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投入150億元聚焦全域公車,農村將新增數千條公交線路

河北 58℃ 0
摘要: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戴輝通訊員方慶章治國

村村通公交車,這一目標正慢慢成為現實。

8月23日召開的全省道路運輸重點工作推進視頻會上透露,根據湖北省全域公車縣(市、區)創建工作方案,到“十四五”末,公交車將實現鄉鎮全覆蓋。其中,46個一類縣建制村覆蓋率達到90%以上、35個二類縣建制村覆蓋率達到80%以上。

“十四五”末,全省將創建10個以上全域公車縣(市、區)

農村居民出行,最希望能在家門口坐上方便、實惠的公交車。

最近,省交通運輸廳連發4份檔案,聚焦全域公車。這些檔案涵蓋全域公車縣創建、新增客運站和候車亭、農村客運監測系統陞級和新能源公交車推廣應用等方面,將用三四年時間完成,總投資達150億元。

到“十四五”末,全省將創建10個以上全域公車縣(市、區)。用三年時間,建120個全新的鄉鎮汽車客運站、8000個新農村候車亭。現時,全省公交車中新能源公交車占比58%,到2025年末,這一比重將增至85%以上。其中,武漢、宜昌和襄陽等地市級都市不低於80%,縣級都市不低於90%。

“以全域公車促進城鄉客運一體化、均等化發展,助力鄉村振興戰畧。”省交通運輸廳副廳長王本舉透露,我省現時村村通客車的公車化率為38%,高於全國平均十多個百分點。系列激勵舉措將新增數千條公交車線路開進農村,讓農村人過上城裡人的生活。

政府買單,近5000條公車暢行村間

村村通公車,難在資金和農村客運班線經營權轉讓。

此前,我省部分縣(市區)已先行先試,將農村客運改造為車型統一、票價統一、服務標準統一、定時定點發班運營的公車模式。幾年來,全省有近5000條品質高、成色足、票價低的城鄉公交線路暢行荊楚。

在赤壁市,湖北日報全媒記者看到,新增的21路公交車開到最偏的官塘驛鎮葛仙山村,為全新新能源公交車。該市今年基本實現14個鄉鎮、144個行政村公車化運營。政府出資回購客運線路經營權,原來跑客運的車主可優先聘用為公交司機,公交公司統一繳納“五險一金”,司機月薪水也和自己單幹時差不多。公交公司製定考核標準,要求司機做好服務、安全行車等,與獎金掛鉤。這麼一來,司機的規範性、服務性也大大提升。

不少地方將全域公車當成“為民辦實事”來抓,大手筆投入。在潜江市,政府兩年投入5.63億元,現有444臺純電動公車上線運營,配有GPS、北斗雙導航系統、中央冷暖空調,還可用智慧APP刷卡,今年將實現電動公車村村通。在我省率先實現“村村通公車”的十堰市茅箭區,政府每年將200多萬元公車補貼納入財政預算。政府買單,使得公車票價比原客運班線票價整體下降六七成。

附件1

湖北省全域公車縣(市、區)創建申報範圍名單

一類縣(46個)

武漢市蔡甸區、江夏區、黃陂區、新洲區、荊州區、沙市區、江陵縣、松滋市、公安縣、石首市、監利市、洪湖市、枝江市、當陽市、夷陵區、宜都市、襄州區、老河口市、棗陽市、宜城市、東寶區、京山縣、鐘祥市、沙洋縣、孝南區、安陸市、雲夢縣、應都市、漢川市、曾都區、廣水市、隨縣、黃州區、浠水縣、武穴市、黃梅縣、鄂城區、華容區、梁子湖區、咸安區、赤壁市、嘉魚縣、大冶市、仙桃市、天門市、潜江市

二類縣(35個)

恩施市、建始市、宣恩縣、利川市、來鳳縣、咸豐縣、鶴峰縣、巴東縣、秭歸縣、長陽縣、五峰縣、遠安縣、興山縣、麻城市、紅安縣、蘄春縣、羅田縣、英山縣、團風縣、大悟縣、孝昌縣、丹江口市、房縣、竹山縣、竹溪縣、鄖陽區、鄖西縣、陽新縣、穀城縣、南漳縣、保康縣、通山縣、崇陽縣、通城縣、神農架林區

标签: 湖北 公交線路

評論留言

  • 熱心網友
    暫時沒有留言

我要留言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裡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所有評論需要人工稽核後才能顯示,請勿發佈垃圾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