瀋陽開展“手拉手”幫扶補齊縣域經濟短板

辽宁 86℃ 0
摘要:8月11日獲悉,著眼於加快補齊縣域經濟短板,《沈陽市推進城區對口幫扶縣域發展實施方案》日前正式印發。

8月11日獲悉,著眼於加快補齊縣域經濟短板,《沈陽市推進城區對口幫扶縣域發展實施方案(2021-2023年)》(以下簡稱《實施方案》)日前正式印發。瀋陽市將充分利用城區先發優勢和縣域資源優勢,開展“手拉手”對口幫扶,以規劃對接、產業對接、“飛地”對接、人才對接等為重點,實施多領域、深層次的對口幫扶,通過3年的努力,形成城區與縣域資源共亯、優勢互補、長期合作、協調發展,共同推進鄉村全面振興的良好局面。

結合區域發展實際,瀋陽市實施“1+1對1”對口幫扶模式,即“1個優勢園區+1個中心城區”對口幫扶1個縣域地區。在優勢園區對口幫扶方面,選擇4個優勢園區,建立與縣域“一對一”協同發展聯系機制,以縣域開發區為合作平臺,加强產業幫扶;在中心城區對口幫扶方面,選擇4個中心城區,建立與縣域“一對一”協同發展聯系機制,以產業合作為重點,加强全方位幫扶。

具體工作安排上,遼寧自貿試驗區瀋陽片區與瀋陽綜合保稅區近海園區、瀋陽工業區與新民經濟開發區、瀋陽輝山工業區與法庫經濟開發區、瀋陽歐盟經濟開發區與康平經濟開發區結對子;鐵西區與遼中區、和平區與新民市、“于洪區+皇姑區”與新民市(胡台鎮)、渾南區與法庫縣、沈河區與康平縣結對子。

《實施方案》明確實施4個對接重點任務,即實施規劃對接行動,通過發展規劃、空間規劃、產業規劃、園區規劃對接,推動實現以城帶鄉、互補互助的差异化發展新格局;實施產業對接行動,在主導產業、重大專案、重點企業、招商引資、市場供應、農信改革6個方面,對接優勢資源,深化區域合作,促進協調發展,形成優勢互補、互利共贏的產業發展新局面;實施“飛地”對接行動,創新“飛地”合作模式,完善發展成果分享機制,强化資源集約節約利用,提升市場化運作水准,促進要素自由有序流動;實施人才對接行動,結合對口幫扶雙方實際,探索多種形式的人才引進、交流、培養機制,强化縣域經濟發展人才支撐。

據悉,結合各地區“十四五”產業專項規劃編制,瀋陽市將梳理幫扶雙方主導產業關聯性,建立各領域產業規劃銜接,通過延伸一、二、三產產業鏈,共同打造縣域地區1個至2個主導產業;圍繞華晨寶馬產品升級、沈飛搬遷等全市重大專案,聚焦對口地區裝備製造配套、通用航空等主導產業,協同開展項目謀劃,促進產業轉型陞級;結合瀋陽現代化都市圈建設,共同開展農企進城行動、農超對接行動,協同推進特色優質農產品拓展大型商超市場,打通農產品進入本地商超的“最後一公里”。

标签: 縣域經濟 經濟

評論留言

  • 熱心網友
    暫時沒有留言

我要留言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裡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所有評論需要人工稽核後才能顯示,請勿發佈垃圾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