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一流高校即將重新評估,各省忙著“搶佔名額”,互相打得火熱

江苏 66℃ 0
摘要:俗話說“名校出人才”。在當今社會,逐漸趨於內卷化的人才競爭壓力所帶來的,並不僅僅只有學生們的焦慮心理,承擔著學生與家長殷切希望的各大高校也不例外。與名單定型化的“985”“211”類院校不同,雙一流大學雖然與其同屬於重點大學,但在學校名單上卻是不斷變動著的。近日,相關部門發佈了進行第二輪雙一流大學選拔的通知,各省份紛紛聞風而動,忙著“搶佔名額”,爭搶人才入駐。為了“爭搶名額”,這些地區互相打得火熱。

俗話說“名校出人才”。

在當今社會,逐漸趨於內卷化的人才競爭壓力所帶來的,並不僅僅只有學生們的焦慮心理,承擔著學生與家長殷切希望的各大高校也不例外。

學生想要有一個好出路,高起點的大學學歷成了剛需。

想要在全國幾千所大學院校中脫穎而出,招收到優質生源完成任務名額,學校的自身條件就顯得尤為重要。

與名單定型化的“985”“211”類院校不同,雙一流大學雖然與其同屬於重點大學,但在學校名單上卻是不斷變動著的。

以學校自身綜合實力與辦學質量為參攷標準,每隔幾年的雙一流大學的具體名單都要出現一定的波動,為的是保證教育資源的不斷向好發展,真正篩選出適合學生成長的優質高校。

近日,相關部門發佈了進行第二輪雙一流大學選拔的通知,各省份紛紛聞風而動,忙著“搶佔名額”,爭搶人才入駐。

雙一流高校即將重新評估,各省忙著“搶佔名額”,互相打得火熱

從教育部最新下發的通知來看,比起第一輪雙一流高校篩選所遵循的SEI排名規則,此次篩選更偏向於構建一個綜合考察的多元體系。

學生的培養成效、師資力量實力、科研的投入與產出比、科研成果的轉化率……雙一流高校篩選名額的顯著變化,在表明相關部門扶正學風的堅定決心的同時,也讓各大省份的“參賽高校”躍躍欲試。

為了“爭搶名額”,這些地區互相打得火熱。

北京

作為全國經濟腹地,高等教育巔峰彙集之所,北京的高校數量一直居於全國首位,大批量的高校林立,在拉動北京的人才增長的同時,也帶來了“青黃不接”的嚴峻局面。

在選擇目標院校時,沒有經驗的考生往往會選擇依據學校名號來進行選擇。相比起北大、清華這種全國知名高校而言,坐落於北京的其他“無頭銜”高校就顯得落寞了很多。

身為全國各行業的領頭羊,在教育領域率先實現一流大學群的建設中,北京當仁不讓地想要沖在第一位。

江蘇

從目前來看,江蘇的一流大學中僅有南京大學、東南大學這兩所學校較為知名。

作為歷史文化名城,江蘇一直都是一座獨具個人特色的都市。

今年9月,相關部門表示,到2025年前,江蘇將新增1-2所院校躋身於雙一流院校名單中,以此來拉動本地的經濟增長,加大人才儲備力度。

在爭奪雙一流高校入選名額的同時,江蘇還即將建成江蘇傳媒學院、江蘇戲劇學院兩所藝術類院校,為自己的文化設施建設工作添磚加瓦。

山西

在這場雙一流高校的競爭中,“人才大省”山西也早早地加入了戰場。

今年7月,山西省在召開的新聞發佈會上表示,將在雙一流大學建設中實現“保2爭3”。

在現有僅一所雙一流大學的基礎下,加快培養山西理工大學、山西大學的雙一流院校建設,同時實現山西農業大學、山西師範大學、山西財經大學這3所學校的特色學科建設,最大限度地招攬人才入駐。

寫在最後

從雙减政策的陸續發佈,到如今雙一流大學篩選變化,不難看出我國相關部門對教育環境徹底整治的信心與决心。

對於高考生而言,與其在“名校光環”中沉溺,不如跳出固化的思維圈,用變化的眼光看待每一所“雙非”院校的潜力與可能性。

而作為培養優秀人才的基地,大學院校有責任也有義務將全部精力用於發展本校的辦學實力與教育環境之中。

只有教學者與受教者形成了一個良性的競爭迴圈,才能為社會培養出一批真正意義上的高品質人才。

評論留言

  • 熱心網友
    暫時沒有留言

我要留言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裡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所有評論需要人工稽核後才能顯示,請勿發佈垃圾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