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湖
青海湖是我國最大的鹹水湖,同時也是我國最大的內陸湖,是維繫青藏高原東北部生態安全的重要水體,是控制西部荒漠化向東蔓延的天然屏障,同時也是鳥類在遷徙過程中的重要休息站,甚至有些鳥類會在這裡產卵,築巢,孵化下一代。
2018年5月份,科學家們通過衛星遙感監測資料顯示,青海湖的枯水期面積達到了4432.69平方公里,較去年同期擴大7.31平方公里,已達到近18年來同期最大值。
其實已經不是青海湖面積第一次擴大了,事實上,青海湖水位已經連續20多年回升,且還在不斷擴大。
導致青海湖面積擴大的原因有很多,其中包括:退耕還林還草政策的實行,青海湖的保護政策,以及全球變暖之下,青藏高原正朝著暖濕化方向發展,布哈河、沙柳河、哈爾蓋河等河流補給水量逐年增加,使得青海湖面積有所擴大。
青海湖面積的擴大,能够新增野生動物的棲息地,還能够新增當地的生物種類與數量,使得當地生態鏈更加健康。
儘管短期來看,青海湖面積的新增有利於當地生態環境,但背後潜藏的危險,值得我們警惕。
青海湖為何會變大?
青海湖屬於高原大陸性氣候,光照充足,日照强烈,其中雨量偏小,雨熱同期。我們知道,我國降雨的特點是東多西少,南多北少,其中青海湖身居內陸,遠離海洋,使得來自海洋上空的濕潤空氣無法到達這裡。
另一方面,青海湖海拔較高,水汽難以攀爬到這裡就會降落,以至於這裡降雨較少。
儘管這裡降雨較少,但是青海湖位於我國第一階梯,緊鄰有著“亞洲水塔”之稱的青藏高原。
因為海拔較高,所以青藏高原地區上分佈著大量的冰川、永凍層,高山積雪等,這裡儲存了大量的淡水資源。
每年夏季,溫度較高時,一部分冰雪會融化成水,彙聚到下游,成為我國多條大江大河的發源地,比如:長江、黃河、瀾滄江都發源於此。
青海湖的水源並不是直接來自於冰雪融水,而是來自於徑流量新增和降水量的變化,有5條主要的河流常年注入到青海湖主湖,即:布哈河、沙柳河、哈爾蓋河等,其中布哈河的徑流量主導著青海湖水位和水量的變化。
而布哈河的水源主要來自於高山冰雪融水,也就是說,全球變暖導致了青藏高原冰雪融水新增,間接導致了青海湖泊面積不斷增加。
這不全是好事!
青藏高原的冰雪融水雖然導致了當地的河流徑流量增大,湖泊面積新增,為下游生活和農業用水調度提供了更大空間。
但從長期來看,這並不全是好事!
從短期來看,冰雪融水的新增容易導致山洪,泥石流等次生灾害。這是因為青藏高原地區地勢較高,落差較大,水流流速較快,沖刷破壞力强,水流中夾帶泥沙甚至石塊等,容易形成山洪以及泥石流等次生灾害。
冰雪消融也會導致當地降雨量新增,根據近50年來的資料顯示,青藏高原地區的降水量明顯增加,其中極端降水事件增多,給當地帶來一定的影響,比如:今年我國塔克拉瑪幹沙漠中,出現了沙漠洪水。
從長期來看,“亞洲水塔”的消融,會導致當地特有物種减少或消失。比如:高寒草甸和高寒動物們,難以適應溫暖的環境,隨著全球變暖,它們只能不斷向更高的山上遷徙。
其次,我國有多條大江大河發源於青藏高原地區,而在全球變暖作用下,當地的冰雪融水會先增多,然後再緩慢下降,其中冰雪融水增多時,容易為下游帶來洪灾;而冰雪融水减少時,又會影響下游的用水安全。
再者,冰雪反射太陽光線的能力很强,甚至能够達到80%以上,這也是為什麼會有雪盲症的原因。冰雪不斷减少,會導致植被以及岩石裸露,這些物體反射太陽的能力較低,就會導致有更多的太陽光線留在地球上,以至於加劇全球變暖。
更為重要的是,青藏高原的溫度變化,還會引起南亞、東亞,乃至非洲、北美中緯度地區的溫度和降水异常。
總結
青海湖面積在不斷增加,雖然有利於當地的生態環境,但由於青海湖面積擴大的主要原因是全球變暖的影響,所以我們一方面要抓緊機遇,利用這一時期改善當地的生態環境,另一方面也要警惕全球變暖帶來的冰雪消融,永凍層融化的問題,儘量讓影響降低到最小。
評論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