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全市水稻機收率將達75%

重庆 65℃ 0
摘要:

進入8月以來,我市水稻陸續進入成熟收割期。8月13日,重慶日報記者從市農業農村委獲悉,今年全市水稻收割的一大特點便是機收率進一步提高,預計全市水稻機收面積將達700-750萬畝,較去年提高50萬畝,機收率有望達到75%。

由於地形和海拔的原因,我市機收呈現出從西向東轉移的特點,現時水稻收割主要集中在渝西片區。近日,記者在永川區青峰鎮看到,來自河南、安徽、江蘇等地的收割機在稻田裏來回穿梭,一茬茬水稻順利完成割稻、脫粒、揚場、入袋等採收環節,金色稻田中呈現出一派豐收的景象。現時,永川區水稻種植面積約60餘萬畝,在整個收割期間,來自安徽、江蘇、河南等省以及永川本地的500多臺收割機,將對其中的55萬畝水稻進行機收工作,預計可節約收割成本1.8億元左右。

記者在榮昌區安富街道古橋社區看到,稻田裏一片金黃,空氣中彌漫著清新的稻香。種糧大戶黃玉文種了60多畝水稻,今年請來兩臺收割機幫忙,力爭兩天完成收割。“人工收割六七個人一天只收得到一畝多地,機器收割一二十分鐘就收一畝地。”黃玉文說,水稻機械化收割不但省時省力,而且每畝地只需100元收割費用,至少節約三分之二以上的收割成本。針對高溫天氣和缺勞力家庭,收割機還能開到村民的家門口,將收割下來的稻穀直接進行晾曬。

市農業農村委農機化處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重慶山高坡陡、土地零碎、宜機化程度低,成為加快全市農業機械化發展的最大短板,也是制約鄉村產業振興、農業農村現代化的重要因素之一。近年來,我市率先在全國探索推進丘陵山區農田宜機化改造並取得明顯成效。截至去年底,全市有32個區縣實施示範改造項目585個,直接及帶動改造面積達78萬畝,建成了一批萬畝級規模化農業生產示範基地,潼南、渝北、永川、墊江等區縣正向10萬畝級臺階邁進。

今年是鄉村振興全面推進的元年,我市規模化標準化推進農田宜機化示範改造,市級投入2億元,集中打造萬畝級示範片,預計全年可完成農田宜機化改造示範10萬畝,累計示範及帶動改造達86萬畝。

該負責人提醒,近期豪雨來襲,可能會對水稻造成一定損失,村民應在雨後立即對受淹稻田清溝排水,减少受淹時間。同時,噴施農藥,避免病害發生、蔓延。有關區縣則應加大農業機械跨區服務力度,抓緊組織搶晴搶收,確保水稻顆粒歸倉。

标签:

評論留言

  • 熱心網友
    暫時沒有留言

我要留言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裡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所有評論需要人工稽核後才能顯示,請勿發佈垃圾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