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西寧9月1日電題:從“缺資金”到“錢生錢”青海養殖戶用“信用”換“幸福”
作者李隽
9月是豐收的季節,一大早,家住青海省海東市平安區洪水泉鄉洪水泉村的井海錄就在山上的牛圈裏加料添草。看著20天前買進的130頭犛牛,井海錄心裡盤算著:“等這些牛出手了,先把郵儲銀行的貸款還掉,信用好了,以後就能多貸些款,到時候再多養些牛,飼料的錢也不用愁了。”
井海錄是洪水泉村的養殖大戶,每年100多頭的犛牛是一家8口人的全部經濟來源。“2019年我在郵儲銀行貸了10萬款,養了170頭犛牛,一年下來掙了17萬多。去年我又貸了30萬,養了220頭牛,前段時間全賣出去了。還清貸款後在平安城裡買了個大房子,加上裝修一共花了80多萬。”說著,井海錄臉上難掩喜悅。
圖為馬福海正在收拾擠奶設備。李隽攝
海東市平安區洪水泉鄉洪水泉村常住人口有150戶545人,其中109戶從事牛羊養殖。“早些年,大家都是星星點點地養,數量都不多,家裡養十幾頭牛的就算是大戶了,因為沒有資金買了牛犢就沒錢買飼料,所以養殖牛羊產業一直沒能發展起來。”洪水泉村黨支部書記馬富山介紹。
為了讓村民們有資金發展產業,馬富山聯系了多家銀行申請貸款,多方溝通比較後,在2018年與郵儲銀行海東支行簽訂了第一筆農貸通信用擔保貸款,從此為洪水泉村的牛羊養殖產業發展找到了“後盾”。
“我這裡看上牛,手機上申請貸款,那裡就能拿到貸款,也不耽誤我們買賣。”馬富山說,通過青海省農牧業信貸擔保責任有限公司擔保後,還有50%的政策貼息,只要按時還款,下次就能多貸款,幾年下來農戶人均純收入從幾千元到了2020年的13121元。
“銀行與省農擔公司共同簽訂合作協定,統一調查、統一授信、建立信用戶檔案,實行‘一戶一檔’。優化貸款流程,最大程度給予利率優惠。依託貸款村裡的產業發展好了,農戶的信用也好,從2018年至2021年洪水泉村的貸款不良率為零。”郵儲銀行海東支行營業部支行長孫蘭天介紹,為做好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支行聚焦服務“三農”,建設信用村15個,信用戶239戶,通過建立健全農村信用體系,提升農戶信用意識,讓信用成為財富,促進解决農戶“貸款難”問題。
58歲的馬福海是西寧市湟中區漢東鄉冰溝村的村民,以前和兒子在外打工每年能掙十幾萬元。得知村裡來了郵儲銀行“村村貸”項目,貸款還不用擔保抵押,父子倆便回鄉創業。“郵儲的人到家裡來現場辦公,只要身份證、戶口本等簡單的手續就能申請貸款,五點多的利率也比其他銀行低,這個對於我們來說,能省一點就是一點。”馬福海說。
圖為井海錄家的牛圈一角。李隽攝
現在父子倆的牛棚裏有大大小小50多頭牛。“這15個牛犢每頭能賣八九千,好點的大牛能賣3萬,加上牛奶錢,一年下來30萬輕輕鬆松。”馬福海高興地說,“好日子是自己爭取的,貸款用幾個月就還幾個月利息,有能力了就把本金及時還上,先息後本,只要講信用銀行就會讓你錢生錢。”
為實現支持農村經濟發展,中國郵儲銀行青海省分行與當地村兩委達成協議,實施“整村授信”政策,實現村民互相監督,互相幫助還款,以維護全村信用等級。截至目前,郵儲銀行青海省分行創建信用村152個,創建信用戶3143戶,本年累計放款1.79億元。
郵儲銀行青海省分行相關負責人表示,將持續發展農村信用體系建設,根據當地經濟發展水准、資源稟賦、產業佈局,探索風險可控、高效優質的鄉村振興服務模式,加大小額貸款投放力度,持續發揮“村村貸”優勢,服務“三農”促進鄉村振興。(完)
評論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