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經記者:張懷水張蕊每經編輯:陳星
為躲風沙,父親帶著全家老小搬了9次家,直到實在搬不動;
為治風沙,他又帶著全家搬回風沙最大的村子,立誓要與它“戰”到底!
他的一生都與沙有著繞不開的情緣,他就是新中國成立以來第一位全國治沙英雄——石光銀。今年6月,石光銀與其他28人一同被授予“七一勳章”。
說起這份榮譽,石光銀很激動,“不管你是做什麼,只要給老百姓辦實事,國家都不會虧待你。”
欣慰的同時,石光銀也感到責任重大。1952年生人、1973年入黨的石光銀,已經是一名老黨員,“我今後不管做什麼事,都要時刻謹記自己是一名共產黨員,言行舉止要與黨中央保持一致,積極發揮黨員先鋒模範和表率作用,不忘初心,牢記使命。”
“初心”二字對於石光銀來說,毫無疑問就是治沙造林。數十年如一日地與荒沙堿灘不屈抗爭,換來了毛烏素沙漠南緣一條長百餘裏的綠色長城。
“我一輩子就幹了治沙這一件事,”石光銀感歎,人這一輩子非常短暫,什麼都想幹可能什麼也幹不成,“你只要把一件事幹成了,你這輩子就沒白活!”
為躲風沙搬9次家
石光銀是陝西定邊縣人,年近古稀的他把從青春到暮年的絕大部分時間、精力,都奉獻給了治沙事業。
為何要把治沙作為自己一生的事業?這還要從石光銀小的時候說起。
他出生的定邊縣原海子梁鄉同心幹圪瘩套村,位於毛烏素沙漠南緣。“一年一場風,從春刮到冬,大風三六九,小風天天有。”——扶貧題材劇《山海情》裏這句對荒漠戈壁的描述,也是定邊縣的真實寫照。
風卷黃沙,遮天蔽日,是石光銀幼時記憶裏最常見的場景。風沙過後,土牆被推倒,羊群被刮散,農田和水井被掩埋……風沙給鄉親們帶來的苦難和貧困,刻在每個人的肌膚裏。
歷史上,陝西榆林生態曾遭到嚴重破壞,綿延千里的森林被大量砍伐,黃土高原裸露出蒼黃的顏色,與毛烏素沙漠連成一片。資料顯示,新中國成立前的100年間,榆林地區有6個城鎮、412個村莊、210萬畝農田被流沙吞沒。“沙進人退”的惡劣環境下,人們不得不一次次背井離鄉。
石光銀講述,十幾年間,父親帶著全家老小總共搬了9次家,最後落脚在毛烏素沙漠北緣的榆林市定邊縣原海子梁鄉四大壕村。3年後,黃沙又逼近家門,本來還想搬,但父親累垮了,病倒了,實在搬不動了。
除了自小就飽受風沙之苦,石光銀專注於治沙的堅定信念還源於兒時的一段沉痛回憶。
在他7歲那年,有天和鄰家一個5歲男孩在野外放牲口時,遭遇了沙塵暴襲擊,兩個孩子被沙塵暴刮出30多裏。三天后,家人和鄉親們在內蒙古一比特名叫巴特的人家裡找到了石光銀,但那個活奔亂跳的鄰家男孩卻被沙塵暴吞噬了……
“沙逼人退”的慘痛記憶讓幼小的石光銀恨透了風沙,“因為這件事,從那個時候開始,我就下定决心,長大什麼也不幹,就跟沙子鬥到底。”石光銀接著說,我們祖祖輩輩幾代人都吃了風沙的虧,受風沙的害,要拔掉窮根,必須先解决沙漠化問題。
三戰狼窩沙
治沙是一項大工程,過程絕非一帆風順。但正是因為有堅定的决心,石光銀雖然屢戰屢敗,但屢敗屢戰,真正體現出了一名共產黨員百折不撓的精神。
1984年,國家鼓勵個人承包治理荒沙荒山的政策出臺後,石光銀就同原海子梁鄉政府簽訂合同,承包治理鄉農場3000畝荒沙,成為當時榆林地區承包治沙第一人。
說起當時的心路歷程,石光銀再次強調,“要拔掉這個窮根不治沙不行,黨和政府有這麼好的政策,我就要把握住,非要幹成這個事。”
為了治沙,石光銀舉家從北搬到南,搬到風沙最大的四大壕村,同時還辭掉了原海子梁鄉南海子農場場長一職。“農場場長在當時是個‘鐵飯碗’,大家都覺得我瘋了。”石光銀回憶,當時說風涼話的人太多了,因為治沙難度確實非常大。
當時主要面臨三大難題,一是勞力難組織,二是資金難籌集,三是風險難預測。但對於治沙,石光銀的態度异常堅定,“有條件要上,沒有條件創造條件也要上”。
沒有人,石光銀就苦口婆心做動員,最終鼓動了7戶人家一起聯合治沙,其中有5戶是共產黨員;沒有錢,石光銀不顧妻子和女兒的反對,咬緊牙關毅然把家裡賴以維持生計的84只羊和1頭騾子賣掉,還有6戶也賣掉了自家的家畜,石光銀又從親友家借、從信用社貸,東拼西湊才凑夠了樹苗款。
要知道,在3000畝荒沙地上栽樹,僅種苗一項,就需要10萬元資金,而7戶人家拿出全部積蓄,總共也才750元。
這一年,石光銀帶領7戶人家男女老少齊上陣,在3000畝荒沙地上全部栽上旱柳、沙柳、楊樹,好在這年天公作美,雨水好,樹苗成活率達到85%以上,3000畝荒沙變成綠洲。
“一戰成名”後,石光銀又與國營長茂灘林場簽訂了承包治理5.8萬畝荒沙的契约。這片荒沙中難度最大的就是特大沙梁狼窩沙,狼窩沙地形複雜,環境惡劣,冬夏季地表溫差達100多度,對樹苗成活是巨大的挑戰。
為了打贏“大戰狼窩沙”這場硬仗,石光銀鼓動更多人加入治沙隊伍。那些日子,大家吃的是被風吹得又幹又硬的玉米饃,喝的是沙坑裏澄出來的沙糊糊水,住的是柳條和塑膠布搭的庵子。然而,吃了“風吹、日曬、沙烤”的苦,卻沒能取得令人滿意的成果。這年十多次六級以上大風致使樹苗90%被毀,幾乎所有付出都打了水漂。
但石光銀不死心,第二年,他又帶領大家幹了一個春天,但80%的樹苗又被風沙毀掉。石光銀仍不屈服,他意識到治沙不能蠻幹,也要講科學技術,於是到榆林、橫山等地學習治沙經驗。1988年春,他帶領鄉親們第三次奮戰狼窩沙,採用學來的“障蔽治沙法”,終於取得了成功,樹木成活率達到80%左右。
沙窩窩變成“金餑餑”
對於很多地方來說,要致富得先修路,但對於定邊來說,“要致富,先治沙”才是真正抓住了關鍵。
說到如何將治沙與致富相結合,石光銀給出了自己的思路:開發利用荒沙,發展沙產業。
“治沙事業的持續健康發展,必須要有一定的自我經濟支撐。”囙此,石光銀和他的團隊創造出了“公司+農戶+基地”的新模式,把治沙與致富結合起來,依託林草資源發展畜牧業,突出肉牛業,實現產業帶動,進而帶動集體脫貧致富奔小康。
幾十年來,石光銀在帶領鄉親們治沙的過程中,“搬”掉了大沙梁,平出2000多畝水地,打了20多眼機井,鋪上了地下輸水筦道,栽上網框林,配上抽水機具。不僅如此,還辦起了新興林牧場、百頭肉牛示範牧場、三千噸安全飼料加工廠、千畝樟子松育苗基地、西湖、太陽山、千畝脫毒馬鈴薯良種繁育基地、500畝松柏園、5萬畝生態林、狼窩沙項目治理區等經濟實體和旅遊景點。
石光銀講述,過去風沙肆虐,農田經常被沙子掩埋,糧食產量很低,老百姓生活非常貧困。現在沙子治住的地方,因為不受風沙侵害,糧食產物和經濟作物都能種,產量也上來了。
“現在一畝地能產兩三千斤糧,農民收入也提高了。沒有治沙這頭一步,致富是非常難的。”石光銀感歎。
荒沙變綠洲,四大壕村確實也跟著變富了。2002年以來,沙區人均佔有糧年年在1000公斤以上,現人均年純收入上萬元,石光銀所在的四大壕村被定邊縣命名為小康村。
沙窩窩變成了“金餑餑”,百姓的腰包越來越鼓,大家治沙的積極性也越來越高,治沙與致富形成了良性迴圈。而這也是石光銀始終如一的奮鬥目標。
事實上,從1997年開始,定邊白於山區最貧困的50戶272人就逐漸遷出大山,成立十裏沙行政新村。石光銀帶領他們打水井、蓋房子、架電線、發展養殖業,逐步脫貧致富。
扶貧先扶智。在扶貧幫困過程中,石光銀還自籌資金,先後建起荒沙小學和光銀希望小學,解决了當地孩子的上學難問題。
對定邊來說,要致富,先治沙,治完沙後再修路。為了使更多的農副產品能够運出去,石光銀再次奉獻,自己墊資500多萬修了一條砂石公路,如今這條路早已變成羣衆口中的“致富路”。
“生命不息,治沙不止。”石光銀始終堅守著這份承諾。他直言,能够堅持治沙四五十年的人確實很少,也是真的很苦,但是它能帶來很多的社會效益、生態效益,能給老百姓帶來實實在在的好處。
“從我父親起就開始治沙,下一個一百年,我要把孫子培養好,一代接一代把治沙事業做下去,把高科技引進來,提高效益,造福人民。”
愚公曾說過:“雖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孫,孫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孫;子子孫孫無窮匱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
這,正是石光銀的信念。
(本文圖片均由受訪者提供)
每日經濟新聞
評論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