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革命中唯一被殺的清朝總督,曾率軍收復西藏,功績堪比左宗棠

西藏 61℃ 0
摘要:與以往改朝換代往往會帶來大規模的流血戰爭不同,辛亥革命以一種相對平和的管道終結清朝的統治,期間並未發生傷亡慘重的內戰。不僅如此,清朝的官員在革命期間及民國建立後,大都能以體面的管道謝幕,鮮有被肉體消滅的案例。不過,四川總督趙爾豐在革命期間卻被推上斷頭臺,由此成為辛亥革命中唯一被殺的總督。隨後,馬維騏回川,趙爾豐留任爐邊善後督辦,處理巴塘地區改土歸流事宜,並繼續清剿殘餘叛軍。

文|格瓦拉衕誌

與以往改朝換代往往會帶來大規模的流血戰爭不同,辛亥革命以一種相對平和的管道終結清朝的統治,期間並未發生傷亡慘重的內戰。不僅如此,清朝的官員在革命期間及民國建立後,大都能以體面的管道謝幕,鮮有被肉體消滅的案例。不過,四川總督趙爾豐在革命期間卻被推上斷頭臺,由此成為辛亥革命中唯一被殺的總督。那麼,趙爾豐犯下過哪些令人髮指的罪行?他的一生是否都充滿罪惡?

01步步高升

趙爾豐,字季和,漢軍正藍旗人,東三省總督趙爾巽(《清史稿》主編)的胞弟,生於1845年。作為傳統的士大夫家庭,趙爾豐的哥哥趙爾震、趙爾巽和弟弟趙爾萃都考取進士,並由此踏上仕途,唯獨趙爾豐文運不佳,在科場蹭蹬多年卻屢試不第,最終只能以納捐為官,在廣東謀了個閒散差事。直到不惑之年,趙爾豐才迎來仕途的轉折,到山西省靜樂縣擔任知縣,4年後又調任永濟縣令。

趙爾豐擔任“父母官”後,常常抱有時不我待的心態,很想儘快在政壇上建功立業,而事實證明他也的確取得不俗的成就,並得到巡撫錫良的賞識。1901年初,錫良調任署理河南巡撫,受到上司器重的趙爾豐隨任。兩年後(1903年),錫良晋昇四川總督,趙爾豐照例跟隨他入川,先後擔任永寧道、建昌道。

趙爾豐入川之初,英國加緊對西藏的滲透,意欲將其變為本國的殖民地。在這種情況下,清廷在川、藏、滇三省交界處的巴塘地區加快屯墾和“改土歸流”工作,以確保一旦西藏有事,中國軍隊可以就近馳援。然而,由於駐藏幫辦大臣鳳全急於求成,激起巴塘土司與丁林寺喇嘛勢力的反抗,導致鳳全及其隨員百餘人在1905年初遇害身亡,此即震驚朝廷的“巴塘事變”。

事變發生後,四川提督馬維騏、建昌道趙爾豐奉命前去鎮壓,僅用了不到半年時間便平息騷亂,並將巴塘土司等人正法。隨後,馬維騏回川,趙爾豐留任爐邊善後督辦,處理巴塘地區改土歸流事宜,並繼續清剿殘餘叛軍。1906年7月,清政府因四川、雲南兩省毗連西藏,邊務至為緊要,决定設立相當於省級建制的川滇邊特別區,並以趙爾豐為川滇邊務大臣。

由於“改土歸流”剝奪了土司們維持千百年的世俗權力,因而遭到他們的武力反抗,包括巴塘在內的康區138家土司,揭竿而起者比比皆是。囙此,在長達6年時間裏,趙爾豐幾乎都是在戰事中度過的,數次遭遇生命危險。經過殘酷血腥的鎮壓後,以明正、德格、巴塘、理塘為首的大小土司和昌都、乍丫(察雅)等活佛的政治地位被廢除,“改土歸流”工作得以順利完成。

1907年3月,錫良調任雲貴總督,鑒於趙爾豐的功勳卓著,清廷破格擢升他為署理四川總督。然而,趙爾豐晋昇川督後不久,西藏的形勢突變,十三世達賴喇嘛土登嘉措暗中與英國勾結,意圖在對方的支持下獨立建國。有鑑於此,清廷在1908年3月將趙爾豐調任為駐藏大臣兼邊務大臣,前往西藏穩定局勢,而四川總督一職則由兄長趙爾巽接任。

02收復西藏

趙爾豐調任駐藏大臣的消息傳出後,土登嘉措及其黨羽萬分驚恐,而擔心趙爾豐會在西藏推行嚴酷的“改土歸流”政策的土司們,同樣深感末日來臨。囙此,為封锁趙爾豐入藏主政,西藏噶厦(地方政府)在土登嘉措的授意下舉行武裝叛亂,並調集藏兵進駐巴塘地區。西藏叛亂的消息傳出後,趙爾豐火速會同四川陸軍第三十三混成協統愛新覺羅·鐘穎平叛,在1909年初將藏軍趕出巴塘。

收復巴塘後,趙爾豐繼續率師西進,一路上連戰連捷,最終在1910年2月12日進入拉薩,並迫使土登嘉措逃往印度避難。叛亂平息後,趙爾豐建議在西藏全面推行革教易俗政策。然而,清廷擔心此舉會激起藏民的强烈反抗,從而給英國提供入侵的口實,囙此並沒有同意。不過,趙爾豐在駐藏期間,還是拆毀了大量的寺院,並在很多地區強制推行“改土歸流”的政策。

趙爾豐率軍入藏,取得驕人的成就,歸結起來包括以下4點:一,迫使叛軍首領土登嘉措逃往國外,並剝奪了數個桀驁不馴的藏區親王的名號;二,消滅長期威脅後藏的波密王白馬青翁(又譯作“白馬策翁”、“白瑪才旺”)獨立政權;三,大面積、成功地“改土歸流”,先後建立查木多、工部、察隅等十多個縣;四,清軍推進到尼泊爾、不丹、錫金邊界宣誓主權,有力地阻遏英國對西藏的覬覦。

趙爾豐在西南邊境用兵7年時間,最大的貢獻就是平定西藏地區的叛亂,史稱“所收邊地,東西三千餘裏,南北四千餘裏,設治者三十餘區,而西康建省之規模粗具。”(見《清史稿·卷四百六十九》)。就成就而論,絕對不亞於左宗棠昔日平定新疆、收復百萬國土的壯舉。

03死於非命

1911年4月,趙爾巽調任東三省總督,鑒於西藏的局勢基本上已經穩定,清廷遂命趙爾豐回任四川總督。同年8月,趙爾豐抵達成都,但主政伊始便遭遇一個天大的難題。原來,早在趙爾豐到達成都前兩個月,轟轟烈烈的四川保路運動便已經爆發,影響力遍及全省。趙爾豐上任之初,一面積極開導群眾,一面電懇內閣“籌商轉圜之策”,隨即又參劾“禍首”盛宣懷,請求朝廷將他撤職查辦。

然而,以攝政王載灃為首的頑固派决意不向民間勢力屈服,並電飭趙爾豐嚴厲鎮壓參與保路運動的群眾。趙爾豐被逼無奈,只能忠實執行清廷的旨意,派人誘捕保路運動的領導人蒲殿俊、羅綸等九人。消息傳出後,“四川保路同志會”組織群眾到督署請願,要求釋放蒲殿俊等人,但遭到衛兵的槍擊,造成30多人遇害,此即震驚全國的“成都血案”。

血案發生後,官民之間談判的通道徹底被堵死,各地“保路衕誌軍”聞風舉事,旬月之間便攻佔全省大半州縣,連首府成都也陷入包圍當中。由於川軍拒絕鎮壓革命運動,清廷只好派湖北新軍入川平定動亂,由此導致武昌兵力空虛,從而為武昌起義的爆發提供良機。面對四面楚歌的窘境,清廷被迫向“保路運動”屈服,宣佈罷免趙爾豐的四川總督職務,但仍讓他留任邊務大臣。

武昌起義爆發後,四川官紳群起相應,宣佈成立大漢四川軍政府,並公推蒲殿俊為都督。然而,蒲殿俊無法掌控局勢,在任僅10天便被政變推翻,軍政部長尹昌衡接任都督。雖然趙爾豐並未從事復辟活動,但尹昌衡鑒於他罪大惡極,還是在當年12月22日將他誘捕、斬首。據《清史稿》記載,趙爾豐臨刑前,對尹昌衡罵不絕口,真可謂冥頑不靈。

參考書目

趙爾巽:《清史稿》,中華書局1998年版。

何雲華:《落日餘暉-趙爾豐康區改土歸流記》,中國文史出版社2012年版。

張鳴:《辛亥:搖晃的中國》,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11年版。

左舜生:《辛亥革命史》,嶽麓書社2011年版。

評論留言

  • 熱心網友
    暫時沒有留言

我要留言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裡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所有評論需要人工稽核後才能顯示,請勿發佈垃圾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