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必須堅持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確保中央政令在民族地區的暢通
“令之不行,政之不立”。堅持和加强黨的全面領導,首先要維護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堅持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是黨領導和推進黨和國家各項事業的根本要求。在充分發揚民主的基礎上進行集中,堅持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確保黨的意志和主張得以實現,是黨的一大創舉。這一創舉的真理性,在黨對民族地區的領導中也得到充分證明。
縱觀百年黨史,在重大歷史關頭,黨總是高瞻遠矚、審時度勢,緊緊圍繞中心工作,研究部署民族工作,完善民族政策,這已成為我國民族團結進步事業不斷前進發展的“密碼”。為使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在民族地區全面貫徹落實,黨發揮“權威”優勢,著力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新成果武裝全黨,著力選用“三個特別”的民族工作幹部、打造過硬的民族地區基層黨組織,著力“以造福各族人民為念”、形成密切聯繫各族群眾的務實作風,著力增强各族群眾的“五個認同”、增强對黨的向心力,從而把各族幹部群眾的思想和行動統一到黨中央決策部署上來,推動民族團結進步事業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歷史性變革。歷史經驗充分表明,堅持黨對民族地區全面領導,最根本的在於堅持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
2、必須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把“爭取人心”作為領導民族工作的重要方略
黨來自於人民,為人民而生,因人民而興。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和社會實踐的主體,也是黨執政的最大底氣。堅持黨對民族地區的全面領導,必須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始終作好“爭取人心”工作這篇大文章。
“做好民族工作,最關鍵的是搞好民族團結,最管用的是爭取人心”。建黨百年來,黨準確把握民族問題和民族工作的特點和規律,堅持黨的領導與凝聚民心相結合,把團結羣衆、爭取人心作為民族地區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帶領各族人民早已共同進入社會主義社會,在制度層面上實現了民族平等;支持和幫助少數民族發展生產力,實現了少數民族羣衆生產方式和生活水準的歷史性飛躍,民族地區面貌發生了根本性變化;最廣泛地動員和組織各族群眾依法管理國家和社會事務、經濟和文化事業,維護和實現其各方面利益,使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各族群眾。歷史經驗表明,民心是最大的政治,善於團結各民族羣衆、抓實“爭取人心”這一最管用的方法,黨對民族地區的全面領導才會有堅實的民心根基。
3、必須堅持黨的領導法治化,依法治理民族事務
法治是人類文明進步的重要標誌。堅持黨的全面領導,必須堅持依法治國基本方略和依法執政基本管道,通過“進一步推進黨的領導入法入規,善於使黨的主張通過法定程式成為國家意志、轉化為法律法規,推進黨的領導制度化、法治化、規範化”。具體到黨對民族地區的全面領導上,堅持黨的領導法治化最集中的體現就是注重“依法治理民族事務”。
早在新中國成立前夕製定的《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共同綱領》就將“民族政策”單列成章。1954年首部《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確定了民族理論政策基本框架,為依法治理民族事務提供了憲法基礎。1984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族區域自治法》對民族區域自治制度作出全面規定,更加明確了國家統一領導和地方區域自治的關係,奠定了依法治理民族事務的重要基礎。黨的十八大以來出臺了《關於依法治理民族事務促進民族團結的意見》等一系列政策檔,對用法律保障民族團結做出明確部署。截至目前,我國已經初步建立了以憲法為根本、以民族區域自治法為主幹的民族工作法律法規體系,為黨在民族地區科學執政、民主執政、依法執政提供了法律依據和保證。依法治理民族事務,彰顯了黨對民族地區全面領導規律的深刻把握,也是對民族地區治理經驗的自覺昇華。
4、必須堅持“各民族最高利益”至上,提高反滲透反顛覆反分裂的本領
安不忘危,乃生存發展之道。作為偉大的馬克思主義政黨,“增强憂患意識,做到居安思危,是我們治黨治國必須始終堅持的一個重大原則”。建黨百年來,針對民族地區的特殊性,黨以强烈的政治風險意識,堅持不懈反滲透反顛覆反分裂,有力維護了國家統一和民族團結,體現了黨對民族地區的堅強領導力。
中國是一個多民族國家,維護國家統一和民族團結始終是中國各民族最高利益。由於特殊的地域、歷史、宗教等因素,民族地區始終處於重大風險挑戰的“風口浪尖”,特別是政治風險方面滲透與反滲透、顛覆與反顛覆、分裂與反分裂的挑戰和較量。百年來,黨以强烈的使命擔當,為維護“各民族最高利益”進行了堅持不懈的鬥爭。事實充分表明,堅持黨對民族地區的全面領導,必須始終居安思危,要從維護“各民族最高利益”高度,不斷提高反滲透反顛覆反分裂的本領,使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同心同德為實現民族復興夢而奮鬥。
5、必須堅持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在推進民族地區發展繁榮中彰顯初心使命
中華民族是一個休戚相關、榮辱與共的命運共同體。黨“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的初心使命,既是“黨的性質宗旨、理想信念、奮鬥目標的集中體現”,又彰顯著黨的政治本色和政治追求。黨的初心和使命內在要求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推動各民族共同繁榮,團結各民族勠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這也是黨對民族地區全面領導的最終旨歸,是黨的民族政策的根本立場。
黨從誕生之日起,就自覺將各民族解放納入中華民族解放的全域中,推翻“三座大山”壓迫;經過民主改革和社會主義改造,我國各族人民共同走上社會主義道路;基於民族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相對滯後的短板,出臺了一系列支持民族地區發展的政策,從新中國成立初期優先在民族地區安排建設項目,到改革開放以來實施對口支援、西部大開發等重大戰畧舉措,再到黨的十八大以來在“一帶一路”建設、精准扶貧脫貧等戰略部署中賦予民族地區發展新定位,不斷加大差別化的區域政策支持力度……使少數民族、民族地區、民族關係和中華民族的面貌都發生了翻天覆地的歷史性巨變,民族地區和全國一道實現了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從新的歷史起點出發,堅持黨對民族地區的全面領導,必須堅守黨的政治本色和政治追求,牢記初心使命,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著力實現各民族更高質量的共同發展繁榮。
(作者:朱文偉省委黨校黨史黨建教研部教授)
評論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