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源觀察】啟動文化“一池春水”迎接青海“曼妙春天”

青海 62℃ 0
摘要:同時利用已有數字資源推出《江河源文明——青海曆史文物陳列》《唐蕃古道——七省區精品文物聯展》《山宗水源路之沖——“一帶一路”中的青海》三個展覽,傳播青海歷史知識,感受大美青海多元文化。
今年以來,青海省博物館多次組織工作人員走進學校、社區、企業、鄉村等開展流動博物館活動,讓羣衆近距離感受文物獨特魅力。同時利用已有數字資源推出《江河源文明——青海曆史文物陳列》《唐蕃古道——七省區精品文物聯展》《山宗水源路之沖——“一帶一路”中的青海》三個展覽,傳播青海歷史知識,感受大美青海多元文化。

回顧“十三五”,青海省文化行業始終牢牢把握正確政治方向,通過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文化活動、文藝作品,大力宣傳黨的理論和路線方針政策,深刻闡釋中央和省委省政府重大決策、工作部署,展示了青海經濟社會發展的最新亮點和輝煌成就,彰顯了青海人民的偉大實踐和精神風貌,切實唱響主旋律,傳播正能量。在豐富羣衆精神文化生活的同時,營造出濃厚的社會文化氛圍,有力激發各族人民團結奮鬥的强大力量。

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强盛,離不開文化的積極引領,需要以文化繁榮發展為支撐。展望青海未來,堅定不移走高品質發展之路,堅定不移做“中華水塔”守護人,堅定不移增進民生福祉,文化是重要推手;加快建設世界級鹽湖產業基地,打造國家清潔能源產業高地、國際生態旅遊目的地、綠色有機農畜產品輸出地,打造國際生態文明高地,文化是重要支點。我們要從歷史的文化瑰寶中汲取營養,在探索和發現中不斷融入新的元素,正本清源、守正創新,多角度、多領域推進文化建設,為富裕文明和諧美麗新青海建設提供堅強思想保證和强大精神力量。

“十三五”期間,我國文化產業走出傳統文化藝術、新聞出版和影視創作的“小文化”,向經濟社會多領域植入、滲透和融合,為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提供了動力和路徑選擇。面向“十四五”,青海還有很多目標要實現、任務要完成。我們要繼續推動文化與科技、鄉村振興、旅遊產業等深度融合,為經濟轉型陞級注入活力,不斷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美好需要。利用數位科技等高新技術對文化產業進行改造陞級,延伸文化產業。運用云計算、人工智慧等對傳統文化資源進行數位化改造,推進文化資源和文化產品虛擬化、視覺化、互動化,創造和滿足新的文化消費需求。充分發揮文化在鄉村振興中的作用,通過文化建設為鄉村振興提供智力支持、營造和諧穩定的社會環境,同時賦予鄉村全新的文化價值和內涵,形成獨具特色的鄉村文化產業。堅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建設一批富有文化底蘊的世界級旅遊景區和度假區,打造一批文化特色鮮明的國家級旅遊休閒都市和街區,發展紅色旅遊和鄉村旅遊;促進文化產業和生態經濟融合發展,打造一系列體現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人與人和諧共生的文化旅遊目的地、文化生態示範區和國家文化公園。通過這些融合發展,取得“一加一大於二”的效果,為推動經濟社會發展作出更大貢獻。

人無精神則不立,國無精神則不强。站在開啟新征程、向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進軍的起跑線上,我們要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一批優秀的艺文產品,開展一系列鼓舞精氣神的文化事業活動,大力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講好青海故事,傳播青海聲音,將“登高望遠、自信開放、團結奉獻、不懈奮鬥”的新青海精神根植於各族群眾心中,喚起每個人熱愛青海、建設青海、奉獻青海的情懷,凝聚團結向上、不斷奮鬥的人心力量,譜寫新青海更加美好的篇章。(楊燕玲)

标签: 江源

評論留言

  • 熱心網友
    暫時沒有留言

我要留言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裡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所有評論需要人工稽核後才能顯示,請勿發佈垃圾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