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正陽門有一座著名的千斤閘,該閘口雖然已經被廢棄,成為了著名的旅遊景點,但通過仔細的研究才發現,原來古代野史和小說中的力托千斤閘實屬子虛烏有。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千斤閘真的重逾千斤嗎?如果您想知道,就讓小編來為您揭秘:
(本文所有圖片,全部來自網絡,感謝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權利,請聯系本號作者删除。圖片與內容無關,請勿對號入座)
翻開中國的歷史,我們就能發現,它就是一部悲壯的戰爭史,從傳說中的皇帝戰蚩尤到赤壁之戰,從淝水之戰到薩爾滸之戰,人類在發展的同時,其實也在不斷的進行著戰爭。和平的目的是不再發生戰爭,可戰爭的初衷卻也是為了和平。眾所周知,古代戰爭與現代戰爭不同,戰爭雙方最終的目的就是攻陷對方的城池,只有攻下城池,才能掌握大量的土地和人口,為戰爭帶來持久的利益。
然而攻城絕非易事,防守的一方為了能够守住城池,往往會採取多種守城措施,比如向攻城阿兵哥丟擲巨大石塊,向城下放箭或者是潑灑火油等等。與此同時,守城一方的將領還會對城池進行改良,例如在城牆周圍挖護城河,在城門上安置巨大的鐵釘,將城牆加厚或者設定吊橋,建造瓮城等等,所有努力背後的目的只有一個,就是要儘量放緩攻城敵軍的步伐,以此保證城池的絕對安全。當然,我們在細數守城建築的同時,不要忘記一個主角,它就是野史或者小說中常提到的千斤閘。
北京城正陽門,俗稱前門、前門樓子、大前門,是明清兩朝北京內城的正南門,位於北京城南北中軸線上的天安門廣場最南端。正陽門始建於明成祖永樂十七年,是著名的京師九門之一,它集正陽門城樓、箭樓與瓮城為一體,是一座完整的古代防禦性建築體系。據地方誌上記載稱,當時的正陽門城樓、箭樓規模宏麗,形制高大;瓮城氣勢雄渾,頗為壯觀。隨著時代的變遷以及都市的規劃,現今僅存城樓和箭樓,但卻是北京城內唯一保存較完整的城門。
在正陽門的門樓上,有一口廢棄的千斤閘,該閘口現時已經被廢棄,但從其設計原理來看卻能發現,千斤閘擁有十分精巧的設計結構。在正陽門的城牆上方有兩塊支撐石,其上擁有絞盤柱子,可以定滑輪的管道控制城門的閉合,並由支撐石作為承重點。每到白天的時候,千斤閘門就會被高高的吊起,由軍丁負責將其榫卯卡住,供行人來往路過。到了夜晚或者是戰爭爆發的時候,軍丁會將繩索放下,讓閘門從閘槽中平穩落下,形成一道牢不可破的屏障。毫無疑問,古人如此設計千斤閘門無疑是為城池的安全考慮,畢竟前後推動的大門牢固性遠遠不如鐵板一塊的千斤閘。
談到這裡,諸位讀者的心中肯定會浮現出野史或者小說中經常提到的力舉千斤閘。據野史記載稱,孔聖人的父親叔梁紇就曾經是一比特大力士,他勇武過人可以徒手殺熊羆虎豹,還能够舉起巨大的銅鼎。在一次激烈的戰鬥中,他曾靠著兩臂的千鈞之力舉起千斤閘,讓士兵們得以在絕境之下逃生,被當時的人們傳為佳話。同樣,在小說《隋唐演義》之中,靠山王楊林用計將眾好漢騙至城中後,準備用炸藥將英雄全部炸死。
關鍵時刻,隋唐第三條好漢雄闊海挺身而出,硬是將千斤閘徒手搬至一人來高,讓諸位英雄死中得活,只可惜大力士雄闊海卻因舉閘力竭而被活活砸死。不得不說,千斤閘已經成為了民間文藝中特殊的文化符號,它印刻於讀者們的心中,時常會與勇猛的大力士人物一同出現。不過野史與小說終歸是虛構的,若是精確計算和觀察,我們就能很容易地發現,其實只靠一人之力托舉千斤閘完全不可能,它的重量已經遠遠超過了人體承受範圍的極限。
下麵我們就來簡單計算一下正陽門千斤閘的實際重量。正陽門為鐵皮包實木閘門,上面佈滿了用於加固的鐵釘,閘門寬6米,高約6.5米,厚度9釐米,如此計算下來,其重量應該在1990公斤左右,也就是接近2噸的重量。我們回看世界舉重運動員的世界紀錄,現時世界紀錄舉重紀錄的保持者是運動員拉紮紮德,他以抓舉210公斤、挺舉262.5公斤的最好成績位列世界舉重第一名。世界上最厲害的舉重運動員尚且只能舉起近250公斤的重物,何况是重量達2噸的千斤閘呢?所以,古人托舉千斤閘的確只是臆想出來的精彩橋段,在現實情况下是不可能發生的。
作為讀者,我們應該具有辨析真偽的能力,無論是野史還是小說,都只是為了精彩而精彩,很少會局限於現實的框架進行編纂。當然,我們也不能忽視今天的主角千斤閘,它絕對是古代守城的利器之一。
參考資料:《北京往事》李偉彤著北京出版社出版
文瀾海潤工作室主編文秀才,本文撰寫:特約歷史撰稿人:常山趙子蟲
評論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