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中華水塔”的重要組成部分,大小湖泊是長江源區重要的水生態調蓄器,也是實現長江“一江清水向東流”的重要保障。長江源區湖泊的面積和水質變化,也是2021年長江源綜合科考關注的重點。
中科院青藏高原研究所湖泊與環境變化團隊負責人朱立平介紹,長江源所在的青藏高原湖泊廣布,面積超過1平方公里的湖泊數量超過1400個,是地球上海拔最高、數量最多、面積最大的高原湖群區之一。
根據長江科學院科考資料顯示,長江源區內共有大小湖泊1.1萬多個,湖泊面積約1027平方公里。“從近年來科考情况來看,長江源區湖泊水質保持優良,但面積增長已成為普遍現象。”長江科學院副總工程師徐平介紹,過去近40年來,長江源區湖泊濕地總面積新增7.2%。
以雀莫錯湖為例,這個距離長江正源沱沱河發源地各拉丹冬雪山前沿約26公里的湖泊,2000年面積不足80平方公里,現在已超過97平方公里,面積年均增長接近1%。
科考發現,長江源區暖濕化是導致湖泊面積明顯增加的主因。長江源區過去10多年的平均氣溫與降水,比前40多年的平均氣溫和降水分別新增了1.4攝氏度、39.6毫米,暖濕化趨勢十分明顯。
根據長期觀測資料顯示,過去40年來,氣溫每升高1攝氏度,長江源區的湖泊濕地面積平均新增約100平方公里。徐平介紹,升溫帶來的冰川退化和凍土消融,降水量新增都會新增湖泊來水,導致湖岸線的對外擴張,湖泊面積新增。
長江科學院副總工程師譚德寶介紹,湖泊濕地不僅能有效調節江源輸送水量和局部氣候環境,也是多種生物的重要棲息地,“湖泊面積新增,水質保持優良,有利於提升長江源區水生態的調蓄能力,更好地保護生物多樣性,但同時也會造成一些潜在隱患,需要持續關注和深入研究”。
根據科考觀測發現,長江源區部分湖泊由於面積新增、水位上漲,一些過去相互獨立的湖泊,由於新增河流形成連通水系。湖面持續新增,也容易對湖邊草地生態環境和鄰近基礎設施造成不利影響。
譚德寶說,湖泊面積增長、水位上升是當前長江源科考與保護必須要重視的課題,“江源科考後續將持續研究湖泊面積增長的背後規律,為長江源區水生態、水環境保護提供更加系統專業的科研支撐”。(記者李勁峰陳傑張龍)
評論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