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尋夫的農婦
革命年代中,社會動盪混亂,幾乎所有參與革命的將領和戰士,都把國事放在心中的首要位置,對於感情方面的重視程度自然有所鬆懈。並且,參與革命的女性相對來說,畢竟是少數。在連年的戰亂裏,很多革命將士都遭遇了“妻離子散”的命運。
那個時代的革命將士中,有很多人都在參加了革命後,選擇放弃包辦婚姻,或者因為與妻子或者丈夫離散,不得已另外嫁娶。這種情況放在今天或許是不好的,但在當時,這是相當多的革命將士們不得不做出的選擇。
囙此,戰亂平息,社會稍安定後,歷史上出現了很多“尋夫”、“尋妻”的故事。這些故事看似是充滿遺憾的“情感故事”,其實根本上無不是戰爭帶給人們的傷痛。
通常,那些“尋妻”和“尋夫”的人,找到失散的戀人後,對方都已經有了新的伴侶或家庭,有的即使依舊獨身,也會因為各種各樣的情况,不能繼續在一起。
但在1938年,延安卻出現了一個“違背時代”的動人愛情故事。
1938年8月,林伯渠正在西安指導八路軍駐陝辦事處的工作,自己的孫女林明偉卻突然帶著一個女人闖進了辦公室。這個女人一口湖南口音,穿著樸素破舊,氣質也很質樸,一眼就看得出來,是來自湖南的一名農婦。
林伯渠也很意外,林明偉一向很懂事,急急忙忙帶著一名農婦闖進辦公室,一定是這位農婦有什麼急事需要幫助。於是,林伯渠趕忙走上前,問道:“有什麼事情嗎?”
沒想到,眼前這名農婦居然認得自己,還知道自己的名字叫林伯渠,是共產黨的“大官”。看林伯渠願意幫忙,農婦一下子把自己的遭遇都說了出來。
這名農婦名叫鄒靖華,是湖南人,並且出身不簡單,是常年的辛苦勞動讓她看起來像個農婦的。鄒靖華的父親叫鄒希魯,是“延安五老”之一徐特立的老友,曾經也擔任過國民政府的地方官員。
鄒靖華此行,是由徐特立介紹,要去延安抗日軍政大學學習,途徑西安時,偶然得知林伯渠在此,並且遇見了自己的老同學林明偉,於是心中埋藏已久的事情再次湧上心頭,希望林伯渠能幫上忙。
這件事,就關於鄒靖華失散的丈夫。
10年前,鄒靖華通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嫁給了一比特年輕人。後來年輕人加入了中國共產黨,參加革命,在國民黨的迫害下跟自己失去了聯系。國民黨甚至還向外面散播謠言,稱丈夫已經死了,鄒靖華一度難過地想要自殺。
後來,鄒靖華在國統區頂著“共產婆”的名頭生活,非常艱辛,甚至被拉去遊街。但她始終記得丈夫逃避國民黨追捕時,跟自己一起許下的諾言,堅信兩人能重逢。國民黨說丈夫已經犧牲後,鄒靖華果然收到了一封來信,認出了是丈夫的筆跡。
可是這封信後,丈夫又音訊全無了。見到林伯渠的時候,距離鄒靖華丈夫逃避國民黨時離家,已經過去了整整10年。鄒靖華這一等,也等了10年。她知道林伯渠是領導,或許有自己丈夫的消息,於是非常急切的趕過來尋求幫助。
林伯渠聽完後,也不甚唏噓,於是問道:“你丈夫叫什麼名字?”
鄒靖華答:“他叫許光達。”
林伯渠聽完後,非常震驚,因為許光達不但沒有犧牲,反而跟自己有很多來往。但當時這樣的案例太多,畢竟參加革命的人都嚮往新時代,包辦婚姻是不作數的。林伯渠也不知道許光達有沒有另娶他人,不敢冒昧回答。
於是,林伯渠當即給許光達發了一封急電,不久後,就受到了許光達的回電:
請速派人送鄒靖華來延安。
林伯渠也不知道這回答是什麼意思,但也立刻下令,派人將鄒靖華急送延安。
按照鄒靖華所說,兩人的分別應該是極為危險的,究竟發生了什麼事情讓夫妻二人分別10年之久呢?又為什麼,整整10年兩人都沒辦法得到彼此的消息?許光達究竟有沒有另娶她人,如果沒有,為何不尋找鄒靖華……
這一切的謎團,都要從許光達的革命生涯說起。
二,共產黨員許光達
許光達和很多革命將領一樣,出生在貧困的農民家庭。1908年的湖南長沙蘿蔔沖,像許光達這樣的家庭數不勝數。很小的時候,他母親就因病去世,那時候的因病去世,其實也就是“因窮去世”,哪怕能治,也治不起。
所謂窮人家的孩子早當家。許光達很小的時候就知道分擔父親的壓力。父母去世後,家裡的7個兄弟姊妹都靠父親一人養活,放在今天都是相當大的壓力,何况那個年代。囙此,7歲的時候,許光達就已經到了地主家裡放牛。
地主家的孩子和許光達年紀相仿,差不了幾歲。許光達在山上放牛的時候,地主家的孩子正在學堂裏聽先生講課。這是許光達最羡慕的生活。有時候,他會趴在學堂外的視窗上,偷聽講課,有一次因為太冷和饑餓過度,直接在視窗暈了過去。
當時學堂裏的教書先生叫鄒希魯,後來成為了許光達的岳父。
許光達偷聽他上課,鄒希魯自然是能發現的,久而久之,也被他勤奮好學的精神打動了,於是伸出援手,讓許光達免費進教室聽課。許光達抓住了這個機會,刻苦的讀書,在1921年考進了長沙師範學校。
碰巧的是,長沙師範學校當時的校長是徐特立,正是鄒希魯的同學。許光達進入長沙師範後,鄒希魯也剛好被調到了學校任教,兩人又站在了同一片天空下。因為特殊的感情,鄒希魯很重視許光達,可以說是見證了許光達成長。
大學校園裏的許光達沒有“放飛自己”,而是更加勤奮努力,加上本來就天資聰穎,成績也甩了別人一大截。長沙師範的革命氛圍也很濃厚,許光達正是在大學校園裏積極解除新思想,並且加入了中國共產黨。
1926年,已經成為中共黨員的許光達,被湖南省委發掘,選派進入黃埔軍校,開始了他真正的蛻變。
而許光達的“伯樂”鄒希魯,眼光非常遠,看中了許光達的品性和潜力,早在他進入黃埔軍校之前,就主動向許家提親,要把自己女兒鄒靖華許配給許光達。要知道,許家只是農民家庭,而鄒希魯是老師,在當時完全不是一個階級,這樣的舉動也足以說明許光達的優秀。
這門親事不僅得到了雙方家長的同意和祝福,對許光達和鄒靖華來說,也是一個都滿意的婚事。然而,要去黃埔軍校讀書的許光達沒急著完婚,而是想等自己學成歸來,再正式迎娶鄒靖華。
可是天算不如人算,還沒從黃埔畢業,蔣介石就發動了反革命政變,國共合作破裂,蔣介石四處抓捕、迫害共產黨員,許光達等共產黨員的境地十分艱難。當時,許多人面對生命威脅,選擇了退黨,但許光達毅然决然的表明態度,寫下了“絕不退黨”四個字。
不久後,南昌起義爆發了。
賀龍、周恩來等人領導南昌起義的時候,許光達為了躲避迫害,在張發奎的部隊當炮兵排長。南昌起義爆發後,許光達接到命令有些晚,到達南昌時,起義已經失敗,起義部隊早已南下。許光達沒有放棄,一路南追,最後在寧都才追上起義軍。
後來,許光達也跟著起義軍一起參加了大大小小的戰鬥,並且在三河壩戰鬥中負傷。因為傷勢嚴重,沒法跟進部隊,他只好在當地農民家裡休養。等他傷勢好轉,立刻想去趕上大部隊,結果一到廣東,發現滿城都是捉拿賀龍和葉挺的告示。
這個現實給了許光達當頭一棒,他心中深知:革命已經失敗了。
與此同時,國民黨對共產黨員的迫害還在日益加深。許光達忍住了革命失敗的痛苦,想去上海尋找黨組織,結果發現上海的黨組織也已經轉到地下了。如果他去露頭,不僅會危害自己,說不定還會給黨組織帶來危險。
此時的許光達,陷入了人生低谷:革命失敗、內心彷徨、無處可去。
走投無路之下,許光達只能回到家鄉。沒能像想像中一樣,革命成功再成婚,而是落寞地跟鄒靖華結了婚。好在鄒靖華也理解他,囙此他不肯放弃革命的理想。
兩人結婚才幾天時間,許光達在家鄉尋找組織,也跟幾比特共青團員聯絡上了。結果其中一人後來被國民黨逮捕,供出了許光達等人。當地的警備司令部立刻下令抓人,許光達得知了消息,不得不再次流亡。
臨別時,鄒靖華才知道丈夫是共產黨員,大吃一驚。許光達只是說:“我會回來的,你要照顧好自己。”鄒靖華不想讓丈夫擔心,只好忍住淚水,說:“不管多久,我都會等你。”
就這樣,兩人開始了長達10年、杳無音訊的分別。
分別後,許光達投奔了自己岳父鄒希魯,那時候鄒希魯在清河當縣長。到了清河,鄒希魯也很開心,讓許光達在手下做了警詧局長。當時國民黨對許光達的抓捕很厲害,他也只好先隱蔽下來,暗中發展武裝力量。
鄒希魯不知道許光達是共產黨,不久之後,長沙警備部的人就找上門。後來經過調查,才知道是鄒靖華的姐夫謝立仁透露出的消息。鄒希魯得知後,也不知說什麼,又生氣,又怕牽扯到自己,只能說:“你應該提前給我說的呀!”
許光達聽明白了岳父話裏的意思,當即表態說:“我一人做事一人當,决不連累你。”
眼見著國民黨的人要來抓自己了,許光達乾脆直接把監獄裏的共產黨員都放了,然後燒掉監獄,連夜逃走。當時,唯一的去處就只有北平了。到北平後,許光達又幾經輾轉,經歷了幾次生命危險,才聯系到黨組織,去上海投奔了周恩來。
當時,周恩來在上海辦了第一期中央軍事訓練班,許光達就是第一批營員。
經過了一個多月的鍛煉,許光達奉命趕往湘鄂西革命根據地參加戰鬥。幾個月後,又參加了應城戰鬥,結果被子彈擊中胸口,命懸一線。那顆子彈距離他的心臟只有10釐米,手術非常難做,醫生也很棘手。
先後做了三次手術,還是沒法確保能取出子彈。後來賀龍還專門來看望許光達,聽說三次手術都沒打麻藥,也忍不住倒吸一口涼氣。就這樣拖了獎金一年,直到1932年,許光達才得以在組織的安排下去蘇聯接受治療。
此前,許光達給鄒靖華寫了不少信,但都是石沉大海,沒有回音。在蘇聯治好傷後,許光達又在蘇聯學習,抗戰爆發後回到延安,擔任了抗日軍政大學的教育長。抗戰爆發,更加動盪,照那個年代來看,他和鄒靖華幾乎已經失去了緣分。
三,尋夫路
許光達從老家逃走後,當地的警背部沒有放過他的家人。查出是鄒靖華的姐夫謝立夫告密後,他們把謝立夫處決了。鄒希魯也因為跟許光達有牽連,丟掉了縣長的職務。囙此,鄒家的人都非常恨鄒靖華。
一面是自己的丈夫,另一邊是自己的家人和親戚,鄒靖華被夾在中間,既要忍受親戚們的責駡,又要維護丈夫,其中的痛苦可想而知。
連鄒希魯都受到了牽連,國民黨自然也不會放過鄒靖華。她被一群人押著遊街,脖子上掛著“共產婆”的牌子,路邊的人為了得到國民黨的歡心,朝她扔東西、辱駡。國民黨還威脅她跟許光達離婚,但她誓死不從。
不久後,鄒靖華就聽說了許光達的死訊。
原來,許光達逃走後,長沙警備司令部也沒有辦法抓他。但是上面又急著要處理,為了儘快“解决案件”,他們就公佈了一份“共黨分子正法”的名單,其中就有許光達的名字。鄒靖華不明真相,得知後悲痛欲絕,一度想自殺。
最後,還是許光達的父親許子貴把她從死亡邊緣拉了回來,安排她進紗廠幹活,成了一名工人。鄒靖華此時已經相信許光達已經犧牲了,整日憂愁。後來,許子貴收到了一封信,內容是詢問許光達的下落。
許子貴沒有看出什麼名堂,但鄒靖華一眼就看出了那是許光達的字。她也一下子就明白了為何要這樣做:他們在白區,許光達如果用自己的身份寄信,肯定會引起不必要的損失,說不動會危害他們,囙此信才會這樣寫。
鄒靖華欣喜若狂,當即寫了一封回信,但那時候許光達已經去了蘇聯治病,兩人可以說是“擦肩而過”。此後,鄒靖華每次信件都石沉大海,再次陷入了低谷中。
另一邊的許光達,在延安也成為了年輕的幹部,在延安有不少年輕的姑娘喜歡她。賀龍也不止一次地勸他:“老大不小了!我給你介紹門親事吧!”
許光達卻總是拒絕,理由是自己還有個聯系不上的妻子。賀龍知道那是包辦婚姻,也不在意,那時候很多革命將士都反對包辦婚姻,認為那是不算數的。但許光達卻依舊拒絕,說:“就算她死了,我也要親手蓋上一捧黃土再說。”
許光達也一直想盡辦法聯系鄒靖華,但信根本寄不進國統區,湖南來延安的人,也都沒有認識鄒靖華的。另一邊的鄒靖華,後來被徐特立發現無事可做,就推薦去延安抗大學習,鄒靖華也是絲毫沒有猶豫的答應了。
去延安的途中,鄒靖華經過西安,遇到林伯渠,就發生了文章開頭的一幕。
許光達讓林伯渠派人把鄒靖華急送到延安,兩人心裡應該都是緊張且忐忑的。沒過幾天,鄒靖華到了延安,還沒排乾淨身上的灰,一個小八路軍戰士就在喊她的名字。鄒靖華上前,得知是他們什麼“教育長”要來接她。
話音未落,許光達急不可耐地走了進來。兩人對視良久,發現真的是10年未見的戀人,許光達激動的眼泛淚花,喊道:“桃妹子!”而鄒靖華看到許光達的那一刻,早已經淚流滿面,哭的話都說不出來了。
解放後,許光達被授予了大獎軍銜,還多次主動申請降銜,兩袖清風,不求名利。而鄒靖華也一直陪伴在他的身旁。鄒靖華看起來有些粗糙,不願意陪他出使國外,許光達卻總以鄒靖華的精神為傲。
這對患難夫妻經歷無數苦痛才得以重逢,就這樣相濡以沫,度過了白頭偕老的後半生。無論是他們身上的革命精神還是愛情故事,都應該是現在年輕人的榜樣。
評論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