人等官出使琉球、暹羅、爪哇、滿剌加等國,以祭告為常”,說明當時出使他國的外交使者也要到天妃廟裡來焚香祭告。

清代雍正皇帝禦書“神昭海錶”橫匾

清朝統治者對媽祖信仰採取利用的政策,媽祖信仰發展更快,特別是臺灣的媽祖信仰在這段時期更為普遍。清康熙十九年(1680年),水師提督萬正色駐軍惠安崇武,夜夢天妃佐風,次日果得北風順利攻克廈門。於是康熙帝封媽祖為“護國庇民妙靈昭應弘仁普濟天妃”,這一封號實則照搬明成祖時代的賜號。到了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施琅攻打澎湖時,據說也得到了天妃的助戰,“士卒舟中鹹謂,見神妃如在左右”。攻打澎湖當天,平海鄉人入天妃宮,見天妃衣袍透濕,雙手起泡,眾說是天妃前往助戰。為了報答天妃的恩德,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施琅增修澎湖天妃宮,康熙特派禮部郎中雅虎等,齎禦書香帛到泉州廟及湄洲祖廟祭祀,並加封媽祖為“護國庇民妙靈昭應仁慈天后”。自此泉州天妃宮改稱天后宮。“天后”是官封女神的最高頭銜了。有鑑於此,清世宗於雍正四年(1726年)和雍正十一年(1733年)要御賜媽祖時,只好封以“神昭海錶”和“賜福安瀾”8個字;清高宗乾隆皇帝步其後塵,也先後給媽祖賜封“福佑群生”和“誠感鹹孚”8個字。道光年間,清文宗加封媽祖為“天上聖母”,語辭修飾之意多於實際意義。

據學者統計,歷代皇帝對媽祖的封號達600多字,可謂創下中國神仙封號的最高紀錄。

旅行者眼中的“寶藏之地”

如今已是世界文化遺產點的泉州天后宮,依然保留著16世紀之前已然形成的“前殿後寢”建築佈局,是海內外眾多天后廟宇的建築範本。這裡處處氤氳著寧靜祥和的氣氛,被人文旅行愛好者視為“寶藏之地”。

天后宮山門面闊三間,為牌樓式造型,青石龍柱,雕花漆繪。大門兩側浮雕麒麟,立面嵌有青石透雕螭虎八角窗。跨過天后宮山門,拜庭前立一株蓊綠欲滴的古榕,榕樹下一方“清代重修天后宮碑記”,詳述宮廟重修的“來龍去脈”。宮內有戲臺,坐面朝北,面向正殿,為長方形狀。戲臺有巧妙的木構藻井頂蓋,雕脊畫枋,頗具泉州傳統建築工藝的風格。舊時,每逢天后誕辰,或春秋朝祭,或香客許願,均會於此奉上戲曲節目。木偶、南音、梨園戲、高甲戲、打城戲等,隨客所願,皆有上演,是十分熱鬧的場所。

正殿對面的戲臺

再往前,便是正殿。此殿雖歷盡滄桑,但明清木構建築依舊保存較好。殿堂挺拔壯觀,台基四面圍堵浮雕各種圖案,據說古有六方,正方兩側為“鯉魚化龍”圖,東西兩面為“八駿雲火”圖,後面為“鶴舞雲中”圖,十分講究。正殿內雕樑畫棟,殿頂作九脊重簷四坡頂的歇山式,屋頂脊中段採用琉璃瓦和彩色瓷片雕砌的雙龍戲珠,脊端和重簷間雕繪各種飛禽走獸、花卉人物,使殿頂更加華麗精美。殿中原有一尊大型天后神像,系明代聞名遐邇的雕塑大家王弼之作,可惜此像已毀。如今的金身媽祖像為現代重塑,該像鳳冠霞帔正坐神位,神態端莊、大氣雍容;殿內還供奉著諸輔神像,神龕上掛有清雍正皇帝禦書“神昭海錶”橫匾、臺灣鹿港天后宮敬獻“泉鹿同源”匾額,此外還有楹聯計8對,多為泉州名家力作。殿前一對青石龍柱,雕刻的盤龍蜿蜒曲折,栩栩如生。

正殿後方,有一幅清道光年間繪製的大型壁畫《敕封天上聖母圖》,描繪了當時湄洲島天后宮的建築格局。“當年湄洲島重修媽祖廟時,特地來此考察,借鑒了壁畫裏的資訊,設計了湄洲媽祖廟重建的格局。”工作人員介紹,湄洲島是媽祖的出生地,曾經隸屬泉州管轄,繪製湄洲媽祖廟風光壁畫,既表達對媽祖出生地的尊敬,又借助泉州港重要的海交地位及泉州天后宮的文化影響力,新增媽祖信仰文化的傳播。

寢殿又稱後殿,因地勢比正殿稍高,兩側突出部為翼亭,左右為齋館。整座殿宇系明代大木構建築,屋蓋為兩坡面的懸山頂。木質的梁架粗大古樸,大木柱置於浮雕仰蓮瓣花崗岩的圓形石礎之上,殿前簷柱還保存著一對方形青石雕花的元代印度教青石雕石柱,應為明代翻修宮廟時移置。這對石柱見證了泉州天后宮輝煌的歷史和泉州多元文化和諧交融。另外,殿外立有一方古樸的“聖旨”碑。天后宮紛繁蕪雜的800多年歷史,也成了過客眼中不一樣的風景。

乾隆《泉州府志》與道光《晋江縣志》內錄存有明代南京戶部右侍郎顧珀所撰的《重修泉州天妃宮記》與清代泉州知府徐汝瀾撰寫的《重修泉州天後宮記》,這二則碑記為天后宮溯源留下了重要的歷史依據。

信仰“乘船遠航”流播海外

媽祖信仰與古代商業,特別是海外貿易有密切的聯系。在媽祖的神話傳說中,有許多就是與保護海商相關的。古代海商,特別是福建海商,不但是媽祖的信仰者,也是媽祖信仰的傳播者。他們乘船遠航,都會祈求媽祖保佑航海平安。後來,許多媽祖廟即由商人創建,一些媽祖廟也成為集市貿易的場所,還有一些媽祖廟則成為會館。

泉州天后宮媽祖文物展

泉州向臺灣移民有史記載的可以追溯到南宋時期。據載,南宋乾道七年(1171年),泉州知州汪大猷曾“遣民屯戍澎湖,編管臺灣戶籍”。到了元代,著名旅行家汪大淵從泉州浮海到澎湖,他在《島夷志略》一書中寫道:“澎湖分三十六島,巨細相間,坡壟相望。”其時澎湖為“泉州外府”。也正是在這一時期,澎湖建起了一座媽祖廟,稱為娘媽宮,位於澎湖本島馬公市長安裏正義街上。這是臺灣地區歷史上最早的一座媽祖廟。清代,私商貿易和向東南亞各國及臺灣的移民熱潮在泉州港進一步興起,媽祖信仰也隨著泉州商人和移民的足迹更為廣泛地傳播。史料記載,泉州商人“襟帶江湖,足迹遍天下。南海明珠,越棠翡翠,無所不有;文身之地,雕題之國,無所不到”。泉州商人每到一處,必當建造會館,並從家鄉請來媽祖祀奉。泉州天后宮內原本就設有蘇、寧、福、寮郊等許多商郊,附近還有鹿港郊公堂。天后宮每次修建,各大商郊會館都傾力資助,以錶虔誠。屬於“溫陵媽”的媽祖廟在臺灣本島也紛紛建立起來,諸如:台南溫陵媽祖廟、台南鹿耳門聖母廟、鹿港天后宮、台南天后宮、雲林縣刺桐鄉的福天宮,另外還有泉州人吳洛開發台中所建的朝天宮,泉州人許友儀開發新港所建的奏天宮,以及淡水的福佑宮、臺西的安海宮等。值得關注的是,這些廟宇的殿堂、山門、龍柱、石壁、石楣以及上面雕繪的人物、花卉、鳥獸等,同樣也是泉州能工巧匠的傑作。

大門兩側有浮雕麒麟

據統計,臺灣現有800多座媽祖廟,媽祖的信徒占總人口的四分之三,堪稱媽祖信仰的極盛之地。從臺灣媽祖廟宇的級別來看,無不屬於“分靈”。一是從大陸捧持媽祖神符或香火到臺灣奉祀,稱為“分香”,二是從大陸捧持媽祖的神像到臺灣奉祀,稱為“分身”。臺灣的媽祖基本上可分為從莆田湄洲媽祖祖廟直接分靈的湄洲媽、溫陵(泉州)媽、銀同(同安)媽三大類別,即分別為湄洲媽祖、泉州媽祖、同安媽祖的分靈。

隨著沿海商人到海外經商和華僑至海外謀生,媽祖信仰也被傳播到了世界各地。譬如,媽祖信仰在明代已傳播到日本,在長崎、橫濱、神戶、薩摩、茨城、九州五島、平戶等地都有奉祀媽祖的廟宇。那霸下天妃宮是有年代可考的最早一座在外國的天妃宮。宮中保存一口明景泰八年(1457年)鑄造的大鐘。新加坡早在嘉慶十五年(1810年)已在新加坡城源順街的天福宮原址設壇奉祀媽祖,道光元年(1821年)發展為一間供奉媽祖的廟,道光十九年(1839年)開始由泉州運來資料興建大廟,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落成。新加坡奉祀媽祖的還有:永春會館、興安會館、甯陽會館、瓊州會館、三和會館、木山聖母宮、雲峰天后宮等。馬來西亞的媽祖廟則以創建於康熙十二年(1673年)的麻六甲青雲亭為最早。後來供奉媽祖的廟宇還有:天福宮、清華宮、瓊州會館天后宮、永春會館天上聖母殿等。除此之外,越南、泰國、緬甸、印度、高棉、菲律賓、印尼、美國、加拿大、法國等,也都興建有供奉媽祖的廟宇。用“流播甚廣”來形容媽祖信仰在海外的傳播,一點不為過。(來源:泉州通用戶端)

評論留言

  • 熱心網友
    暫時沒有留言

我要留言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裡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所有評論需要人工稽核後才能顯示,請勿發佈垃圾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