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糧於技,山東糧食綜合生產能力穩步提升

山东 93℃ 0
摘要:藏糧於技,山東糧食綜合生產能力穩步提升連續7年穩定在千億斤以上,今年夏糧總產單產均創歷史新高眼下,在齊河縣華店鎮後拐村,種糧大戶趙金城家的120畝玉米長勢喜人。

藏糧於技,山東糧食綜合生產能力穩步提升

連續7年穩定在千億斤以上,今年夏糧總產單產均創歷史新高

眼下,在齊河縣華店鎮後拐村,種糧大戶趙金城家的120畝玉米長勢喜人。“我種的是‘登海605’,這個玉米品種根系發達、高抗倒伏,棒大粒深產量高。”趙金城說,國慶日前後就能收穫了,只要後面天氣給力,畝產能到1800斤。

讓趙金城對今年糧食產量充滿信心的不僅僅是品種好。他家的這片土地正位於30萬畝糧食綠色高質高效覈心區內,田成方、林成網、路相通、渠相連、旱能澆、澇能排……“良田”為豐收打下了堅實的基礎。“示範區推廣了很多好的栽培技術,像小麥生產採用寬幅精播、氮肥後移、‘一噴三防’等,玉米生產採用機械單粒精播、適期晚收等。”趙金城如數家珍,這些科技對糧食增產發揮了重要支撐作用,今年的小麥畝產達到了1280斤。

“2020至2021年,我省繼續在38個糧食主產縣(市、區)整建制推進糧食綠色高質高效創建,重點實施優良品種示範推廣、綠色高質高效標準化科技模式集成、節水節肥節藥新設備新技術推廣等。”省農業農村廳一級巡視員王登啟說,從小麥生產來看,項目區優良品種實現全覆蓋,綠色高質高效科技模式得到大面積推廣,耕、種、管、收綜合機械化率基本達到100%,全生育期實現節水20%以上,化肥、農藥使用量减少10%。據測產,項目區內小麥平均單產681.6公斤,高出項目縣平均水準20.8%。

放眼全省,濟麥系列、山農系列、煙農系列、登海系列等一大批小麥、玉米高產穩產品種被選育推廣,其中僅“濟麥22”一個品種,推廣面積就占到全省小麥面積的近三分之一,良種對糧食生產的貢獻率達到47%。同時,以糧食綠色高質高效創建為抓手,普及推廣了系列關鍵增產科技,加快推進全程、全面、高質、高效“兩全兩高”農機化,全省小麥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達99.6%,基本實現全程機械化。

“從豐收在望到豐收到手,中間還有一段路要走。作為糧食田間生產的最後一個環節,機械化收穫是‘顆粒歸倉’的重要保障,必須要想方設法提高機收減損效率。”山東省農機科技推廣站副站長、研究員陳傳强說,要保證機具調整與使用維護,如撥禾輪的高度及轉速與前後位置、脫離滾筒間隙、篩孔開度、清選風機風量等,農機手工作時要採取合理的工作速度、合適的割幅。

今年“三夏”期間,按照農業農村部統一部署,我省以“精細高效、提質減損”為主題,選取章丘、萊西、桓台、滕州、高密、兗州、肥城、齊河、郯城、東明等10個縣(市、區),組織100名農機手開展小麥機收減損技能大比武。

減損就是增產。“據專家現場實測,10個小麥機收大比武賽場的平均機收損失率為0.857%,隨機抽查地塊平均機收損失率為0.97%,均低於2%的工作品質標準。今年我省小麥總產527.4億斤,按小麥收穫環節損失率(綜合各縣大比武和隨機抽測數據)1%估算,比2%的工作品質標準低1個百分點,相當於挽回小麥損失近5.3億斤。”省農業農村廳副廳長蔔祥聯介紹。

“給農業插上科技的翅膀”,山東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訓示要求,深入實施“藏糧於技”戰畧,不斷強化科技對糧食生產的支撐作用,糧食綜合生產能力穩步提升。“十三五”期間,我省累計生產糧食5366億斤,自2014年以來,連續7年穩定在千億斤以上,為國家糧食安全貢獻了山東力量。今年,山東夏糧總產量527.44億斤、單產440.03公斤/畝,雙創歷史新高,為全年糧食豐收打下了堅實基礎,為全省經濟社會大局穩定提供了有力支撐。(記者毛鑫鑫王鶴穎)

評論留言

  • 熱心網友
    暫時沒有留言

我要留言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裡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所有評論需要人工稽核後才能顯示,請勿發佈垃圾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