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减少2.3億只,吉林林蛙一斤叫價150元,野生蛙難逃一劫?

吉林 75℃ 0
摘要:林蛙具有重要的食用與藥用價值,雌蛙的輸卵管幹製品被稱為林蛙油,在東北是一種名貴的中藥材。在利益的驅使下,野生的林蛙遭到了過度捕捉,再加上棲息環境的破壞,林蛙資源已經大不如從前。首先,吉林林蛙為什麼那麼出名?吉林的林蛙之所以出名,和這裡的養殖歷史有很大關係。這次調查表明,黑龍江省的野生中國林蛙大約有3.76億只,吉林省有2.94億只,遼寧省有1.78億只,東北三省林蛙種群的總量為8.48億只。

說起林蛙,可能很多人都不怎麼熟悉。林蛙具有明顯的地域特徵,主要分佈在高緯度地區,華北和東北地區是國內林蛙的主產區。值得一提的是,吉林的林蛙頗為出名,常見種類為東北林蛙和中國林蛙,人工養殖的銷售價格高達150元/斤。

中國林蛙

林蛙具有重要的食用與藥用價值,雌蛙的輸卵管幹製品被稱為林蛙油,在東北是一種名貴的中藥材。在利益的驅使下,野生的林蛙遭到了過度捕捉,再加上棲息環境的破壞,林蛙資源已經大不如從前。

如今,很多種林蛙都被列入了《中國瀕危動物紅皮書》,其中東北林蛙被定為易危物種,中國林蛙被定為瀕危物種,生存形勢不容樂觀。

首先,吉林林蛙為什麼那麼出名?

吉林的林蛙之所以出名,和這裡的養殖歷史有很大關係。據資料記載,國內林蛙的人工養殖最先發端於吉林省柳河縣的安口鎮,這裡的養殖戶開創性地發明了封溝養殖的方法,類比自然條件來飼育林蛙。

早在上世紀30年代,吉林就已經有很多養殖戶開始養殖林蛙了。由於經驗不足,最開始的養殖模式是天然放養,讓林蛙自行繁育,這種模式生產效率低,養殖週期也很長。

隨著科技的發展,當地開始人為干預林蛙的繁殖、越冬等階段,此時的養殖也進入了半人工養殖階段,回捕率顯著提升。所謂半人工養殖,其實就是將林蛙養到變態發育期,之後放歸山林,讓林蛙自然生長。直到現在,還有很多養殖戶依然採用這種管道養殖林蛙。

2019年,吉林林蛙每斤150元

吉林的林蛙雖然實現了人工養殖,但是產量一直無法獲得巨大突破,主要是受兩大因素限制。

第一,林蛙的繁殖力低,後代的成活率更低。東北林蛙的產卵量最少僅有500粒,最多也不過2300粒左右。在受精卵孵化的過程中,有很大的幾率會被獵食性魚類、蛙類以及水生昆蟲等動物吃掉,自然存活率很低。

第二,林蛙的休眠期很長,一年當中大約有半年的時間都在休眠。吉林地區的冬季漫長而又寒冷,林蛙在每年10月初就開始冬眠,一直到次年的3月中下旬才開始覓食,有的種類甚至到4月中旬才結束冬眠——這無疑加大了養殖的時間成本,减慢了養殖行程。

陷入危機的野生林蛙

雖然林蛙的市售價格超過100元/斤,但是產量低,整體的經濟效益差强人意。在長白山區,當地林蛙養殖戶放養3年的回捕率僅能維持在3%~5%左右,只能勉强保持基本的經濟收益。

正當林蛙的養殖業陷入頹境之時,野生的林蛙資源也遭到了重創,種群生存也囙此陷入了“兩面夾擊”的窘境。

活林蛙售賣

在2007年,國內專家曾對東北地區的中國林蛙進行過一次資源調查。這次調查表明,黑龍江省的野生中國林蛙大約有3.76億只,吉林省有2.94億只,遼寧省有1.78億只,東北三省林蛙種群的總量為8.48億只。

吉林省林蛙資源分佈概況

可能很多人都認為,8億多只的中國林蛙已經相當多了,但是要知道,和上世紀90年代的種群數量相比,中國林蛙的現存數量已經大幅减少了。

時間回到30年前,當時全國野生動物資源的普查結果顯示,黑龍江、吉林、遼寧三省的中國林蛙總數量大約在10.8~12.6億只左右。囙此,2007年的普查數量比上世紀90年代至少减少了2.3億只,這中間相隔才20年左右的時間,資源衰退形勢就已經非常明顯。

近年來,國內一直沒有再展開關於林蛙野生資源的調查,但從養殖戶反映的情况來看,野生的林蛙比原來明顯減少了。專家估計,野生林蛙的種群規模還在進一步的衰退之中,但利用科技手段恢復林蛙的野生資源還存在不小的難度。

2010年,吉林林蛙每只8-20元

說到林蛙的“人為保種”,全人工養殖被寄予厚望。全人工養殖包括人工繁育和養殖兩個階段,能在短期內實現人工增殖,為將來的放流提供了可能。然而,東北地區的全人工養殖還無法形成規模,其他地區也難以複製,推廣難度較大。

囙此,在短期內通過全人工養殖的管道來恢復野生資源並不現實。另一方面,在畸形市場的誘導下,非法捕捉與交易日益猖獗,長此以往,野生林蛙或將難逃“死刑”。

追本溯源:林蛙减少的原因是什麼?

東北地區林蛙的减少主要有三大原因,第一是棲息地被大量破壞,第二是環境污染和人為干擾,第三則是人工管理不到位。

首先說一說林蛙的棲息地。顧名思義,林蛙主要棲息在樹林中。在東北,闊葉林和針闊混交林是林蛙最理想的棲息生境。森林是林蛙的天然庇護所,一旦離開了森林所涵養的水源,林蛙就無法生存。

在上世紀50年代,中國林蛙分佈區內森林的覆蓋率還高達80%左右,到了1980年就下降到了65.2%,1987年進一步下降到58%。

不同時期東北的森林覆蓋率變化(僅供參考)

森林覆蓋率下降的同時,原生林木的結構組成也發生了顯著變化。在遼東山區,很多原生林和次生林都被砍伐殆盡,取而代之的則是蠶場和人工落葉松林。這種情況下,森林的面積沒多大變化,但是原生的林木資源已經被置換,新建的人工林並不適合林蛙的生存與繁殖。

其次,林區的環境污染也是林蛙數量減少的重要因素。

林蛙是一種非常敏感的環境訓示物種,只生活在水質清潔的水體中。國內的調查顯示,在林蛙的自然分佈區中,使用化學殺蟲劑、除草劑、化學肥料的現象比較普遍,而且很多地區還存在開山採礦、興建工廠的現象。

東北露天煤礦

最後,不恰當的人工管理也帶來了諸多弊端。進入新世紀以來,很多林蛙養殖區都有一定的承包期,一些養殖戶在合同到期之前會採取滅絕性的捕捉管道(以此“大撈一筆”),野生的林蛙也被一網打盡。

另一方面,由於林蛙的市場價格常年居高不下,巨大的經濟利益讓普通居民和養殖戶鋌而走險(野生中國林蛙屬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專門到山林裏捕捉野生林蛙以增加收入。隨著野生蛙數量越來越少,市場價格一漲再漲,非法捕捉就更加猖獗,由此就陷入了一個惡性循環。

結語

林蛙是非常珍稀的生物資源,擁有巨大的經濟開發潛力。但在過去的幾十年裏,林蛙的野生資源持續衰退已成為不爭的事實,需要引起人們的高度重視。

為了保護林蛙,有必要在東北建立林蛙的種質資源保護區,同時也有必要加强科學研究與資源調查,監測野生林蛙的數量變動和繁殖情况,保證這一物種的可持續利用。

另外,考慮到林蛙對棲息環境的特殊需求,東北各地應儘量避免開發原生林和次生林,在封山育林的過程中,適當新增闊葉樹種和針闊混交林的比重,優化人工林的樹種結構。同時,對部分地區的採礦、建廠要予以限制,因地制宜發展經濟。

對於林蛙的生存現狀和資源保護,您有什麼看法和建議?歡迎在評論區留言討論!

評論留言

  • 熱心網友
    暫時沒有留言

我要留言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裡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所有評論需要人工稽核後才能顯示,請勿發佈垃圾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