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逃離”杭州的年輕人

浙江 56℃ 0
摘要:2018年春,杭州楊公堤。這兩年杭州房價可是漲了不少。這也與官方公佈的數據相吻合:2020年,杭州新引進35歲以下大學生43.6萬人,人才淨流入率繼續保持全國第一。沒有人會否認,位居“北上深杭”的杭州,看起來依然是一座對年輕人極具吸引力的都市。離開杭州,不像告別“北漂”“滬漂”那樣有一股莫名的悲壯感。與“逃離北上廣”又被迫“逃回北上廣”的情况不同,離開杭州後,他們似乎並沒有太多理由要回歸。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文|深瞳商業,作者|楚青舟,編輯| Pucky

2018年春,杭州楊公堤。

我和陳薇很久沒見。那個週末,終於兩個人都有空,於是約著一起到西湖邊走走。

陳薇是我國中同學,當時正在螞蟻金服工作。

我們一路走一路聊。春風拂面,談興很濃。

走到楊公堤時,正好聊到房子。我問她,有沒有買房的打算:你們薪水也挺高的,考慮儘快上車麼?這兩年杭州房價可是漲了不少。

沒想到,她的回答卻出乎我的意料:

“實不相瞞,我月底就要離開杭州了。”

“我已經提了離職,最近比較放鬆,所以才想多出來轉轉。”

我很好奇,問為什麼。

她沒有直接回答,看了看遠處的景色,有點出神。

“西湖真美啊。”

“但你知道嗎?我上一次來,還是一年前入職的那個週末……景色再美,沒空享受也是白瞎。”

那個月底,陳薇收拾行囊,瀟灑轉身,告別了她曾經十分憧憬的這座城市。

陳薇的故事,只是許多“杭漂”的一個剪影。當我觀察生活在這座城市的年輕人時,我注意到一個很有意思的現象。

一方面,大量畢業生都會把這座“互聯網之都”,當作自己就業的第一選擇。

這也與官方公佈的數據相吻合:2020年,杭州新引進35歲以下大學生43.6萬人,人才淨流入率繼續保持全國第一。

沒有人會否認,位居“北上深杭”的杭州,看起來依然是一座對年輕人極具吸引力的都市。

但另一方面,不少人在工作幾年後,卻又選擇了悄然離開。

離開杭州,不像告別“北漂”“滬漂”那樣有一股莫名的悲壯感。他們的轉身往往都很低調。或許也因為如此,“杭漂”的出走還沒有受到那麼多的關注。

但他們很多人的告別,卻都非常堅決。

與“逃離北上廣”又被迫“逃回北上廣”的情况不同,離開杭州後,他們似乎並沒有太多理由要回歸。

他們選擇與這座以景色優美著稱,卻無暇欣賞的都市徹底告別。

最近,我與很多曾經的“杭漂”深入聊了聊,他們的真實想法與心境。

他們有的從互聯網大廠急流勇退;有的去了更“卷”的都市繼續“卷”;還有的杭州土著也離開了故鄉……

他們有的調侃自己,喊著“上有天堂,下有蘇杭”而來;到後來卻發現“西湖的水我的淚,卷不動就早點退”。

也有人期待,等積累了足够的資源和資金,再回到這裡自己創業或養老。

但此刻,杭州對他們所有人來說,都只是一段曾經的故事。

以下內容,都摘自這些“杭漂”自己的講述。部分詞句有少量調整。

“卷不動,乾脆捲舖蓋”

陳薇,女,前螞蟻集團,科技宅

離開螞蟻之前,我一直是個碼農,一直在互聯網“卷”;當然,也一直是個母胎solo的“單身狗”。2017年,我帶著對杭州的無限憧憬來了,但是沒想到,一年後我就覺得,再也不能這麼待下去了。

要說工作累,還是心累更讓人難熬。

在前兩家公司,雖然也很忙,但是同事都有說有笑,週末有時候還會一起去爬山,或者到誰誰誰家裡去吃火鍋。在螞蟻真的有點身心俱疲。

(螞蟻集團官網截圖)

人員流動率高,好多臉都認不全,又各種行業背景的都有,溝通太不容易了。這還只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內部彙報條線變來變去,很多勾心鬥角免不了。像我這種只會搞科技的,實在搞不來,也沒興趣搞那麼多內部社交。

幹了半年多,開始有離職的想法。

那次搞完一個大項目,我突然發現自己忙到神經衰弱了。不誇張,真的是精神狀態很差,睡不好吃不下。

(別的辦法)也試過啊。冥想、夜跑,這些都做過,但是作用不明顯。

去看醫生,醫生比我有經驗多了:你這種情況遇到好幾個了。沒用的,不休息根本沒用。給你調好你過一陣子照樣又犯了。回去好好調整作息吧。

我工作節奏就那樣,你根本不可能有變化。

後來,我總算是想通了,有命掙沒命花,何必呢?既然卷不動,老娘乾脆捲舖蓋走人,可以吧?我科技在,怎麼也餓不死啊。

我想了一段時間,最後決定考個省局的公務員。

報個科技部門,沒那麼忙,又不用擔心績效3.25要走人哈哈。

想清楚之後心裡一下就輕鬆了。當然,要感謝螞蟻,讓我變得執行效率非常高,哈哈。第二天我就開始看崗位了。後面就簡單了,比較順利考到了現在的組織。

現在狀態怎麼樣?你看看我,你覺得呢?除了薪水打“骨折”,其他都不要太好。身體就是四個字:不治而愈。

男人也找到了。反正我對現在生活挺滿意的,朝八晚五,生龍活虎……感覺脾氣都好了很多。

“要搞錢,還得來深圳”

李功,男,騰訊遊戲,工作狂

我在杭州待得挺爽的。

工作沒幾年就帶團隊了,管一款遊戲。

搞遊戲都是年輕人,成長機會肯定多。

生活節奏跟讀大學的時候完美匹配,中午開幹,幹到半夜,無縫銜接。賺的也還可以吧,房子買在濱江。家裡支持,自己也攢下點錢。

買房了本來肯定沒想那麼快就走。哎,怎麼說呢……騰訊他們給的實在是太多了。

之前在杭州,每天還想七想八。

杭州有不少本地的土豪,工作那就比較佛嘛,週五晚上肯定去蹦迪喝酒,我有時候也跟他們出去玩。

來了深圳,我去……每個人都只想搞錢。

騰訊也比較實在,不搞花的,直接給錢,年會給全新的蘋果手機是吧,誒,我就喜歡。

根本沒有人說什麼卷不卷……約吃飯都是聊搞錢的事。

卷,反正都卷,但賺是賺得真多。雖然深圳真的沒啥好玩的,但賺幾年錢回去,真香。

現在外面機會也看,但杭州看得少。

遊戲的話,感覺這兩年向上海轉移的比較多,米哈遊、疊紙都還可以。

以前老說“小而美”,上海的遊戲公司我覺得比較接近。內部比較有愛,年終獎也給得狠,經常刷屏……

杭州不能說不行,就是有點尷尬。給的麼,沒深圳多,好玩麼,又是上海好玩。這兩年位元組跳動挖人也挖得很厲害,所以我身邊做遊戲的同事,很多都離開了杭州。

“別人是樂不思蜀,我是蜀樂不思”

何杭,男,文化產業,吃貨

我是土生土長的杭州人。

離開杭州的原因很簡單,好的大學太少了,女朋友找不到合適工作。

我本來是打算在杭州待著的,事業單位薪水不高,但是在家旁邊,就很方便。主要是當時女朋友博士畢業,大學老師的選擇空間不多,只能跟著她走。

除了北京上海,大學最多的都市就是武漢和南京了,四川重慶這邊也還可以。但是,杭州除了浙大,就沒有985了,文科學校更是基本沒得選。所以最後到了重慶這邊。

剛來我還不適應,現在是真香。我經常開玩笑說“別人是樂不思蜀,我是蜀樂不思”。產業什麼的,我就不跟你講,我就講下這個衣、食、住、行,對比就很明顯。

杭州好吃的,跟成都重慶這邊真沒法比。

別人說杭州是美食荒漠,我覺得有點過。

杭州吃東西其實也不貴,外婆家、白鹿這種平價的很多。想吃好的也可以,金沙廳、紫薇廳、江南驛……都蠻好的。

但是你有沒有發現?你得找這些有名頭的去吃。

重慶就不一樣,你隨便鑽到一個小店裏,都好吃。我以前從來不吃辣。

我總是覺得,辣不是味覺,是痛覺……現在,我一個禮拜不“痛”幾次,就感覺渾身不痛快。巴適得很。

住房,重慶比杭州便宜好多吧。

我們兩個人買的這個複式的,100多平,杭州我十年內也買不起這麼大的吧。今年杭州剛剛又出了政策,沒有戶口的,社保原來交2年,現在要交4年,感覺對現在年輕人也不是很友好吧。

交通,杭州的槽點就太多了,著名的中國“堵城”嘛。

原來年年都在全國名列前茅,這兩年說是做了很多治理,我就不知道具體情況怎麼樣。

反正德勝高架、中河高架,我感覺是好不起來了。希望亞運會之後能好點吧。

當然,重慶的交通也比較魔幻,山城麼,對路癡非常不友好。我總結了下,重慶交通主要坑導航,開不來;杭州交通主要坑司機,開不動。

以後回不回杭州,主要還是看老婆。這幾年杭州要是正好有機會,還是會看看,但是沒有那麼强烈需求。現在唯一擔心的,就是等爸媽年紀大了,需要照顧,到時候就要看到底怎麼辦了。不過現在還早,一步步來吧。

“30歲到上海打工,40歲回杭州創業”

華平,男,證券公司,西湖跑步達人

30歲到40歲這十年,我肯定不會在杭州待。

畢業之後我先在武漢,幹了兩年財務。一直都想做投資,後來就跳到杭州這家投資公司了。

去上海,一直在我的規劃裡面。

要想在金融這塊好好幹,讀個碩士還是要的。到杭州之後,我就開始準備EMBA考試,只有上海的學校比較合適。

那兩年,除了上班,就是備考。兩年之後,又重新坐到教室裏,當學生了。

我還是很喜歡在杭州生活的。但是工作還是上海好。

杭州金融公司也多,基金小鎮裡面就好幾個還可以的。

但是跟上海不一樣,大部分都是中小型的,空間比較有限。還有一點,杭州很多互聯網金融公司,這幾年暴雷太多了,微貸網去年都凉了。

上海更多是老的證券公司,但我覺得最後還是他們更穩。所以我在學校,就開始到證券公司實習,再畢業,選工作就根本不考慮杭州了。

40歲之後,是有可能再回杭州的。

在魔都再奮鬥十來年,積累自己的資源和資金。

到時候,要是有機會,就跟朋友一起創業,到杭州開一個小公司。

要是沒合適機會,或者自己不太想拼了,也可以到杭州,做個職業經理人,把節奏放慢一點。

杭州還是很適合養老的。在杭州那兩年,我晚上或者週末,沒事就去西湖跑步,或者走一走,非常愜意。

杭州好就好在“動靜結合”,累了打個車直接就可以去西湖,下雨我喜歡去靈隱寺、法喜寺轉轉,看到那些古迹、風景,有點像穿越,一天的疲憊很快就消失了。

希望十年後,可以在西湖邊上有個自己的小辦公室吧。

到時候請你過來坐坐,一邊喝點龍井一邊再和你扯談。今天先不跟你聊了哈,馬上開盤了。

結語

過去這段時間,我找了十來比特曾經的“杭漂”交流,想聽聽他們對於杭州的真實評估。上面四比特朋友,是他們中最典型的代表。

在交談中,我們刻意沒有去講太多關於產業、關於政策的話題;只講自己作為微觀的個體,做選擇時真實的考量。

我們也沒有去聊這兩年杭州最熱門的刑事案件,沒有去談動物園的豹子、錢王的墓……只聊在這裡工作和生活時,最切身的體驗。

風口起來之時,有的螞蟻想成為大象;但我們關心的,只不過是風暴之中,真正的螞蟻是怎樣的感受。

交談結束後,我也把他們的感受,以及我從他們身上感受到的感受,總結記錄了下來,放在本文的最後。

這些感悟中,並沒有什麼高大上的詞彙,當然,也沒有互聯網圈那些故弄玄虛的“黑話”。

它們只是一個個曾經在杭州工作生活過的年輕人,最樸素、但最真實的感受。

年輕人喜歡和杭州“戀愛”,但對和她“結婚”卻有不少顧慮。

誰都不會否認,杭州很受大學畢業生青睞。官方資料顯示,2020年,杭州引進35歲以下的大學生人數達到43.6萬,淨流入率持續保持全國第一。

落戶方便、網上辦事快、官僚氣少、風景優美……杭州的城市形象,符合當代不少年輕人對“上班小精英、下班小清新”自我形象的預設。

當自我形象與城市形象匹配,一場美好的“戀愛”就很容易自然發生了。

再加上,杭州確實很會擁抱熱點,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慧、區塊鏈、都市大腦……熱門的概念一個也沒拉下。

哪個對未來充滿憧憬的年輕人,又不喜歡這樣的“海誓山盟”、“甜言蜜語”呢。

但真等到要考慮“結婚”的時候,“雞毛蒜皮”往往就成了人生人事。

和北上深比,杭州曾經最大的優勢,可能就是“生活指數”。

但如今,在工作上,996的文化在某些互聯網大廠已經成為明規則;買房上,2016年杭州房價開始就再度攀升,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在這件事上選擇“躺平”;遇到擁堵,住得離公司遠的朋友,通勤往往也能毀掉美好的一天。醫療和教育方面,杭州不能算差,但和隔壁的上海一比,可以說沒有任何優勢。

而且,一度被認為“錯失互聯網”的上海,其實已經斬獲拼多多、B站、餓了麼等眾多巨頭。這届年輕人可能會意識到,“如果我的能力,足够在杭州混得不錯,為什麼不選上海?”

互聯網讓杭州吸引了今天的年輕人,但只有互聯網,杭州吸引不到明天的年輕人。

在我和這些前“杭漂”的交流中,不管他們從事的是不是互聯網行業,他們其實都很討厭互聯網公司動不動就大談顛覆、賦能、降維打擊、徹底變革等等大詞。年輕人,不信這一套了。

應該說,互聯網確實幫助杭州吸引到了很多年輕人。除了阿裡、螞蟻、網易;海康、大華等IT企業的總部也在杭州。華為、位元組、騰訊等也都在杭州設立了研究所或分公司。

但在2021年,恐怕不會有人相信:互聯網還會像以前那樣蒙眼狂奔下去。這不僅僅是政策監管帶來的預期變化,更重要的是,消費互聯網已經走入紅海。

互聯網公司的老員工,很明顯能感受到,薪資待遇和前幾年沒辦法比。如果你是新員工,不妨問一問老同事,你們公司,有幾年沒有集體去旅遊了?

接下來,是數字經濟的時代。互聯網也好,人工智慧也好,都要和百行百業進行深度融合。這一次,在“消費互聯網”賽場上領先的杭州,與其他城市站在同樣的起跑線上。

而且,坦白說,電商、互聯網金融等撐起來的杭州經濟,相對偏“虛”而非偏“實”。與實體經濟的結合,對杭州是一個不小的挑戰。

而也只有實體經濟,才能真正形成廣闊的上下游產業鏈生態,才能吸引各行各業的優秀年輕人,源源不斷來到這裡。

儘早忘掉“北上深杭”這種鬼話,杭州才有可能走出自己的新路。

不少訪談對象告訴我,“北上深杭”是個很有吸引力的標籤。但要是相信這種話,在杭州會非常失落。

無論從人口上,還是經濟規模上,杭州和北上深都無法相比,這是一個常識。

2020年,上海常住人口2487.09萬,北京常住人口2189.31萬,深圳常住人口1756.01萬。杭州呢?只有1193.60萬,僅相當於上海或北京的一半。

如果從GDP來看,2021年上半年,GDP總量前十的都市,依次是上海、北京、深圳、廣州、重慶、蘇州、成都、杭州、武漢、南京。杭州以8646億元位居第八,不僅顯著低於上海(20102.5億)、北京(19228億)、深圳(14324.5億)、廣州(13101.9億)等“老牌”一線都市;甚至也趕不上重慶、蘇州、成都。

最近這些年,說杭州是活在聚光燈中的都市,恐怕一點不為過。

但聚光燈下,不僅有霓虹閃爍,也同樣讓都市的缺點暴露得更充分。這兩年杭州的負面輿情並不罕見,經常登上熱搜。

對一座城市的治理來說,這不是好的徵兆,但從另一個角度看,這可能也不是壞事。

它提醒杭州,是時候知微見著,居安思危了。

此時,我突然懷念起20年前的杭州。

那是杭州還非常低調的一段時光,但也正是那時的佈局,奠定了杭州如今的高光時刻。

行政區劃上,杭州發展最快的濱江區,成立於1996年。隨後幾年,又進行了行政區劃調整。那時起,這裡真的是農地變高地,成為了高新企業最為密集的行政區。

企業發展上,杭州最著名的公司阿裡巴巴,同樣成立於1999年。而2003年、2004年,則是後來走進千家萬戶的淘寶網和支付寶先後成立之時。

旅遊事業上,杭州歷來都是旅遊城市,但相比蘇州等都市並沒有什麼優勢。而2002年起,西湖景區在全國第一個開始了免費5A景區模式的探索,拉動了杭州旅遊業的起飛。

……

20年一路走來,杭州靠的是和北上深比規模、拼速度麼?靠的是什麼“上有天堂下有蘇杭”的標籤麼?並不是。

杭州是抓住了時代機遇。但更重要的是,杭州用創新的管道,打好了自己手裡的牌。

20年後的今天,杭州恐怕是時候,重新思考思考未來的長期發展之路了。

杭州沒有北上深的命,但也正因如此,或許可以避開北上深的一些病。

2021年的風雲巨變之下,也正是杭州重新洗牌的好機會。

但願再過20年,來杭州奮鬥的年輕人,都能發自內心愛上這座“西湖美景三月天,春雨如酒柳如煙”的都市;而不再會有“西湖的水,我的淚”的感歎。

杭州,該洗洗牌了。

評論留言

  • 熱心網友
    暫時沒有留言

我要留言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裡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所有評論需要人工稽核後才能顯示,請勿發佈垃圾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