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有23個省、5個自治區、4個直轄市、2個特別行政區,其中每一個行政區都有各自的簡稱,如北京簡稱“京”;河北省簡稱“冀”;上海市簡稱“滬”等。對於每個省份的簡稱,並不是隨意取其中一個字,其中還有除省份名稱以外的字簡稱,如安徽省簡稱“皖”,一個簡單的“皖”字蘊含了幾千年的中華文化,它源於春秋時期的古皖國。再比如廣東省簡稱“粵”,源於先秦時期長江以南沿海一帶的部族,史書典籍上記載為“百越”或“南越”,而古代時期“越”與“粵”通用,隋唐時期便用“粵”字代指嶺南地區,並沿用至今。
對於每個省份的簡稱,其中都蘊含著豐富的歷史文化內涵。可是湖北省為何要選擇“鄂”字作為簡稱,而放弃具有歷史意義的“楚”字呢?在春秋戰國時期,並未出現“鄂國”,並且古代時期楚國的封地也位於如今的湖北省,湖北省全域及周圍地區還被稱為“荊楚大地”,為何偏偏要捨棄“楚”字呢?難道“鄂”字要比“楚”字更加適用於湖北嗎?
根據史書記載,夏朝時期,夏文化已經逐漸影響到江漢地區,商朝建立後,湖北已經納入商朝的版圖之中。直到西周時期,湖北境內已經出現諸多小國,春秋時期得以統一為楚國。楚文化已經在湖北省的歷史上烙上深深的印迹,它與生活在楚國境內的百姓融為一體。秦始皇統一六國後,各小國的名稱逐漸被廢除,並實行郡縣制來管理國家,湖北大部分地區被劃分為南郡,漢朝時期湖北大部分屬於荊州刺史部,三國時期魏蜀吳爭奪荊州,湖北各地被劃分為多個郡。直到隋唐時期,統治者撤銷僑置州、郡、縣,江夏郡改稱為鄂州,湖北的簡稱便是源於隋唐。
那麼,中國古代時期湖北省各地未有“鄂”字,為何隋唐時期要改江夏郡為鄂州呢?事情還要追溯到夏商周時期。
根據現有文獻記載,夏商時期,黃河中下游及長江流域有鱷魚廣泛分佈,當時有一個以捕鱷魚為生的部落,並且以鱷為圖騰,其部落名稱也為鱷。直到商代形成鄂國,但主要地區位於今山西省鄉寧縣。鄂國一直以來都是諸侯國,西周初年鄂國被晋吞併,其遺族南遷後再次建立鄂國。由於受到楚國的威脅,春秋時期鄂國遺族再次南遷至今湖北鄂州,仍以鄂國為名。
春秋時期,楚國出兵佔領鄂國,封其中子熊紅為鄂王,其都城在今湖北黃石大冶金牛鎮。西元前770年至前476年,楚共王封其三子為鄂君。後來楚懷王還封其弟為鄂君。由此可見,古代時期“鄂”一直都是楚國下麵的封地。秦始皇統一六國後,鄂國故地劃為秦國疆土,並廢除封國而設定鄂縣。可以確定當年秦始皇所設鄂縣包括今天的鄂州市,還包括黃石、大冶、咸寧、崇陽、武昌、江夏等市縣,屬於南郡。三國時期,孫權自警察遷都於鄂縣,並將鄂縣改名為武昌,設武昌郡。
對於湖北而言,荊楚文化的影響力其實更大,春秋戰國時期的楚文化一直影響至今,對於改“鄂”為“楚”的聲音也從未斷絕。可想要改省份簡稱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牽一髮而動全身,對於古鄂州對湖北省的影響,我們必須予以重視。作為一個湖北人,自然更加重視荊楚文化。對此,大家有何不同看法?
評論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