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聽聞張飛死訊,平靜的說了4字,此時諸葛亮才看清劉備真面目

河北 67℃ 0
摘要:而桃園三結義卻是同生共死,兄弟同心。囙此人們對桃園結義無比嚮往,但是卻對瓦崗結拜並不推崇。其實在劉備得知張飛死訊後,輕鬆說了4個字,而正是這四個字讓諸葛亮徹底看清楚劉備的真面目。張飛死在了手下範疆張達手中,而劉備在夷陵大敗後病逝於白帝城內。張飛則是駐紮在閬中,負責看守蜀中西北的門戶。可這樣重要的一比特守將,卻被部下輕易殺害,這讓劉備對張飛之死也沒有多大感觸,囙此才會輕聲的說出四個字。

都說“寧學桃園三結義,不爭瓦崗一炷香”,意思是瓦崗結拜雖然名義上是兄弟,卻各懷心思,最後兄弟相殘。而桃園三結義卻是同生共死,兄弟同心。囙此人們對桃園結義無比嚮往,但是卻對瓦崗結拜並不推崇。

可桃園結義當真牢不可破嗎?其實在劉備得知張飛死訊後,輕鬆說了4個字,而正是這四個字讓諸葛亮徹底看清楚劉備的真面目。所謂的桃園結義,也不過是虛名噱頭而已。

《三國演義》中,劉備關羽張飛結識於涿郡,三人一見如故,於是在張飛的桃園之中結拜為兄弟。許下了不曾同年同日生,但願同年同日死的誓言,可現實卻並非如此,關羽失荊州,命喪臨沮。張飛死在了手下範疆張達手中,而劉備在夷陵大敗後病逝於白帝城內。

三兄弟之死,隔了數年之久,雖說劉備興兵東征有為關羽報仇的嫌疑,但是劉備真正在意的或許並不是關羽,而是荊州。他在得知關羽被殺後,曾感歎關羽啊關羽,荊州啊荊州。可見他真正在乎的是荊州遺失,自己的王霸之業,失去了支撐點,夷陵之戰也不過是想要向孫權討要回荊州,並且將利益最大化。

反而是張飛對關羽的死表現得非常强烈,他馬上要求劉備出兵,在劉備猶豫不決時,甚至寧願自己出兵報仇。在他轄內的閬中,要求部將三天之內打造好數百套白衣白甲,以祭奠關羽之靈。可正是因為張飛的要求過高,導致其部下無法完成,最後張飛怒鞭範疆張達,反而導致自己被殺害。

劉備接到密報通知張飛去世後,他雖然微微一怔,但是處理政務檔案的手卻並沒有就此停下,而是輕聲的說了四個字:“嗯,吾知矣。”一旁的諸葛亮卻將這一切都收入眼中,他一邊驚訝於劉備的養氣功夫,一邊也為劉備的心性感到心寒,曾經的結義兄弟,在去世後劉備卻給出如此冷淡的回應,果然此刻的劉備早已不再是當初那個意氣風發,兄弟情義高過一切的劉皇叔。

實際上很多人都說劉備是一個虛偽的小人,那麼真實歷史是的劉備是否就是如此呢?其實在筆者看來,劉備的仁慈並不是裝出來的,他也曾經是一個真摯而仁德的領袖,但是隨著劉備地位的變化,他的心態也發生了改變,對待自己身邊人的態度自然而然也不一樣。

初出茅廬的劉備一直秉持著以德服人,在外平定叛亂,在內樂善好施,對於普通百姓都能和他同席而坐。據《三國志》記載,曾經有人買通刺客暗殺劉備,劉備在不知情的情况下邀請刺客好吃好喝,結果刺客深受感動,道出了實情,最後就此離去。

由此可見,劉備的仁慈並不是虛偽的,也正是如此,才會有一個接一個的勢力願意接納劉備。能够在群雄紛爭的亂世存活下來的諸侯,哪一個不是人精?又怎會看不穿劉備的真面目?只有劉備的仁慈是真實的,他才會如此受到愛戴和擁護。

當然這一切在劉備當時漢中王,並且稱帝後發生了改變。稱帝的劉備不再是那個仁慈的君主,而是一代帝王,同時他對自己的兩個兄弟的感情也發生了變化。關羽成了駐守東南的大將,而失去荊州,關羽難辭其咎,囙此劉備對關羽之死並沒有多大感觸,反而痛恨荊州遺失。

張飛則是駐紮在閬中,負責看守蜀中西北的門戶。可這樣重要的一比特守將,卻被部下輕易殺害,這讓劉備對張飛之死也沒有多大感觸,囙此才會輕聲的說出四個字。關羽張飛作為幫助劉備起家的將領,同時也是劉備的手足兄弟,在失去作用之後,很快就被劉備遺忘。其實這並不是因為劉備心狠,而是他在登基稱帝之後,心中早就沒有了兄弟之情,只有帝王之業。

評論留言

  • 熱心網友
    暫時沒有留言

我要留言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裡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所有評論需要人工稽核後才能顯示,請勿發佈垃圾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