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歷史上著名的玩笑,你知道嗎,也是醉了!

北京 69℃ 0
摘要:在中國的歷史中,能被記錄到史書中的玩笑,通常都不是什麼好事。在很長的歷史時期,“玩笑”都是與莊重、規矩的“禮”相違背的。縱觀歷史,“君無戲言”、“莊嚴穩重”向來是正人君子的評判標準;久而久之,中國人仿佛成了缺乏幽默感的人群,玩笑不能亂開。那些抱著戲虐心態愚弄他人的人物,很可能會引來殺身之禍。

在中國的歷史中,能被記錄到史書中的玩笑,通常都不是什麼好事。

在很長的歷史時期,“玩笑”都是與莊重、規矩的“禮”相違背的。

縱觀歷史,“君無戲言”、“莊嚴穩重”向來是正人君子的評判標準;

而對愛開玩笑,不檢點的人總是抱著鄙視的態度,特別是那些能哄皇帝歡心,具有幽默感的官員,甚至會被安上專有名詞——弄臣。

久而久之,中國人仿佛成了缺乏幽默感的人群,玩笑不能亂開。那些抱著戲虐心態愚弄他人的人物,很可能會引來殺身之禍。

來俊臣請君入甕

話說女皇帝武則天得到密告——酷吏周興串通他人造反,於是就讓另一酷吏來俊臣來審理此案。

來俊臣見了老同事周興,閉口不談案情,只像交流工作經驗般問道:“如果犯人咬緊牙關,就是不肯招,老兄通常有什麼辦法呢?”

周興得意地說:“那太容易了。拿一個陶瓷的大瓮,四面用火烤熱,再讓犯人進到瓮裡面,看他招不招!”

來俊臣拍手稱讚,然後跟老周開了一個著名的玩笑:“真是妙招,我這就預備大瓮,請老兄進去一試。”

周興一聽,趕忙下跪叩頭,全招了。這就是“請君入甕”的故事。

無論周興,還是給他準備大瓮的來俊臣,在傳統價值觀中,都不是什麼正人君子,他們之間的“愚人節”勾當,從來是正統文人口誅筆伐的對象。

君無戲言,否則後果很嚴重

正經的天子要君無戲言,自動放弃說笑話的權利。

西周時,周成王與弟弟叔虞玩耍時,曾拿一片梧桐葉許願,說:“我以此為憑證,封你為諸侯。”過了一段時間,成王早把這事給忘了。

輔佐他的周公卻提醒道,選個吉日,把加封叔虞的事給辦了吧。周成王一聽就笑了:“我那不過是和小孩子開玩笑罷了。”

周公把臉一沉說:

“君無戲言,天子說的每一句話,都要被記錄到史書裏。”

成王一聽,只好把像樹葉一般的唐國(今山西部分地方,後為晉國)封給了叔虞,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一葉封唐”的典故。

成王事後雖然想賴帳,不過好歹有周公的監督,有個大團圓的結局。但不是每個國君的玩笑都能得到好的結果。周幽王烽火戲諸侯的故事,想必大家都不陌生,不必贅述。

一生都在過愚人節的明武宗

皇帝不能開玩笑,只是普遍而言,但凡事都有個例外。明武宗就是例外中的例外,他的一生時間都在和大臣“開玩笑”,戲耍著那些道貌岸然的先生們。

好動的武宗有一個夢想,他想去邊塞走一趟,到戰場上感受一下刀光劍影。

大臣們知道後就傻眼了,想起當年明英宗御駕親征,結果兵敗被俘,大明朝險些亡國的歷史。

大臣們一個個上書勸阻,但皇帝就是置之不理。

正德十二年(1517年),武宗皇帝瞞著滿朝文武,帶著武將江彬、宦官錢寧兩個寵臣,偷偷地跑出德勝門,直奔居庸關。

這回幸虧居庸關的巡關禦史張欽是個直漢子,拼著一死,往城門下一坐,就是不給皇帝開關。有他耽誤功夫,京裏的官員也追到了,好說歹說,總算是把萬歲爺給請了回去。

請是請回來了,巡邊的心可沒有死。武宗靜靜地等待了半個月,趁著某日張欽外出公幹不在居庸關,武宗連忙來到關下,這一次再沒人敢攔他,他終於如願以償,到了邊關重鎮——宣府。

武宗對玩的創意超出歷代明君、暴君、昏君,他先為自己取了一個“朱壽”的新名字,再用皇帝的名義,加封朱壽為“總督軍務威武大將軍總兵官、鎮國公”。

這簡直是與群臣開的國際玩笑,給自己封為總兵的皇帝,古往今來唯獨他這一份。

武宗這一趟沒有白去,親自率軍與蒙古人交了一次手。對於此戰的戰果,歷史上記錄是韃靼人戰死16人,而明軍陣亡52人。

當然這個戰果很可能是文人們為了證明皇帝的荒唐,報自己被捉弄的一箭之仇,而刻意編造出來的。

因為這場史稱“應州大捷”的戰役,雙方參戰的阿兵哥有十餘萬,即使隨便接觸一下,也不會這點傷亡。

關於戰事的記錄,是在武宗死後,文臣們才動的手脚。戰役剛剛結束,皇上凱旋回朝時,大臣們還是要隆重歡迎的。

只是皇上下令,說打了勝仗的是朱壽,而不是正德皇帝朱厚照。

這可愁壞了大臣,見了面不能稱“皇上”,這“大將軍”三個字卻也不太敢叫出口,那種尷尬,就不是我們所能想像的了。

在群臣看來,皇上如願到邊塞打了一仗,總該消停一段了。誰知武宗的新想法馬上就來了:朕要南巡。

正在他找不到南下的理由時,甯王在南昌造反的消息傳來。武宗當即下詔,要御駕親征。

讓武宗失望的是,他的大軍剛剛離開北京,南昌的捷報就到了:

一個名叫王守仁的巡撫用了四十來天,就把甯王之亂鎮壓了。

武宗暗想,我好不容易才出來,總不能這樣就回去吧?於是他又和群臣開了個玩笑,扣下捷報,繼續前進!武宗一路上走走玩玩,足足花了四個月,才到達南京。

這位王守仁就是鼎鼎有名的陽明公王陽明,他也配合荒唐皇帝一起玩。等皇帝到了,他又上了一封捷報,開首第一句就是“奉威武大將軍方略,討平叛亂”,把這大功留給了朱壽。

不想武宗還是覺得意猶未盡,功勞來得未免太“容易”了。他命阿兵哥在城外圍出一個廣場,把俘虜放到裡面。武宗全身披掛,帶著人馬又將這些俘虜“打敗”了一遍,並親手活捉了甯王。

用“愚人”手段報復對手

戰國時,魏國大夫

須賈

懷疑門客範雎出賣情報,把事捅給了公子魏齊。魏齊大怒,命人用鞭子狠狠地抽了範雎一頓。

範雎裝死,買通看守,才僥倖留得一條性命。範雎從此化名

張祿

,出仕秦國,因提出“遠交近攻”的統一方略,而官至丞相。

後來魏國聽說秦國要出兵征伐他們,急忙派須賈為使臣,前去求和。範雎知道了,就換上一身破衣服,來同“老主人”敘舊。

範雎主動為須賈駕車,進到秦國的相府裡面。範雎藉口說要先去向張丞相稟報一聲,讓須賈等一會兒。

豈知範雎一去不返,須賈只好詢問相府的下人:“範雎怎麼去了這麼久,還不見回來?”

下人告訴他:“範雎是誰?那是我們張相爺啊!”可以想見,須賈當時定是驚出一身的冷汗。這時魏國有求於秦,須賈顧不得面子,馬上脫光上衣,去給範雎請罪。

範雎倒有沒有太為難須賈,羞辱一番後,讓他回去帶話給魏王:“快快獻出魏齊的人頭,不然等著兵戎相見吧!”魏齊最後只能自殺而死。

範雎才華橫溢,是歷史上的名臣,尚且用“愚人”來挾私報復,就更不用說那些真小人了。

那些陰差陽錯的“愚人”事件

世界上大部分的愚人事件,都是有人主觀製造的。但也有很小一部分,是歷史和當事人開的玩笑。

商鞅是使秦國走向强盛的關鍵人物,只是他的變法,嚴重損害了貴族利益。當賞識商鞅的秦孝公一死,貴族們就聯合新國君,企圖扳倒商鞅。

商鞅知道夜長夢多,就一個人連夜出走,準備投奔別國。

到了城門口,衛士大聲說:“商君有令,如無公事,黃昏後禁止出城!”商鞅沒有辦法,只能找一家客棧先住下。

誰知客棧老闆說:“客官,你必須出示身份證明,否則不能留您住宿,這是商君的法令。”

商鞅當然不敢亮出姓名,只好走出客棧,仰天長歎:“我真是作法自斃啊!”後來商鞅被捉住,車裂而死。

還有一比特被歷史開玩笑的,是大明薊遼督師洪承疇,松山大戰明軍潰敗,洪承疇被滿清俘虜。

他的一個僕人跑到北京送信,說老爺被俘後“義不受辱,罵賊不屈”,以身殉國。

同時兵部也收到消息,獲知“洪督師臨砍時,只求速死”。崇禎皇帝聞信很傷感,下旨為洪承疇建立祠堂,隆重祭奠這位大明英烈。

正當明朝悲傷地籌備後事時,真實消息傳來,洪督師已經降清了。好在崇禎還沒有親臨祭奠,不然這個烏龍就真的不可收拾了。

洪承疇無意間給大明朝過了一次“愚人節”,但因果報應,後來他也囙此被大明的忠臣愚弄了一番。

甲申之變後,江南著名的少年抗清英雄夏完淳被俘,清兵把他押到大清朝的江南總督洪承疇面前。

這位兩朝二臣先對夏完淳道:“你年幼無知,怎麼就從了賊呢?現在歸順大清,還給你官做!”

夏完淳眼睛朝天,假裝不看面前站的人,說道:

“本朝曾有比特洪承疇,乃當世人傑,在沙場上以身殉國,先帝下詔褒獎!我年紀雖小,也要學一下洪督師,殺身成仁!”

旁邊的清兵急忙告訴夏完淳,面前這位就是洪大人。

夏完淳轉頭,怒斥道:“洪督師為國死節,誰人不知!你是什麼東西,竟敢假冒洪督師,玷污忠良!”

洪承疇羞得滿面通紅,無言以對。

評論留言

  • 熱心網友
    暫時沒有留言

我要留言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裡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所有評論需要人工稽核後才能顯示,請勿發佈垃圾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