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椰子成為“頂流”以後

海南 95℃ 0
摘要:椰子價格漲瘋了。東郊椰林,是海南椰子產業的一個縮影,養活了一大片人。在海南,有著“文昌椰子半海南,東郊椰林最風光”的說法。天眼查APP資料顯示,截至2021年8月29日,海南全省共有1115家椰子加工企業,其中東郊鎮326家,占全省三分之一。海南椰子火遍全網,成為“頂流”,只用了一個夏天。7月開始,海南椰青的價格迎來了有史以來的最大漲幅。

文丨習淑禕丁文文

椰子價格漲瘋了。

往年市場上五六塊一個的椰青,今年夏季漲到了10-12元一個,肉眼可見的翻了個倍。表面上看,可能是疫情、天氣等原因影響的偶然性事件,究其背後纏繞的則是資源、經濟、產業、發展等問題。

東郊椰林,是海南椰子產業的一個縮影,養活了一大片人。從這裡可以窺見同質化嚴重,附加產值低,作坊式經營等諸多現實因素,阻礙著海南椰子產業的縱向發展。如何從一片紅海中殺出一條藍海賽道,想明白了這一點,才不至於在椰林中無頭緒“遊蕩”。

椰林裏的生意

遊客眼裡,海南最吸引人的兩大元素,一是浩瀚無際的南海風光;二是風情萬種的熱帶椰林。而今年夏天,大家不約而同看中了椰林裏的椰子。

在海南,有著“文昌椰子半海南,東郊椰林最風光”的說法。據官方統計,2020年全省椰子林面積為51.79萬畝,其中,本地高種椰子面積43萬畝,矮種和雜交種椰子面積約9萬畝。位於文昌東郊鎮的東郊椰林,是海南最大的天然椰林,也是現時海南最大的椰子產品集散、加工中心,全鎮椰子種植面積超過7.2萬畝。

天眼查APP資料顯示,截至2021年8月29日,海南全省共有1115家椰子加工企業,其中東郊鎮326家,占全省三分之一。較2019年9月東郊鎮椰子加工企業數量僅128家,數量翻了近2倍。

對於東郊鎮椰子加工企業數量的陡增,東郊鎮人感受最為明顯。“就最近兩年,突然多了起來。做收購、做加工,不過大多數還是粗加工,沒什麼新花樣。”王玲在東郊椰林裏開了一家椰奶雞飯店,今年她就已經接待了好幾撥外地前往東郊鎮打探市場行情的人。

兩年前,還在做海南水果銷售的黃天露和張世榜提前“嗅”到了椰子的熱度,倆人合夥在東郊椰林裏開了一個椰青收購加工廠,收購來的椰青一部分簡單加工去青殼,一部分直接批發。黃天露負責線下,張世榜負責線上,生意好的時候,每天能賣上萬個。

椰子加工,是東郊鎮的傳統產業,如今已形成了完整的產業鏈,包括種植生產——採摘收購——加工銷售展示等椰子產業發展的全鏈條路徑。路邊隨便跟人一問,都能說個一二。

摘椰人,是東郊椰林裏的特色職業,也是連接椰農與廠家的重要橋樑。他們負責對接椰農進行採摘,再將採摘來的椰子賣給椰子加工廠,收購商和加工廠或直接批發出去,或進行粗加工銷售。

另一套產業鏈則是進口毛椰加工。從印尼、越南、馬來西亞進口的老毛椰,經過開殼、掏肉、削皮等系列粗加工後,轉送食品加工廠生產椰汁、椰肉幹等食品。而椰殼則是椰雕工藝、椰殼活性炭的重要原材料。

東郊鎮一家椰子加工廠內,工人們正在工作。圖片來源:習淑禕/攝

儘管椰子加工產業在東郊鎮已存在百餘年,但東郊椰林裏的椰子加工企業,規模都不大,更像是作坊式工作。椰林路,是進入東郊椰林的必經之路,無數的椰子加工廠就分佈在椰林路兩側,大多比較簡陋,搭個棚,砌堵牆,就是一個廠。

這些作坊式的椰子加工廠,解决了東郊鎮1.2萬農民的就業問題,不少廠門口打出了“長期招工”的廣告。符遠二一家4口都在一家毛椰加工廠“掏椰子”,一天掏1500個毛椰,平均月收入能有七八千塊錢。

工人們統一將椰殼裝車,隨後運往椰殼加工廠。圖片來源:習淑禕/攝有錢難買好椰青

海南椰子火遍全網,成為“頂流”,只用了一個夏天。

今年夏季,瑞幸咖啡的“生椰拿鐵”在新茶飲賽道快速出圈,接踵而至的就是各大茶飲品牌爭相追隨。飲品產品測評分析機构“飲力實驗室”對17個飲品品牌6月份上新的產品進行了統計,結果發現,椰子元素的使用居於水果使用量的第一位。

7月開始,海南椰青的價格迎來了有史以來的最大漲幅。往日“落地價”兩塊左右的椰青翻倍漲到了4.5元/個,水漲船高,隨之而來的是批發、零售環節價格層層上。到了市場,一個椰青的售價可以達到10-12元。

茶飲品牌在椰子賽道的加碼,有媒體稱是海南椰青原材料價格上漲的原因之一。在大健康、消費陞級背景下,椰子消費增長是一種必然。深究漲價的背後,還得回到一個老生常談的問題:國內椰子產量與市場需求之間的巨大缺口。

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椰子研究所研究員、海南省熱帶油料作物生物學重點實驗室常務副主任楊耀東向介面海南提供了一組數據:海南全省椰子種植面積不足60萬畝,占全國的99%,但在全球的占比卻不足一成,僅占0.29%。海南省椰子的年產量約為2.5億個,但國內椰子產業市場年需求量在25-30億個,相差10倍不止。“海南本土椰子主要供給了旅遊、鮮果市場,也就是平時所說的椰青,用作了水果。而椰子加工業的原材料九成以上都需要依靠進口。”

海關總署進出口資料顯示,近年來中國椰子進口數量及金額總體保持增長趨勢,2020年受國際疫情影響稍有下降,但按照今年前5個月的進口情况統計,預計全年進口量將同比新增18.1%。

“原材料掌握在別人手裡,等於被卡住了脖子。”楊耀東直言,加之2020年冬季,海南突來的寒冬撞上椰子開花期,影響了椰子產量,使得今年椰子提前進入了“空窗期”。

東郊椰林裏,隨處可見賣椰子的攤位。圖片來源:丁文文/攝

現在市場需要椰青作為原材料的廠商們,都面臨一個頭疼的問題:有錢難買好椰青。

7月中旬,椰樹集團發佈“致富價收購老椰子”的公告,在全島設11個收購點,以5元/個的價格,直接從椰農手中收購自種老椰子,比原來收購價提高兩倍。並承諾將一直保持5元一個的收購價,30年不降。

椰樹集團作為海南最為知名椰子食品加工企業,此舉不僅是助力鄉村振興,也可以看作是一次擺脫對進口原材料依賴的嘗試。

不過,老椰子不等同於椰青。通常椰樹從開花到果實成熟,需要7-8個月的時間,也是椰青最好的採摘時間,椰汁飽滿甘甜。要等椰青長成老椰子,至少需要12個月的時間,影響下一輪椰子生長時間,鮮有椰農願意多等待三四個月讓椰子變老。

“椰子變老,意味著白白的那一層椰肉變厚,椰汁變少。如果按照今年4.5元/個落地價格,多數人更願意在椰青的時候就摘了。”六叔在東郊椰林裏摘了30多年的椰子,是幾十戶椰農專用摘椰人,自家的地也都悉數種了椰子,對於椰農們的心思,他再瞭解不過。

儘管椰樹集團的收購價已經是市場最高,但產地是否有這麼多椰子滿足需求,答案顯而易見。

短板短在哪兒

在海南,面對如此困境的企業,不止椰樹集團一家。椰青價格的暴漲,讓關於海南椰子種植與產量的問題再次被推向風口浪尖。作為全國椰子的主要產地,為何海南的椰子種植和產量一直上不去?

楊耀東分析,與菲律賓、越南、印尼、馬來西亞等東南亞國家相比,海南椰子種植業一直面臨一個難題:規模不大,管理粗放,椰子種植業主要還是停留在小農經濟階段。

“椰子產量不足,原材料缺口大;可用土地資源有限、種植規模受限;良種良苗價格高、前期投入較高;企業生產規模小、產品附加值低;投資回收期長達8-10年,企業大規模投資的動力不足;種業創新、產品研發等投入不足,可持續發展動力不足……以我們所在的文昌椰子為例,文昌椰子管理相對粗放,平均單產低,多以老百姓自發種植為主,多數椰子種植沒有經過科學合理規劃,種植分散,以鄉村周圍或房前屋後為主,種植密度高,光照不足,影響椰子的生長和開花結果。此外,文昌大部分椰子種植在地力貧瘠的濱海松沙土上,加上農戶疏於管理,管理科技水准較低,造成部分椰園出現不結果或產量很低的情况。”

而對於企業來說,他們更關注的是另一個問題:產品的同質化。

在海南,全省大大小小上千家椰子加工企業,成規模的僅有200餘家,叫得上名號的更少。且產品同質化嚴重,食品加工類的企業占了大頭,高附加值的產品少。就拿東郊椰林的椰子加工廠分布情况來說,食品加工廠占比超過了60%。

東郊椰林裏的椰子加工廠,就像是海南椰子產業的一個縮影。

東郊椰林景區。圖片來源:丁文文/攝

海南春光食品有限公司是從東郊鎮走出的知名椰子食品類加工企業。董事長黃春光曾在接受媒體採訪時提到,海南發展椰子產業的自然優勢得天獨厚,但現時仍面臨著物流成本高、專業科技與管理人才緊缺的問題。相較於國外,國內的椰子加工產業仍處於初級階段。由於科技人才匱乏,在產品的研發上,多數企業都存在著持續發展的軟動力不足,造成椰子產品簡單易模仿,且椰子的各種特性也未能得到全面深入的開發和利用,制約著椰子相關產業的良性發展。期待政府加大對椰子產業的扶持,加快出臺相關的紅利政策。

黃春光表示,隨著海南自貿港“零關稅、低稅率、簡稅制”等政策紅利落地實施,希望海南椰子產業能迎來更好發展。“海南能成為世界椰子的加工中心和旅遊消費中心,吸引更多資金進入產業,運用更新的生產科技,通過更專業的展會宣介產品,拓展更廣闊的海內外市場。”

解决“卡脖子”問題

為了補齊短板,從2012年起,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椰子研究所致力於椰子良種良苗的繁育和推廣,聯合企業先後繁育“文椰”系列椰子苗160多萬株,推廣種植面積約8萬畝,有效改善了海南省椰子品種結構;同時組建科研團隊重點攻關椰子組培育苗技術,現時已取得較大突破,有望在3-5年內實現椰子組培苗規模化生產。

2017年,文昌市啟動了“椰林工程大行動”,計畫用3年時間種植椰樹30萬畝。該工程實施後,椰子種植面積逐年增加,截至2019年全市種植面積達到22.45萬畝,占全省椰子種植面積的43.39%。

2017年,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椰子研究所便牽頭完成了椰子的基因組測序拼接及序列分析工作,為椰子的深度科研打好了基礎。海南省林業局以及文昌市等各級政府部門也多次出臺了關於椰子產業“標準化、規模化、多樣化、惠農種植”等相關政策措施。但一個產業的發展,需要協同的是科研、農戶、政府、企業、市場等多方機构的齊心協力。

海南椰子產業最大的“痛點”也是最根本的問題在於椰子種植面積有限、產量有限,不管是用於鮮食的嫩果,還是用於加工的老果,供應量都遠遠不能滿足市場的需求。

海南島土地面積有限,加工業面臨原材料不足,如何解决“卡脖子”問題?

楊耀東認為應該從三方面著手:一,調整海南椰子種植結構,充分利用濱海沙地等閒置土地資源,加大以鮮食為主要用途的矮種椰子種植面積,保證鮮食市場供應;二,支持本土企業“走出去”,到東南亞國家建立椰子種植基地和初加工工廠,解决國內原料缺乏困局;三,椰子是海南熱帶經濟作物重要的“三棵樹”之一,關係著農民增收、鄉村振興和熱帶農業發展,產業發展離不開科技支撐,建立產業科技體系支撐椰子產業發展迫在眉睫,依靠科技引領和支撐作用,做大做强海南椰子產業。

8月18日下午6點,太陽快要落山的時候,東郊鎮變得繁忙,大大小小的貨車駛入椰林。一車一車的椰青、毛椰加工製品從東郊鎮運往海口、廣州、南寧等都市。

東郊鎮一家椰子收購站內,工人們在裝青椰。圖片來源:丁文文/攝

8月19日傍晚,一輛粵B的貨車停在黃天露的椰子收購站裏。司機小王坐在駕駛室裏,等待工人們將椰子裝上車。這一次,他拉了500箱椰子禮盒,每盒裡6個去掉青殼的椰青,是電商老闆張世榜的單子。裝完之後,他將連夜將這些禮盒運往珠海。

裝車過程中,張世榜拿手機拍了幾張照片發了個朋友圈:新鮮的海南椰子當天採摘,當天發貨。這些年,張世榜通過電商平臺積累了不少外地客戶,朋友圈已經成了他更新展示自家貨品的主要通路。

東郊椰林,如今看起來熱鬧非凡,但久居東郊鎮的人卻隱隱生出一種擔憂,農產品本身就存在著太多不確定性,影響著供需兩側的均衡,那麼,這種熱鬧能持續多久呢?

評論留言

  • 熱心網友
    暫時沒有留言

我要留言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裡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所有評論需要人工稽核後才能顯示,請勿發佈垃圾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