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末三國時期,是古代歷史上少有的群星爭豔的時代,除了人們熟知的梟雄猛將之外,還湧現出了一大批運籌帷幄的軍師。本文根據三國史料,選取了十比特韜略淵深、手段高明的最强軍師,做一個簡單的介紹。他們都有誰?為何諸葛亮只能排第三?且看細細道來。
第十比特:陳宮
陳宮,字文臺,呂布帳下的首席謀主,剛正不阿,才略俱佳。他早年效力曹操時,曾為奪取兗州出謀劃策,為之後曹魏統一北方打下了基礎。但是,只因他看不慣曹操弑殺的本性,毅然投到了呂布帳下,期間不僅輔佐呂布奪取徐州、兗州,還曾一度把曹操打得抬不起頭來。只可惜選錯了主公,呂布很多時候自以為是,言不聽計不從,最終俯首被誅,陳宮也囙此受累,落得慘死的下場。
第九比特:沮授
沮授,袁紹集團的第一謀士,為人剛直,韜略淵深。他和陳宮的經歷有些相似之處,都是沒有選對主公,最後落得個淒慘的下場。他早年效力韓馥時,提出的許多良策都不被採納,加入冀州集團的初期還行,運籌帷幄幫助袁紹奪取了青、幽、並三州。但袁紹眼見實力壯大,對沮授提出的良策,也開始充耳不聞,例如迎接漢獻帝,官渡之戰時建議步步為營、緩慢推進等,這些具有前瞻性的戰略決策都沒被採納,十分可惜。
第八位:法正
法正,字孝直,在蜀漢集團以善謀奇策聞名,但就人品而言,屬實不敢恭維。他在劉璋帳下因得不到重用而懷恨在心,遂背主求榮,勾結劉備引軍入川,從此成了蜀漢的有功之臣。不過,從另一方面看,法正倒也確實有些才略。
漢中不僅是益州的門戶,也是曹魏鞏固關中戰區的重要組成部分。從軍事地理的角度看,在漢末三國時期,誰佔有漢中,誰就掌握了在西部軍事上的主動權。法正說服劉備,集全國之力奪取漢中的戰畧,無疑是非常英明的決策。漢中之戰時,他又隨軍獻計定策,搖旗指路斬殺夏侯淵,不僅成功奪取漢中,還成就了老將黃忠的威名。
第七位:龐統
龐統,字士元,蜀漢集團中唯一能和諸葛亮並駕齊驅的戰畧、戰術高手,才量高雅,胸有奇策,志向遠大,但卻是生不逢時。他早年在東吳時仕途不順,一直默默無聞,不僅孫權不識英才,就連以三國精英著稱的周瑜,也對他視若無睹。直到投奔了劉備,龐統才脫穎而出,有了出人頭地的機會,被任命為軍師中郎將,跟諸葛亮平起平坐。
劉備率部西進時,龐統隨軍謀劃,在奪取益州的過程中,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尤其是葭萌關之戰,龐統為劉備謀劃了三條計策,任君自選。最後劉備選擇了中策,斬殺益州名將楊懷、高沛,一路勢如破竹,直達成都。不過,龐統也實在是有些倒楣,在建立功勳的道路上剛剛起步,就在雒城之戰中被一支彈射的無名箭給射死了,年僅三十六歲。
第六比特:郭嘉
郭嘉,字奉孝,曹魏集團早期最活躍、人氣最高的謀士,不僅被曹操視為己出,也是在世人口中爭議最大的三國精英。他才華橫溢、思維敏捷,眼光獨到、做事果决,尤其善於發現和把握敵人的心理,所用計謀皆以險、奇著稱,說白了玩得就是心跳和意料之外,但卻能預測無誤、每擊必中,不得不說,真的是三國時期的一個奇才。
他在生活上又不拘小節、放蕩不羈,這一點似乎很對曹操的胃口。所以,曹操早期征戰時,總是帶著郭嘉隨行謀策,並在徐州、官渡、北征烏桓等戰役中,出盡了風頭。不過,非常可惜,郭嘉天命不佳,年僅三十八歲英年早逝。
第五位:陸遜
陸遜,字伯言,東吳集團裏玩戰術的高手。從表面上看,他貌似一個人畜無害、靦腆木訥的文弱書生,其實卻是個扮豬吃老虎的狠角色,只不過一向行事低調,不顯山漏水而已。他早年在平定會稽、丹陽、鄱陽等地的山越叛亂時戰績斐然,但卻不獨據戰功,所以一直名聲不響。
西元219年的荊州之戰,關羽就是吃了陸遜的大虧。眾人都以為是呂蒙手段高明,耍了一手白衣渡江,奪荊州、斬關羽,立下了蓋世奇功。但細讀史料就會發現,陸遜才是在此戰中,決策謀劃、運籌帷幄的幕後推手,只不過隱藏的好,沒有被太多人發現。
西元221年的夷陵之戰,陸遜率部打的劉備幾乎全軍覆沒,使本就兵少將寡的蜀漢雪上加霜,一直到滅國都沒翻過身來。而陸遜本人也憑著這場戰績,實現了人生三級跳,不僅成了東吳第四代領軍統帥,而且在石亭之戰後,成了三國時期僅有的三比特上大將軍之一。
第四位:魯肅
魯肅,字子敬,東吳集團最傑出的戰略家。他在《榻上對》中提出的:“立足江東,北拒曹魏,守長江天險,後圖中原”的戰略思想,高瞻遠矚、思慮深遠,奠定了東吳五十八年國運,相對於蜀漢和曹魏,成了最後的贏家。
外借荊州,建立孫劉聯盟,這是魯肅根據當時的局勢,做出的戰畧調整。扶植一個力量稍强的盟友,使強敵無法集中攻勢,消息傳到曹操耳朵裏,驚得手裏的筆都掉了。這種“兩弱抗一强”的戰畧,最終也成了貫穿,並影響三國格局的大戰略。
周瑜死後,魯肅成了東吳集團的第二代領軍統帥。他治軍嚴整、令出必行,常年駐守在勢力交錯的魏蜀吳三方交界地帶,為邊境維穩做出了突出貢獻。只可惜,他永遠定格在四十六歲,沒有了繼續施展才華的空間,這也是東吳集團的巨大損失。
第三位:諸葛亮
諸葛亮,字孔明,蜀漢集團的股肱之臣,文能治國安邦,武能統兵掛帥,傾其一生為了復興漢室,鞠躬盡瘁,死而後已,是三國時期為數不多的全能模範榜樣。他在《隆中對》中提出的:“取荊益,據關中,圖中原”的戰畧構思,是秦、漢兩代雄主們已經實現了的戰畧步驟,事實證明是完全正確的。只可惜,在實施的過程中,出現了很多不可抗拒的因素,最終沒能實現。
諸葛亮被世人詬病最多的地方是五次北伐失敗,但是根據當時的情况來看,確實存在著許多無法逆轉的客觀因素,不能一概而論。例如他在南中之戰中的表現就非常奪目,蜀軍在惡劣的環境中、複雜的地形下,追著叛軍跑了大半個緬甸,最終平定了叛亂。另外,他在漢中屯田演武期間,在戰陣、器械、兵法等軍事改革上取得的成就,對後世的影響也極為深遠。總的來說,諸葛亮的一生,其實很無奈。
第二比特:司馬懿
司馬懿,字仲達,曹魏集團耍陰謀的高級玩家,早期被曹操壓制,一直沒有表現的機會,直到魏明帝曹睿時期,才憑著老練狠辣的權謀脫穎而出。他聰穎博學、睿智練達,善於隱忍、好謀奇策,無論在政治上,還是在軍事上,都表現出了超高的博弈手段,堪稱漢末三國時期,唯一能和曹操比肩的奸雄。
在政治上,他陽奉陰謀、伺機而動,自魏文帝時期以來,官爵一路飆升,並利用西抗蜀漢的機會,剷除曹魏宿將,暗中培植勢力,將關中地區營建成司馬家族的大後方。直到高平陵事件後,拿下了曹魏集團的軍政大權。
在軍事上,他率部平定新城之亂,斬獲守將孟達;兩次進駐關中,抵禦蜀軍北伐,最終折騰的諸葛亮油盡燈枯;隨後,司馬懿又率部遠征遼東,安撫北境,並在征戰中提拔了大量心腹,為司馬家族代魏建晋,打下了堅實基礎。
第一位:賈詡
賈詡,字文和,曹魏集團的首席謀主,深謀遠慮、老重持成,不僅善於洞察、辨析他人的心理活動,還能準確分析和把握當前大勢,做出正確的戰略決策,說白了就是既有超前意識,又有臨機决斷的應變能力。他早年依附凉州軍閥董卓,是對陣關東聯軍及圍攻長安的主要謀士,投奔張繡後還曾在宛城讓曹操吃盡了苦頭。
賈詡歸降曹操之後,一心一意的為曹軍出謀劃策,雖然大部分都是留守後方,負責供應前軍糧草軍械,但是在官渡和渭南這樣的大戰役中,依然能看到他活躍的身影,並在其中立下了汗馬功勞。另外,曹操一生猜忌無常,能够放心的把大本營交給賈詡,而且高居謀主地位,與其說是曹操慧眼識珠,倒不如說是賈詡主動讓曹操放下了戒備。深沉大智,鬼謀之才,絕對當之無愧。
小結:
在漢末三國時期,蜀、吳兩國的人才構架和曹魏相比略有不同,這兩國的領軍人物一般都是身兼多職,即是將軍統帥,又是謀士軍師。正因為這樣,也更體現了他們的綜合素質。所以,根據以上十人在一定時期的影響進行綜合比較,得出了這樣的排名順序。也體現出為何諸葛亮沒有排進前三的原因,因為他的前面還有更勝一籌的司馬懿和賈詡。
對於三國最强十大軍師的排名,我相信,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你是怎麼認為的呢?
評論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