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傳統武術常說:一寸長一寸强,一寸短一寸險。長而强、鋒芒畢露,度短而脆,詭異、暗藏殺機。手中的兵器越長,攻擊範圍就越廣,威力也會隨之加倍。不過,即便大家都知道這個道理,可是在冷兵器時代,又有幾人能耍得那麼靈活?《三國演義》中,呂布手中的那杆方天畫戟便是以長兵器的代表,它雖然沒有關羽的82斤青龍偃月刀重,但憑藉盧呂布的天生神力,照樣可以使出方天畫戟的全部威力,這就是長兵器帶來的好處。
不過在實戰中,長兵器卻不是那麼常見的,杠杆原理大家都知道,力臂越長越費力,如果不能將長兵器耍得如臂使指,仍然敵不過普通的刀劍。1967年,考古專家在陝西省咸陽市禮泉縣城的一處唐代墓葬中,發現了一杆巨型馬槊。該馬槊分為槊鋒與槊杆兩部分,槊鋒長63釐米,槊杆長2米多,即使在場的5名壯漢使出吃奶的力氣,也很難將其抬走。那麼問題來了,在唐朝時期,真有人能拿起這把巨型馬槊作戰麼?
馬槊,是長矛的重型精品版,也是重型的騎兵武器,大文學家蘇軾曾在《前赤壁賦》中寫道:舳艫千里,旌旗蔽空,釃酒臨江,橫槊賦詩,固一世之雄也。由此可見,在東漢末年時,馬槊已經成為軍隊的標配之一。據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泰斗楊泓老先生說,在魏晋到隋唐期間,騎兵是戰場上的主力,而騎兵的武器馬槊,自然也在不斷更新換代。
眾所周知,馬槊是由長矛演化而來,為了適應騎兵,馬槊的槊鋒更是衍生出了專門針對鐵甲的破甲棱。破甲棱有八個面,普通的魚鱗鎖子甲、鐵圜甲在馬槊穿刺之下,幾乎是不堪一擊。此外,馬槊上有時會裝備“留情結”,以便騎兵在貫穿敵人之後,能很快將馬槊抽回來。馬槊的槊杆一般都是由柘木製作,柘木是桑木中的名貴品種,而桑木又是宋朝大殺器“神臂弓”的主資料,硬度和柔韌度都是上上之選。
專家通過查閱史料得知,在整個唐朝時期,能使用如此巨型馬槊的,唯有兩名武將,其中之一便是尉遲恭。尉遲恭是唐朝開國名將,早年以打鐵為業,一身氣力自然不必多說。據《資治通鑒》記載,李世明曾對尉遲恭說:“公執槊相隨,雖百萬眾若我何!”可見,尉遲恭一手耍槊的功夫已經達到了化境,連李世民都這麼自信滿滿,可見尉遲恭確有成為巨型馬槊主人的資格。
另一個人,則是與尉遲恭一同在朝為官的秦瓊。秦瓊一生都在跟隨李世民南征北戰,留下一身傷病,其勇武自然不次於尉遲恭。值得注意的是,金槍、金鐧雖然是秦瓊常用的武器,但一往無前的馬槊也是他擅長的。《舊唐書》記載:叔寶善用馬槊,拔賊壘則以寡敵眾,可謂勇。可見,在率軍衝鋒之時,騎著戰馬作戰的秦瓊,並不是個不會變通的愚笨之人,他捨棄了雙鐧,而是採用長兵器馬槊,不愧是一名戰鬥經驗豐富的老將。
然而,馬槊卻是一種造價昂貴的武器,只有極少數的世家子弟才能擁有,即使是領兵作戰的將士,也只有門閥貴族能使用,馬槊已經逐漸成為貴族階級的標誌。
評論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