替國家負重前行,他們孤守西域四十多年,滿頭白髮依舊勇猛作戰

天津 134℃ 0
摘要:陸遊在《示兒》之中寫了這樣一句詩:“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詩人本身希望在朝廷軍隊收復中原的時候,自己的兒女能够在祭奠自己的時候告訴自己,讓自己九泉之下得到慰藉。我們常常為會詩人的這種精神所感動,而在我們中國歷史上,就曾經有一支軍隊,即便滿頭白髮,依然保家衛國。即便到了滿頭白髮的時候,依舊選擇光榮的戰死沙場,馬革裹屍。

引言

陸遊在《示兒》之中寫了這樣一句詩:“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詩人本身希望在朝廷軍隊收復中原的時候,自己的兒女能够在祭奠自己的時候告訴自己,讓自己九泉之下得到慰藉。我們常常為會詩人的這種精神所感動,而在我們中國歷史上,就曾經有一支軍隊,即便滿頭白髮,依然保家衛國。

自古有國方才有家,一個人對於國家最樸素也最值得尊重的情感,就是其一生都奉獻給了國家。對於這樣的人,我們在回憶他們的時候,就更應該無比地尊敬。在我們國家的歷史之中,唐朝自然是不容忽視的一個朝代。除了唐朝本身的文明發達之外,唐朝的軍隊在歷朝歷代之中也絕對是數一數二的存在。當唐軍對外進攻的時候,同時期幾乎沒有任何一個國家是對手。可很多人在懷念唐朝軍隊的時候,卻十分容易遺忘一支默默守護西域40多年的軍隊。

即便到了滿頭白髮的時候,依舊選擇光榮的戰死沙場,馬革裹屍。在唐朝的對外發展之中,西域絕對是重中之重。作為東西方文化經濟溝通的橋樑,每一個國家都想要將西域壟斷,從而獲得巨大的利益。在貞觀十四年的時候,唐太宗李世民便為了針對西突厥而設立了安西都護府。可與此同時,吐蕃國也對這片風水寶地虎視眈眈。但礙於那個時候唐朝的軍事實力實在是太過强大了,所以吐蕃一直都在保持著克制,他們知道自己一旦和唐朝產生了衝突。

那麼必將是百害而無一利的。到了後來天寶十四年的時候,中原內部發生巨變,唐玄宗慌亂逃生,唐肅宗只好緊急抽調西域的軍隊回援中原。這只軍隊雖然在安史之亂之中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可他們的離去也極大地削弱了唐朝對於西域的掌控力,讓吐蕃看到了掠奪西域的機會。當唐朝軍隊正在內部競爭消耗之時,吐蕃卻悄悄地將整個西域都掌握在了自己的手裡。不僅如此,得到了進一步發展的吐蕃國,甚至還對長安發起了進攻。

為了營救長安,河西的楊志烈抽調5000人的軍隊採用圍魏救趙的管道來救援長安,順利地避免了長安落入吐蕃人手中。可這支部隊本身卻因為長期作戰而遭到叛軍的圍剿,最終更是全軍覆沒。最終吐蕃在放弃了長安之後,又立刻調轉兵力進攻河西,楊志烈也囙此被無情地殺害。在楊志烈遇難之後,唐軍大將郭子儀向朝廷舉薦了自己的侄子郭昕去巡撫安西。這個時候的巡撫和我們想像之中絕對是不一樣的,說白了就是領兵去鎮守祖國的邊疆。

在當時那個年代,絕對是沒有多少人願意接下這樣的任務的。而郭昕在剛剛到達河西地帶之後,其實也遇到了很大的問題。原本他想要安撫將士們,卻又不知道應該如何做起。在抵禦吐蕃進攻的時候,河西說得上姓名的將領、首長等,幾乎全部戰死。即便郭昕再怎麼鼓勵,也不能改變吐蕃軍隊對於河西優勢對位的事實。到了永泰二年的時候,甚至已經發展到了河西唐軍幾乎全軍覆滅的地步。

結語

對於我們國家,每一個中華兒女都有著深厚的情感。在面對外敵入侵的時候,更是沒有任何一個朝代的中華兒女會選擇放弃。有著這樣的先輩們,我們每一個中國人都應該感到無比的驕傲。

參考資料:《示兒》

評論留言

  • 熱心網友
    暫時沒有留言

我要留言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裡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所有評論需要人工稽核後才能顯示,請勿發佈垃圾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