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日遺址位於海南藏族自治州同德縣,遺址東西分佈總長達5公里以上,是現時黃河上游發現的時代較早、面積最大、內涵極為豐富的一處新石器時代至青銅時代遺址。2013年,宗日遺址被國務院公佈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2020年5月至10月,經國家文物局準予,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聯合河北師範大學、南京大學等多家科研單位,對宗日遺址開展多學科綜合的考古發掘與研究。宗日聯合考古隊清理墓葬、灰坑、灰溝、房址等百餘個遺跡組織,發掘面積近800平方米,共出土陶、石、骨器與珠飾等文化遺物2500多件。
2020年度考古發掘與初步研究成果表明,宗日遺址歷經新石器時代晚期、青銅時代、唐宋三大發展時期。“宗日第一灶”的發現更是為探討宗日遺址的遺存分佈、聚落結構等研究提供了重要線索。
今年7月,宗日聯合考古隊啟動2021年度宗日遺址考古發掘。聯合考古隊在宗日遺址東一、東二臺地陸續開展考古調查、鑽探與發掘工作,發掘墓葬十餘座,出土少量隨葬品,包括陶器、石器、骨器三類,其中陶器由馬家窯文化系統彩陶和“宗日式”彩陶組成,石器和骨器主要為裝飾品,如珠飾、骨簪等。遺址區還發現大量工具和裝飾品,這些工具和裝飾品將為今後對宗日遺址開展長期考古研究工作,和宗日考古遺址公園建設提供堅實的科學基礎。(吳夢婷薛朝中
)
評論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