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決戰侯鏡如:曾是我黨早期高級幹部,後來咋就成了國軍高級軍官

上海 96℃ 0
摘要:我是棠棣,一枚歷史愛好者。歡迎大家我,一起談古論今,縱論天下大勢。侯鏡如幼入塾館,誦蒙求詩書。同年8月,黃埔學生軍編入國民革命軍第一軍,侯鏡如升任第一師三團一營副營長,旋參加第二次東征,並經周恩來、郭俊介紹,於潮州秘密參加中國共產黨。1926年7月北伐開始,侯鏡如升任第一軍第十四師第四十八團參謀長,隸屬何應欽東路軍。

我是棠棣,一枚歷史愛好者。歡迎大家【關注】我,一起談古論今,縱論天下大勢。君子一世,為學、交友而已!

侯鏡如,原名心朗,1902年10月17日(清光緒二十八年九月十六日)生,河南永城人。侯氏為永城名門,族人中入仕者頗多。侯鏡如幼入塾館,誦蒙求詩書。十五歲負笈開封,入河南省立留學歐美預備學校。越五年,轉入河南大學理科。

1924年2月,侯鏡如毅然投筆從戎,取道上海、香港赴廣州,考入黃埔軍校第一期,被編在學生第三隊。他學習刻苦,操練認真,表現優異。同年11月畢業後,任教導一團排長。1925年2月參加第一次東征之役,在棉湖戰鬥中身先士卒,左手中彈受傷。同年8月,黃埔學生軍編入國民革命軍第一軍,侯鏡如升任第一師三團一營副營長,旋參加第二次東征,並經周恩來、郭俊介紹,於潮州秘密參加中國共產黨。

1926年7月北伐開始,侯鏡如升任第一軍第十四師第四十八團參謀長,隸屬何應欽東路軍。同年底,東路軍逼近福州,守軍第十二師起義,旋被改編為國民革命軍第十七軍第三師,侯鏡如調任該師黨代表兼政治部主任。未幾,複調至東路軍總部工作。

1927年2月,侯鏡如接到中共密信,通知他即赴上海。他向何應欽請假後,經寧波至上海,協助周恩來、趙世炎等領導上海工人武裝起義,為暴動總指揮部成員。他分管工人糾察隊訓練工作,日夜忙碌。3月21日,全市工人罷工,他奉周恩來之派,參加了攻打警詧廳、高昌廟兵工廠、閘北車站等戰鬥,身先士卒,英勇機智。

4月,蔣介石發動“清黨”反共政變,在上海對工人進行血腥屠殺,侯鏡如指揮守衛在商務印書館俱樂部的工人糾察隊英勇抵抗,左胸中彈,流血不止,周恩來派人把他送到醫院救治。月底,侯鏡如赴武漢,任武漢三鎮警衛總隊總隊長。

6月,赴鄂城任賀龍第二十軍教導團團長。7月底,隨二十軍赴江西,率教導團參加南昌起義。旋隨賀部南下,8月底在會昌與錢大鈞第二十二軍激戰中受傷,後由陳賡陪同,經汕頭轉赴香港醫治。

此後,侯鏡如經黃埔同學介紹前往開封,任河南省政府主席劉峙所屬之開封行營諮議。旋赴山西晋城,代表劉峙聯絡第四十一軍孫殿英部,後被孫殿英委派為第四十一軍駐南京辦事處代表。1932年,侯鏡如調任第二十二路軍第三十師參謀長,負責該師之整訓。

翌年春,第二十二路軍併入孫連仲第二十六路軍,侯鏡如改任第三十師第八十九旅旅長,奉命開入江西,參與第五次“圍剿”中央蘇區之役。

“七七”事變爆發後,侯鏡如奉命率第八十九旅由江蘇淮安出發,參加平津之役,於房山、周口店一帶與日軍激戰,傷亡很大。平津淪陷後第八十九旅轉赴潼關,阻擊南下之敵,配合忻口戰役。1938年春,侯鏡如調任第九十二軍第二十一師師長,率部前往臨沂,防守魯南,參加徐州會戰。武漢會戰後,所部移防湘北、鄂西北。1940年5月,率部參加棗宜戰役。翌年1月,率部開赴皖北,於渦陽、蒙城一帶抗擊日軍。

1942年5月,侯鏡如升任第九十二軍副軍長,翌年1月,任軍長。嗣後移駐湖南桃源一帶,參加湘西會戰。

1945年8月日本無條件投降後,侯鏡如率九十二軍開赴武漢,兼任武昌警備司令官,參與武漢受降,率部解除日軍武裝。10月,九十二軍由美國空軍空運至北平,侯鏡如兼任北平警備司令官。

為解錦州之圍,蔣介石調第六十二軍、第九十二軍、獨立第九十五師及山東煙臺的第三十九軍共計七個師,由海路馳援遼西,與原駐錦西、葫蘆島的五十四軍、暫編六十二師等會合,組成“東進兵團”,由侯鏡如指揮,協同廖耀湘指揮的“西進兵團”,傾力援救錦州。

10月10日,“東進兵團”向塔山猛攻,遭到革命军頑強阻擊,“西進兵團”也進展遲緩。15日,革命军經過猛攻,佔領錦州。蔣介石不甘失敗,督促侯鏡如反攻錦州,企圖打通北寧線,解救廖耀湘兵團。11月初,廖兵團在大虎山以東地區被革命军圍殲,遼沈戰役結束。侯鏡如率殘部撤至天津、塘沽一帶,設十七兵團司令部於塘沽。

同年12月,平津戰役打響,侯鏡如以十七兵團司令兼津沽防守司令,指揮第六十二軍、八十六軍、八十七軍、三一八師、三〇五師、四十三師、一八四師、三二六師、三三三師等防守津沽兩地。

12月中旬,侯部被入關的東北野戰軍分割包圍。1949年1月15日,天津解放。16日侯鏡如奉蔣介石“立即南撤”之命率殘部三萬六千人乘船南逃上海。

侯鏡如的外甥李介人是中共黨員,斯時受命與侯鏡如洽談率部起義事宜。侯鏡如擬訂了塘沽起義方案,但因遭到第九十五師師長段雲的抵制和要脅未果,只有他的基本部隊第九十二軍在其暗中支持下,舉行了和平起義侯鏡如於南撤後兼任長江防務預備兵團副司令,率第十七兵團司令部移駐徽州。由於國民黨拒絕在和談協定上簽字,人民解放軍於4月21日發動渡江戰役。23日侯鏡如奉令指揮第一〇六軍、九十六軍九十二軍之三一八師及安徽省保安團等向福建轉移。抵閩後,第十七兵團番號取消,所屬殘部併入第一〇六軍,侯鏡如改任福州綏靖公署副主任,並兼福州綏靖公署軍官團團長。

國民黨在大陸統治全面崩潰之勢已不可挽回,侯鏡如於是年秋藉口赴香港省親脫離了國民黨的統治體系。旋在李介人等人的協助下推動親信部屬曹仁鳳等於福州解放時率原第十七兵團直屬部隊第三一八師起義。此後,侯鏡如留居香港,曾對國民黨軍隊進行勸降工作。

1952年,應周恩來、安子文、李克農之邀,侯鏡如從香港返回大陸定居,任政務院參事。此後四十餘年間,歷任全國政協第二、四、五、六届委員,第五、六届常委及第七届副主席,並任國防委員會委員,全國黃埔同學會副會長、會長,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副主席,全國政協祖國統一聯誼委員會副會長,中國和平統一促進會會長等,致力於促進祖國和平統一的工作。1994年侯鏡如於北京病逝。

(正文完)

如果有其他關於歷史領域的話題或觀點可以【關注】我私聊,也可以在下方評論區留言,第一時間回復。

評論留言

  • 熱心網友
    暫時沒有留言

我要留言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裡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所有評論需要人工稽核後才能顯示,請勿發佈垃圾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