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部七大萬億GDP都市角逐,誰的發展潜力更大?

河北 77℃ 0
摘要:近日,隨著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的數據公佈,中西部都市的人口“家底”被摸清。和這7個都市相比,中西部其他重點都市,比如昆明2020年GDP僅有6733.79億元,南昌的GDP為5745.51億元,南寧為4726.34億元,貴陽和太原超過4000億元,其他均不足4000億元。未來,在中西部這些覈心都市的角逐中,哪些都市發展潜力更大?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統計發現,中西部18個省區市中,湧現出7個萬億GDP都市,分別是重慶、成都、長沙、武漢、西安、鄭州、合肥。

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陳潔,實習生徐欣宇成都、廣州報導

近日,隨著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的數據公佈,中西部都市的人口“家底”被摸清。

在中西部18個省區市中,21世紀經濟報導統計了所有重點都市,發現有7個都市成功“突出重圍”,成為中西部最重要的覈心都市。這7個都市包括重慶、成都、長沙、武漢、西安、鄭州、合肥,它們的共同特徵是GDP萬億以上、人口接近或超過千萬。

和這7個都市相比,中西部其他重點都市,比如昆明2020年GDP僅有6733.79億元,南昌的GDP為5745.51億元,南寧為4726.34億元,貴陽和太原超過4000億元,其他均不足4000億元。

“重慶是個直轄市,可比性差一點。其他6個都市之所以在新一輪的都市體系發展中脫穎而出,首先是區位優勢,一個都市要成長壯大,除了自身因素之外,一定是依賴規模化‘腹地’的支撐。其次是行政資源優勢,作為省級中心都市、省會城市,在我們國家體制下,聚集資源的能力本身就比其它城市强。”河南大學經濟學院名譽院長、特聘教授耿明齋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導採訪時表示。

未來,在中西部這些覈心都市的角逐中,哪些都市發展潜力更大?

7大覈心都市“突出重圍”

隨著新一輪城鎮化的推進,在我國中西部廣闊的大地上,有7個都市的發展“突出重圍”。

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統計發現,中西部18個省區市中,湧現出7個萬億GDP都市,分別是重慶、成都、長沙、武漢、西安、鄭州、合肥。

從GDP來看,作為直轄市的重慶,GDP已經突破2.5萬億,成都和武漢的GDP也突破1.5億元。而長沙、鄭州、合肥和西安的GDP在1萬億到1.25萬億元之間。

從人口來看,重慶的人口達到3200萬以上,成都也超過2000萬,武漢、鄭州和西安在1200萬以上,長沙也超過1000萬,僅有合肥為936.99萬人,但也接近千萬級別。

數據來源:各地統計公報注:重點都市選取省會城市

和這7大城市相比,中西部其他重要都市,無論是人口還是GDP都存在明顯的差距。為何這7大城市能够“突出重圍”?

耿明齋指出,這裡面主要有兩個因素,包括區位優勢和行政資源優勢。

“這些都市都是省域內最大的都市和省會城市,往往是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在新一輪區域發展的行程中,各個省級政府都意識到,要推動省域經濟的良性發展,必須依賴覈心都市,以及覈心都市引領形成的城市群、都市圈,來作為省域經濟的發動機。所以,各個省份都或多或少出臺過利於覈心都市發展的政策。”耿明齋說。

西南財經大學經濟學院政治經濟學研究所講師、碩士生導師陳姝興接受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採訪時指出,省會城市作為中心都市,具有天然的聚集資金、資源和人才的優勢,全力發展中心都市能有效提高資源利用率,大大促進生產力的提高。

“特別是隨著產業結構調整和戶籍制度鬆動的影響,中心都市的虹吸效應不斷加強,其經濟水准快速發展,並進一步加强資源在空間的集聚。這種‘强省會’策略的結果就是中心都市的人口和GDP迅猛增長,都市首位度不斷提高。”陳姝興表示。

但是,其他中西部的省會城市,也會得到相應的政策傾斜,卻為何沒能躋身中西部萬億GDP都市之列?

耿明齋認為,中西部其它的省會城市,比如甘肅蘭州、山西太原、寧夏銀川等,沒有成長為萬億GDP都市,是因為相對來說,中西部萬億GDP都市所在的省域經濟規模的優勢大,能够支撐都市成長。比如河南戶籍人口接近1.1億,GDP總量達到5.5萬億,“腹地”優勢明顯。

城市群發展如何?

儘管這7大城市現時均為萬億GDP都市,且已經成為或者即將成為人口千萬級的都市,但是各自發展的特點頗為不同。

以省會城市的首位度來看,排除直轄市重慶,另外6個都市中,GDP和人口在各省中占比最高的為西安,GDP佔據陝西省的38.27%,人口占整個陝西的32.77%。而首位度相對低的鄭州,GDP占河南省的21.82%,人口占河南省的12.68%。而且,在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之時,鄭州的人口還不如本省的南陽市。

耿明齋指出,首位度差异有兩個方面的因素。

首先,要考慮都市結構和都市佈局的歷史因素。從河南來看,歷史上都市數量多,都市規模分佈相對比較均勻。改革開放前,河南大城市除了鄭州,還有洛陽、開封等,基本算同一層級。而如南陽、信陽、商丘雖然規模小,但是轄區內覆蓋的區域人口總量大。而像西安,歷史上陝西省內就沒有其它能與之相提並論的都市,成都、武漢也是省內一家獨大。

其次,還有省域規模因素。河南省戶籍人口超1.1億,鄭州聚集了超過1000萬,占十分之一。陝西省戶籍人口4000萬,西安聚集1000萬,就占超五分之一。區域內總的規模大小不一,導致首位度有所差异。

不過,儘管首位度不同,但中西部覈心都市的發展與東部不同,更多是個體都市的發展較突出,城市群的發展相對薄弱,目前尚未形成如長三角、珠三角這樣規模的城市群。

耿明齋認為,中西部城市群與東部城市群發展的模式不同,中西部都市的快速成長,主要是靠行政權力配寘資源來支撐,而東部城市群的發展,是市場在資源配置中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

其次,區域市場化程度不一樣。總體上,東部區域市場化程度高,中心都市和周邊都市的聯系主要靠產業鏈條和市場交易,彼此相互依賴,自然一體化程度高,群落結構完整。比如蘇錫常、南通、嘉興、杭州、南京、寧波等都多多少少依賴上海這個龍頭提供的市場平臺和創新要素的溢出。反過來,上海也受到周邊都市產業發展的支撐。

陳姝興指出,從經濟的角度出發,東部地區經濟相對發達,溢出效應明顯,城市群的形式有利於產業分工和資源的充分利用。而中西部都市則需要一個中心都市聚集資源和人才,形成區域增長極,才能實現資源配置最優化,逐步帶動周邊都市發展。

“比如成都是集全省之力發展,其經濟首位度超過35%。而30%就是一個臨界點,一旦超過,中心都市的周邊都市就面臨發展停滯的困境,城市群自然也無從形成。”陳姝興表示。

目前來看,GDP在省內占比超過35%的都市包括西安、成都、武漢,GDP在省內占比在25%-30%這一區間的有長沙、合肥,鄭州不足25%。

“中西部覈心都市和周邊都市看起來虹吸效應可能大於溢出的效應,虹吸效應讓人們感覺更加强烈。中西部覈心都市發展一靠行政資源配置,二靠人的聚集,產業發展程度相對不够,囙此產業對周邊的聯結和帶動能力也不够,就造成覈心都市和周邊都市在產業上相對獨立。”耿明齋表示。

但他認為,長遠來看,現代都市發展的總趨勢是城市群化、都市圈化,中西部都市也不例外。而且覈心都市發展到一定程度後,產業外溢是必然的,中西部覈心都市和周邊都市建立產業基礎上的聯結也是必然的,只是現時成熟度不够。“現時,不管從統計資料還是人們的感覺來看,從河南全域來講,發展好的還是鄭州周邊。”

哪些都市未來潜力更大?

目前來看,中西部的7大萬億GDP都市的發展勢頭都很好,GDP和人口進一步聚集,城鎮化率也進一步提升。

那麼,未來哪些都市發展的潜力更大?

耿明齋指出,從GDP總量和城市功能結構來看,重慶、成都、武漢領先,其它四個都市差了一些。重慶是直轄市,而原來國家分幾大區的時候,成都是西南的覈心都市,武漢是中南的覈心都市,歷史文化積澱很厚。

“其它四個都市在第二個層級。從經濟規模來看,長沙比鄭州略多,合肥和西安剛過萬億。單就都市品質來講,西安和長沙的文化積澱、創新能力較强。”耿明齋表示。

他指出,第二個層級的四個都市,發展也各有特色。西安的文化影響力無與倫比,創新能力也是首屈一指,除了北京、上海和武漢,西安聚集了全國最多的高校。合肥屬於後起之秀,現在安徽被納入長三角體系,中國科技大學、中國科學院的支撐使它成為創新都市。長沙也有相當强的創新能力,整個湖南經濟體量不小,文化積澱也比較厚。

“相對來說,我認為鄭州自身發展的潜力和未來發展空間,在這4個都市裏是最大的。因為總量在整個省域占比低的中心都市,自身未來發展空間會比較大。現在鄭州人口1260萬,才占河南的約十分之一,中心都市發展的特點就是對省內人口、資源的吸引力持續增强。近年來,鄭州的快速增長背後的基本發展模式是全省人到鄭州來。”耿明齋說。

陳姝興認為,國家中心都市已確定九個,即北京、上海、廣州、天津、重慶、成都、武漢、鄭州、西安,而長沙和合肥在中心地位和經濟體量方面都要弱一些,還要與濟南、青島、南京、瀋陽、南昌等省會城市競爭。相對來說,她更看好武漢未來的發展。

“在上述七座都市中,武漢的人口結構相對年輕,在校大學生也是最多的,人才優勢明顯。此外,武漢的三大支柱產業分別為光電子資訊、汽車及零部件、生物醫藥及醫療器械,是現時國家重點支持的行業,並且武漢的科技創新能力很强,其研發投入為中西部翹楚,具有巨大的發展前景。”陳姝興指出。

評論留言

  • 熱心網友
    暫時沒有留言

我要留言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裡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所有評論需要人工稽核後才能顯示,請勿發佈垃圾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