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港意氣風發衝刺“再造浦東”目標

上海 68℃ 0
摘要:依照這兩年的發展趨勢,對於完成這等同於“再造一個浦東”的宏偉任務,臨港新片區很有自信。這也是臨港新片區反復強調“產城融合”的原因。

  “這裡將誕生首個千億級產業集群——智慧新能源汽車產業。汽車整車產量今年預計突破60萬輛,全年整車出口預計突破10萬輛。”

  8月,上海自貿區臨港新片區連著3天,舉辦了3場項目集中亮相活動,共計97個項目簽約、開工、竣工啟運。在其中一場活動上,主持人宣佈了這一振奮人心的消息。

  快速集聚的汽車產業鏈,正是臨港新片區產業飛速發展、經濟總量迅速做大的一個縮影。揭牌成立兩年來,臨港新片區累計完成工業總產值3569.1億元,兩年累計增長136.8%;產業招商簽約272個項目,涉及投資額3315.8億元。

  在一次會議上,管委會負責人提出,到2035年,要實現區域生產總值超過1萬億元。依照這兩年的發展趨勢,對於完成這等同於“再造一個浦東”的宏偉任務,臨港新片區很有自信。

  抓住龍頭企業形成集聚效應

  做大經濟總量,不僅是作為上海新增長極的基本要求,更是特殊經濟功能區具備“較强國際市場影響力和競爭力”的根本前提。

  以浦東三分之二的面積、不到一半的規劃人口,臨港新片區將如何實現浦東用了28年才達成的“一萬億”目標?途徑之一,在於產業招商“抓大不放小”。

  所謂“抓大”,就是牢牢抓住產業龍頭。以汽車產業為例,臨港的核心競爭力之一,就是上汽和特斯拉兩家整車廠,它們能天然地吸引上游企業集聚。

  5月21日,18家智慧新能源汽車產業項目落地臨港新片區,總投資超過160億元。參與簽約的白特榮公司是上汽、特斯拉的電池包安全件等零部件供應商。副總裁王三保說,公司早就急切盼望能來臨港建廠,終於如願以償。

  反過來看,龍頭企業吸引全產業鏈相關企業落地,形成集聚效應後,又能反哺自身,形成良性迴圈。

  國產Model 3標準續航升級版上市以來,經歷了多次降價,幫助特斯拉進一步搶佔市場。降價的原因在於成本降低、產能提升,集聚的本地產業鏈功不可沒。根據最新消息,特斯拉供應商、鋰電池巨頭寧德時代已與市政府簽約,將在臨港建設生產基地。到今年年底,特斯拉上海超級工廠國產化率將達到90%左右。

  難怪管委會高新產業和科技創新處相關負責人自信地說,到2025年,智慧新能源汽車產業規模預計將超過2000億元,衝刺3000億元,成為創新集聚、功能齊全、業態完備的國際化汽車城。“用未來5年時間,走完其他汽車城20年走完的路。”

  將小微企業培養成參天大樹

  同樣的“套路”,臨港新片區已純熟地運用於多個前沿產業。譬如在氫能產業,引進了掌握最為關鍵的高密度電堆裝配製造技術的上海氫晨後,產業鏈上游的治臻、唐峰、嘉資,下游的中車、康明斯等企業紛至遝來。但在氫晨剛剛落地的2017年,它還只是一家尚未嶄露頭角的初創企業。多虧臨港“抓大”的同時“不放小”,才能將小微企業培養成參天大樹。

  前沿產業裏,科創型中小微企業佔據了很大比重。有時企業離突破科研關鍵節點只差一口氣,卻無力繼續投入。臨港有一家做通信衛星項目的企業,擁有中科院院士、長江學者一級的科研團隊,卻仍一度為發射火箭所需的巨額資金發愁。

  今年3月,上海臨港新片區融資擔保有限公司揭牌,致力於緩解重點產業的科技創新型中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的頑疾。借助融資擔保、貸款貼息、風險補償等政策工具,集成電路、人工智慧、民用航空、生物醫藥等“4+2+X”前沿產業關鍵核心技術和高附加值領域的中小微企業,將更容易取得發展所需資金。

  “自設立之日起5年內减按15%的稅率徵收企業所得稅”政策也已落地,現時已完成4批次合計106家企業享受相關認定。上海工物高技術產業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田廣說,對於研發投入很重的初創企業而言,任何資金的節省,未來都會有“千倍的放大”。

  產城融合多點發力

  產業發展壯大背後,還有一些影響因數,不在產業本身。在提出“一萬億”的同一場會議上,有專家提出:以臨港新片區現有的人口總量,怎麼匹配一萬億的產值?

  這也是臨港新片區反復強調“產城融合”的原因。去年11月,社會民生項目集中開工儀式上,管委會相關負責人說:“2020年已有18個社會民生項目實現開工,這在臨港地區開發史上前所未有。”南匯新城作為臨港新片區的主城區,亦在《“十四五”規劃建設行動方案》中提出,要“建成令人嚮往的‘東海明珠’和新城建設的標杆典範”。

  兩年來,新片區在城市功能建設領域多點發力。兩港大道快速化工程主線通車、臨港中運量T1示範線投入運營後,臨港對外、內部交通上了一個大臺階;新增商業開業面積約20萬平方米,現時開工在建商業面積超25萬平方米,合計較2020年初存量商業面積增長超140%;建成並新開辦公建配套學校9所,上中東校高中部、臨港青少年活動中心及14個公建配套學校已開工建設。

  成果已初步體現:截至目前,臨港新片區實現人才引進、落戶10628人,人才總量突破8.2萬人,獲北京大學和智聯招聘聯合認定“2020最佳引才都市”。

  在高能級的城市功能項目上,新片區還要進一步發力。積塔電晶體副總經理郭强表示,企業有不少海外人才,因找不到符合需求的國際社區與學校,只能選擇住在金橋等地。頂尖科學家社區建成後,諾獎得主們工作之餘能去哪裡小憩?事關人口結構、人才占比,這是一個值得思考並著手解决的問題。

  《關於支持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臨港新片區自主發展自主改革自主創新的若幹意見》製定後,新片區被賦予更大的自主發展、自主改革、自主創新管理許可權,無疑將催生出更多的放大效應。

評論留言

  • 熱心網友
    暫時沒有留言

我要留言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裡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所有評論需要人工稽核後才能顯示,請勿發佈垃圾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