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安徽省發文,鼓勵基層高職及以下學歷醫生,進行在職或全日跟班就讀臨床高職專業。
如果不進行學歷提高,將會被逐步清退出臨床醫療崗位。
也就是說,大專學歷以下,將不能繼續當醫生。
去年,安徽省發文要求做好基層衛生科技人員接受普通專科學歷教育工作,學歷水准達不到崗位需求的衛生科技人員將從醫療衛生崗位清退。
基層醫生學歷不達標將被清退
安徽省教育廳、安徽省衛健委發佈《關於做好基層衛生技術人員接受普通專科學曆教育工作的通知》,要求提升基層衛生科技人員專業貭素能力,做好基層衛生科技人員接受普通專科學歷教育工作。《通知》指出:學歷水准達不到崗位需求的衛生科技人員,將逐步從醫療衛生崗位清退。
對於這個“逐步”,業界有兩種解讀:
一種是基於醫師法的條文,認為這只是針對未取得執業醫師資格的,已取得執業醫師資格幾無影響。
因為,明年3月1日開始實行的新《醫師法》只是對參加醫師考試門檻予以了提高。新法規定,2027年後,中專學歷將不能報考醫師資格考試。參加醫師資格考試的最低學歷限定在“大學專科”,中專學歷正式退出舞臺。
也就是說,新醫師法只是“以考限入”,將低學歷醫生排除在臨床之外。
從明年到2027年這五年過渡期間,中專學歷的人員還可以報考。但是,國家將採取措施鼓勵中專學歷人員通過參加更高層次學歷教育等管道,提高醫學科技能力和水准。
另一種解讀是基於一些地方性條文,認為不管是不是執業醫師,只要不是大專及以上學歷,五年後都可能會被從臨床醫療崗位清退。
因為無論是安徽,還是貴州等地的類似檔案,都不是簡單的新醫師法的順延“以考限入”,而是明確指出,將逐步清退。
清退的人群是否包含已經取得執業醫師的,檔案並沒有說明,這就留下了很多的可能性。
但是,一比特即是醫師又是律師的雙界執業人士向我們表示,大概率逐步清退的人員是不包含高職及以下學歷、但已取得執業醫師資格並注册的人。
因為根據現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執業醫生法》規定,在中國,合法行醫只需要有兩個資格證書,一個是棕色的《執業醫師資格證》,另一個是綠色的《醫師執業證書》即可,並不需要學歷證書。
而即便是明天開始實施的新《醫師法》也規定,醫生行醫必須具備這兩個證書,學歷證書只是作為執業醫師考試的報考條件,並不是從事行業准入的必備條件。
由於歷史原因,我國基層醫生學歷構成水准普遍偏低,《2019中國衛生健康統計年鑒》顯示,2018年,我國基層醫療衛生機构執業(助理)醫師總數超過130.5萬人,具體學歷構成情况如下:
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執業(助理)醫師中,研究生學歷占比3.3%,本科學歷占比45.1%,大專學歷占比34.5%,中專學歷占比15.2%,高中及以下學歷占比1.9%;
鄉鎮衛生院的執業(助理)醫師中,研究生學歷占比0.2%,本科學歷占比20.7%,大專學歷占比43.8%,中專學歷占比32.5%,高中及以下學歷占比2.8%;
村衛生室的執業(助理)醫師中,本科及以上學歷占比3.1%,大專學歷占比23.9%,中專學歷占比54.6%,高職水准占比15.7%,高中及以下學歷占比2.8%。
可以看出,儘管目前我國基層醫生的學歷結構較之以前已經有所改善,但依然存在大量低學歷醫生,甚至是赤腳醫生。業內人士也一直強調,基層醫療水准低是分級診療難以推進的重要原因之一。
培訓+清退,基層醫生水准提升大潮來了!
2013年,國家衛計委、發改委、教育部等五部門聯合印發了《全國鄉村醫生教育規劃(2011—2020年)》。提出到2020年,各省(區、市)建立一支以中職(高職)及以上學歷、執業(助理)醫師為主體、整體素質基本滿足村級衛生服務需求的合格鄉村醫生隊伍。
2017年,國務院辦公廳發佈了《關於深化醫教協同進一步推進醫學教育改革與發展的意見》,指出到2020年,建立以“5+3”為主體、“3+2”為補充的臨床醫學人才培養體系基本建立,並在2020年後逐步停止中職層次農村醫學、中醫專業招生;嚴格控制高職(專科)臨床醫學專業招生規模,重點為農村基層培養助理全科醫生。
2017年7月,央視新聞報導,國家衛生計生委消息,十三五期間將實施基層衛生計生人員能力提升工程,140萬鄉村醫生將接受免費培訓,力爭到2020年,所有鄉村醫生都具有高職以上學歷和執業醫師資格。
實際上,不少地方已經開始落實基層醫生水准提升工作。
2017年8月,山東省濟寧市出臺“全面加强鄉村醫生隊伍建設實施意見”,要求縣級衛生計生部門每兩年組織一次鄉村醫生考核,並逐步建立起鄉村醫生退出機制。年滿60周歲、因身體健康原因不適合繼續在村衛生室執業、考核不合格或是由縣級衛生計生部門吊銷鄉村醫生職業證書的,應退出鄉村醫生隊伍。
2018年9月,貴州衛計委、教育廳、財政廳、中醫藥管理局四部門聯合發文“關於印發《貴州省2018年基層衛生技術人員學曆提昇工作實施方案》的通知”,提出:到2018年,縣級醫療衛生機构衛生科技人員大專以上學歷超過95%,鄉鎮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衛生科技人員大專及以上學歷達到85%。
《方案》同時指出,到2020年,縣級醫療衛生機构45歲以下執業醫師全部達到本科以上學歷。按照崗位勝任力的要求,對於學歷水准達不到崗位需求的衛生科技人員,逐步從醫療衛生崗位清退。
今年1月,國家發改委官方公眾號發佈《全國農村公共服務典型案例——山西寧武:資源整合破冰基層衛生服務不均衡之困》。在此案例中,甯武縣採取閉卷筆試、考核賦分、年老村醫提前退養等方法,讓原有的421名村醫全部“炒魷魚”,同時公開擇優選聘230名鄉村醫生,新錄用具有執業(助理)醫師資格人員28人。
重新選聘後,該縣鄉村醫生年齡結構趨於年輕化:其中30周歲以下的占比為20.4%,30-40周歲的占比為40.3%,40-50周歲的占比為30.8%,50-60周歲的占比為8.4%,60周歲以上的全部退養;學歷結構趨於專業化:其中本科學歷占比為1.4%、大專學歷占比為31.8%、中專學歷占比為66.8%。
基層醫生人才荒,如何破局?
清退未達標醫生的目的,無非是為了提高基層醫生的整體水準,以達到將患者留在基層的目的。但業內人士也表示,想真正提高基層服務質量,最根本的還是要讓基層留住人才。
但實際上我們也看到,儘管國家對於基層人才培養出臺了一堆政策,每年也固定培養免費訂單醫學生,但留不住人才依然是基層醫療機構普遍面臨的尷尬。
業內人士表示,想要真正優化基層醫生的學歷結構,除了給予現有基層醫生培訓、清退低水準醫生,更重要的還是要“開源”,吸引更多人才“下基層”。而吸引力的根本,還是一個待遇。
陝西省山陽縣衛健局副局長徐毓才曾表示,要想吸引人才下基層,必須加大力度“建立符合醫療衛生行業特點的人事薪酬制度”,加快“兩個允許”的落實。此外,除了解决待遇問題,還需要為基層醫務人員建立一個事業發展平臺,讓他們覺得基層也是發揮自身作用實現人生價值的平臺,只有這樣,才能讓基層真正具有吸引力。
評論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