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服裝如何更上一層樓?

江西 56℃ 0
摘要:“現在市場形勢火熱,我們不缺訂單只缺人,全年生產目標肯定能超額完成。”在近期召開的全省紡織服裝產業鏈鏈長制工作推進會上,一名參會企業代表的欣喜之情溢於言表。今年以來,江西紡織服裝行業呈現產銷兩旺的喜人態勢——上半年實現主營業務收入791億元,同比增長19%;實現利潤53.8億元,同比增長51.7%。現時,我省已確立將紡織服裝產業作為5000億元級的重點發展產業來打造。

“現在市場形勢火熱,我們不缺訂單只缺人,全年生產目標肯定能超額完成。”在近期召開的全省紡織服裝產業鏈鏈長制工作推進會上,一名參會企業代表的欣喜之情溢於言表。

今年以來,江西紡織服裝行業呈現產銷兩旺的喜人態勢——上半年實現主營業務收入791億元,同比增長19%;實現利潤53.8億元,同比增長51.7%。

現時,我省已確立將紡織服裝產業作為5000億元級的重點發展產業來打造。然而,要打造服裝大省、强省,江西還有很長的路要走。打破人才瓶頸,推進智慧製造,在設計和品牌上發力,加速實現轉型陞級,是擺在很多企業面前亟待破解的難題。

江西服裝,如何才能更上一層樓?記者先後走訪了省內重點服裝企業和相關高校,探尋發展面臨的問題和破解之策。

地校聯動

產業升級迎來“化學反應”

今年6月,一場主題為“映山紅”的牛仔時尚發佈會在於都縣舉辦。糢特們身著59套由江西服裝學院師生共同設計完成的風格多樣、創意十足的牛仔服裝一一登臺,五角星、中國logo、紅絲巾、花卉等元素與牛仔服飾完美結合,讓觀眾大飽眼福。

這麼一場頗具新意的時尚發佈會,為什麼會在贛南的於都縣舉行?實際上,於都縣已是我省近年來發展勢頭最好的服裝大縣之一,全縣擁有近3000家服裝企業,今年上半年產值同比增長超50%。產業規模做大後,研發和創新能力成為該縣亟須突破的短板。為此,於都縣加大了與高校產學研合作的力度,與江西服裝學院一起成為我省服裝產業地校聯動的先行軍。

擁有在校生1.3萬人的江西服裝學院,是全國最大的服裝專業人才培養基地之一,辦學30年來累計培養了近10萬名畢業生。今年3月,該院的服裝設計與工程、服裝與服飾設計2個專業入選2020年度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名單。

然而,由於我省服裝產業知名品牌偏少,新技術、新業態、新模式的變革相對滯後,多數畢業生選擇到沿海就業,江西服裝學院人才培養也遇到“牆內開花牆外香”的情况。今年,江西服裝學院已把每年畢業生留贛就業率增長5%作為硬性工作任務,舉全校之力推進畢業生留贛就業工作。

一邊是服裝大縣對人才求賢若渴,一邊是特色高校迫切希望為本省產業做大做强發揮作用,兩者一拍即合。共建產學研一體化的牛仔產業學院,為當地中專學校提供教學幫扶,打造時尚文化周、時尚創意研發中心……今年,於都縣和江西服裝學院簽訂了戰略合作協定,一系列合作項目正在緊鑼密鼓地展開,力求解决高層次人才培養促產業轉型發展問題。

“培養人才不能閉門造車,必須走出校門、走進產業集群地、融入行業,構建產教深度融合型的教育生態系統。”江西服裝學院校長薛家寶表示,除了與地方進行更緊密的人才供需對接外,下一步還要加强與省內企業合作,努力取得更多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原創成果,搶佔產業發展的制高點。

做大做强江西服裝產業,人才是關鍵。業內人士認為,江西服裝產業在生產端基礎良好、潜力巨大,在人才培養上底蘊深厚,地校牽手深度合作期待能够產生有效的“化學反應”,成為我省補齊產業鏈短板、實現產業轉型陞級的巨大助力。

產教融合

加快補齊品牌和設計短板

江西培養的服裝專業人才,之所以常年青睞“孔雀東南飛”,這還得從我省特殊的產業結構說起。

江西是服裝大省,卻不是服裝强省。省內數量眾多服裝企業普遍以代工貼牌為主,普遍盈利空間小、抗風險能力弱、自主創新能力和服裝設計能力不足,囙此也難以為專業人才提供足够多的就業崗位,產業鏈補鏈、强鏈已成當務之急。而品牌和設計則是必須加快補齊的短板。

“近些年國內服裝市場競爭激烈,很多線下實體店經營困難,江西服裝產業要換道超車,必須另闢蹊徑。”江西服裝學院常務副校長徐煒認為,我省要及時確定產業升級的發展路徑,重點通過提升產品附加值,鼓勵企業在設計端和品牌端上下功夫、發力。

他表示,當前我國服裝消費市場呈現出小眾化、個性化需求特點,我省眾多中小微服裝加工企業可以通過追加設計元素更靈活地適應市場變化,從而推動產業經濟規模倍增。同時,抓住直播帶貨成為服裝行業風口的機遇,鼓勵江西的產業資本主動與本土設計師品牌結合,將我省服裝產業的加工優勢轉化為商業價值、經濟優勢。

從這個認識出發,江西服裝學院把教學研究鑲嵌進產業鏈,强化產教融合,與政府、企業共同成立時尚產業促進中心,導入校友設計師、面輔料企業、小眾服飾品牌等資源,通過提供潮牌原創設計、中央版房技術服務、定期舉辦時尚發佈、搭建直播帶貨平臺等,打造經營要素齊全的全新產業鏈,引領服裝產業向時尚產業轉型。

近年來,在政府部門的扶持引導下,一大批產業之花相繼綻放。“雖然現在外貿出口火爆,但我們還是堅持立足做自己的品牌,走國內市場。”南昌市青山湖區的勝巽服飾是一家專注內銷和原創品牌的本土企業,旗下的“米丹奴”品牌現時已在市場上小有名氣,該公司負責人嶽磊坦言,打造自有服裝品牌,推廣行銷成本太高,短時間內很難見明顯成效。

柏赫是江西本土服裝創業大軍中的佼佼者,最近幾天,他正忙著在國內各地跑,旗下的“我樂意”品牌已開設了20多家分店,專門銷售原創設計的時尚文化T恤。2015年,從江西服裝學院畢業的他開始了創業之路,成立了服飾設計公司,短短幾年就成長為一家極具潜力的本土服裝企業。

而在有著後發優勢的於都,近年來通過大刀闊斧地“引進來”,品牌戰略收穫頗豐。去年以來簽約項目117個,寶姿、茵曼、珂萊蒂爾、哥弟、特步等200餘個知名服裝品牌雲集於此。當地還出臺政策,對在該縣成立研發中心的企業,每年研發投入經費500萬元以上的,按實際費用的30%標準補貼。

創新聯盟

校企聯合攻關打通智慧通道

在補上品牌和設計短板的同時,在江西紡織服裝產業的傳統優勢——製造端方面,近年來我省同樣也在發力轉型陞級。

作為勞動密集型行業,在人力資源供應長期緊張的情况下,如何才能迅速做大總量?解决問題的答案就是“機器換人”,陞級智慧製造提高生產效率。

一個AGV智慧型機器人靈巧地穿過車間,將一大筐800公斤重的服裝面料“背起來”,在各個生產線之間穿梭運輸……這是南昌市青山湖高新技術產業園區眾拓制衣的5G+智慧車間裏的一幕。在陞級智慧製造後,該公司產能新增了30%以上,高端服裝合格率從50%提升至90%。

“這套系統一期投入500萬元,新增的效益3年就能回本。”公司相關負責人邱正雄說,今年外貿訂單暴增,公司在工人僅有少量新增的情况下,產值有望從1.8億元提升到3億元。

受國外疫情影響,去年四季度以來大量訂單回流國內,江西服裝行業明顯回暖,企業訂單充足。而在傳統的服裝產業聚集區青山湖區,近年來以眾拓制衣、東申制衣為代表的民營企業開始發力智慧製造,提升成服質量、縮短製造流程、節省人工成本。

同樣在於都,通過出臺補貼政策,智慧製造陞級也在如火如荼地進行。龍頭企業贏家時裝2018年投資5億元完成智能化改造,建成15條全國領先的女裝全通路個性化定制智慧生產線,生產效率提升了20%,管理成本降低了70%。

推動智慧製造提檔陞級,需要高校和企業以需要為導向,形成創新聯盟,開展科研聯合攻關。江西服裝學院今年已加入中國服裝智慧製造技術創新戰略聯盟,與中國服裝科創研究院簽訂合作協定,共建研究生工作站或培訓基地。薛家寶建議,我省也應及早動手搶佔科技創新高地,籌建服裝智造產業學院,通過成立高校、政府、行業協會、企業等組成的產業學院理事會,搭建產學研用結合的紡織服裝科學成果轉化平臺和科技創新服務平臺,引領我省服裝產業可持續發展。

總量偏小是江西服裝產業長期以來面臨的主要衝突,這也導致人才難聚集、專業市場難形成等一系列問題。2020年,江西紡織服裝行業規模以上企業實現營業收入1713億元,進入全國“第二梯隊”。不過距離超萬億元的江蘇、浙江、山東等“第一梯隊”,還有不小差距。為此,我省有針對性地製定了產值衝刺5000億元的3年發展目標。

業內人士認為,江西服裝要更上一層樓,一方面需要在智慧製造領域加快陞級步伐,打造國內領先的“硬實力”;另一方面則要在品牌、設計等“軟實力”上下功夫,尋找新的增長點。只有這樣,才能迅速做大總量,搶抓發展先機,加快推進紡織服裝產業高品質發展,真正把江西建成中部地區紡織服裝產業高地。

評論留言

  • 熱心網友
    暫時沒有留言

我要留言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裡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所有評論需要人工稽核後才能顯示,請勿發佈垃圾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