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東的西藏十年

西藏 104℃ 0
摘要:青藏高原不易登。不僅串聯起了昌都、林芝等人口更密集的藏南地區,而且東部的連接點由西寧,變為經濟更富庶的成都,從而真正實現了西藏和內地經濟的聯動。和川藏鐵路一樣,京東進軍西藏的决定,在實踐中極具挑戰,在商業上不甚划算,但是在社會責任上又價值頗大。為此,京東默默耕耘了十年。2020年12月,京東在拉薩的物流園區陞級擴容為西藏自治區公共物流倉儲配送中心。

衣公子的劍——做愛讀的商業評論

青藏高原不易登。

1897年,英國殖民者動了在西藏修鐵路的主意。孫中山20萬字的《建國方略》,也對青藏鐵路殷殷切切。

現實裏,當新中國破除萬難,青藏鐵路2006年破土而出,已經過去100多年。

但是,青藏鐵路僅僅是第一步。歸根到底,鐵路是手段,而不是目的。

真正的目的是共同富裕,是共同發展。

正是從這個角度,川藏鐵路的價值是青藏鐵路的數倍。不僅串聯起了昌都、林芝等人口更密集的藏南地區,而且東部的連接點由西寧,變為經濟更富庶的成都,從而真正實現了西藏和內地經濟的聯動。

作為代價,川藏鐵路的修建難度也是青藏鐵路的數倍。如果說,青藏鐵路是修一個粗獷的緩坡,那川藏鐵路就是要修出精密的、一會上一會下的層層臺階。川藏鐵路總長1800多公里,穿越無數縱橫交錯的峽谷,克服高原缺氧、地震帶、風積沙、泥石路、峽谷風、凍土,從海拔500米的成都,歷經八起八伏,攀升到海拔3600多米的拉薩。

這背後的支撐,是中國鍛造多年的基建能力

和川藏鐵路一樣,京東進軍西藏的决定,在實踐中極具挑戰,在商業上不甚划算,但是在社會責任上又價值頗大。

很多人和我一樣好奇,除了决心和努力,京東真的具備攀登世界屋脊的商業基建能力嗎?

01西藏為什麼難登

僅僅川藏鐵路西段的拉林段(拉薩到林芝),就16次跨越雅魯藏布江,有10千米以上的隧道6座、15千米以上的隧道15座。幾乎每個隧道都是足够寫進教科書的工程大難題。

嘎拉山隧道,遭遇隧道湧水,連續100多天每日湧水上萬立方米,最多時單日湧水3萬立方米。

令達拿隧道,總長25公里,其中發生軟岩大變形的區域占了87.8%。

巴玉隧道,內外溫差達30℃,岩爆發生時,隧道裏“石頭像炮彈一樣飛“

和川藏鐵路一樣,把實業帶進西藏,也需要跨越無數天塹,架橋樑,通隧道。

第一,物流,成本依舊很高。一瓶在內地賣60多元的清揚洗髮乳,在林芝本地的便利商店,就是90元。不是因為奸商,而是因為物流成本太高了,沒辦法。

第二,地廣人稀林芝“一區六縣”,人口數量普遍在1-3萬人,其中還有中國最後一個通公路的縣,墨脫縣。如果選址不當、選貨品當,人流和銷量無法支撐成本,就只能虧損出局。

第三,貧困和落後的商業意識。2020年,林芝市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僅僅36480元,農村更低,只有18791元。其實,藏南地區農牧資源豐富,但是產品既沒有品牌也沒有標準,小作坊式生產,資質也不全,三品一標更是天方夜譚。

在凍土、地震帶、大峽谷之間修鐵路,是工程的奇迹。這樣看來,如果可以在物流難、選址難、商業意識差的西藏扶持實業,那就是商業的奇迹。

為此,京東默默耕耘了十年。

02被逼出來的京東

當青藏鐵路打破西藏沒有鐵路的魔咒,同一時間,京東駛到自己命運的十字路口——在電商的競爭中,怎麼做出自己的差异化?

其實,京東是被逼出來的。

和馬雲、馬化騰的創業經歷完全不一樣,劉强東的創業起點就是中關村的線下“三尺櫃檯”,一個賣光碟的攤主。

擺攤賣東西,這是你我身邊隨處可見的實體經濟小生意。

京東的幸運,是趕上了互聯網並且把握了互聯網。但是互聯網並沒有替換掉京東的內核,很長一段時間京東只賣3C電子產品(電腦computer、通信communication、消費類consumer),而且堅持自營。

和同時期的其他電商平臺一樣,京東也是用協力廠商物流發貨。但是很快遇到三個死穴。第一,因為3C商品單價高,總是被偷

第二,協力廠商物流粗暴,快遞扔來扔去。讓劉强東最頭疼的是硬碟,表面是堅固的金屬,內裡是脆弱的碟片,物流途中扔壞了,消費者第一時間看不到,用了一段時間出了問題,再來京東投訴,嚴重影響口碑。

第三,十多年前,支付不像現在那麼便捷和可信,很多消費者喜歡貨到付款,覺得安心。京東覺得體驗第一,堅持貨到付款。這樣一來,和協力廠商物流公司越來越扯不清,結款慢,甚至有快遞網點卷錢跑路。

可以說,京東是被逼著,不得不自建物流。

到今天,京東運營著數百萬自營商品SKU,物流運營超過1000個倉庫,倉儲總面積超過2100萬平方米,在92%區縣、84%鄉鎮實現“當日達”或“次日達”。

一個企業出身時的DNA會影響未來很多關鍵决定。比如,在怎麼觸達用戶這個問題上,阿裡投資了大量影視、視頻、直播、社交媒體搶佔流量的入口,這個投資規模只有主業是內容和社交的騰訊才可以媲美。相比之下,京東幾乎完全不涉足娛樂內容領域,在觸達消費者上,更京東的做法是延續“重資產”的路線,開自營的實體門店,到今天在全國擁有數萬家線下實體門店。

京東有37萬名員工。對比之下,拼多多員工數量只有京東的1/40。阿裡有25萬,其中12萬來自並購高新零售(大潤發)。互聯網基因更足的騰訊,員工數到現在都沒有超過10萬。

還有一點很少有人提,早期電商上協力廠商商家,納稅、開發票都變成了一種“灰色的優勢”。京東,這一點有口皆碑,且非常難能可貴,從一開始就堅持合法合規經營,給用戶開發票,給快遞員工交社保。

自營為主,自建物流,合規經營,這三項,時間越久,越能把京東和所有互聯網公司區別開來。基於這三點,我們可以說,京東是根植於實體經濟,成長於實體經濟。

就這樣,十多年過去,對自建物流、供應鏈和自營商品的重投入、聘用超過25萬名一線員工、擁有數萬家線下實體門店等等,京東付出的這一切構成了一套數智化社會供應鏈

03京東上高原

2011年,京東第一次在西藏建設自營配送站,開通中小件配送服務;

2015年,京東物流正式啟動了西藏地區大件配送業務,第一臺送進西藏的冰柜走了11天;

2016年京東大家電配送覆蓋到林芝地區,但絕大部分商品要從內地運往西藏,一臺冰柜從下單到收到貨需要2周左右。

癥結在哪裡?等西藏用戶下單,再從內地發貨,太慢了。更好的方案是,在西藏建倉,提前把貨運到西藏的倉庫,消費者一下單,就從西藏的倉庫發出。好處是,配送速度變快,缺點是,投資很大很燒錢。

2017年5月,京東終於建成了京東西藏物流園區,拉薩實現“當日達”。這不僅是京東的一大步,也是西藏的一大步,這是西藏首個大型電商物流園區,世界屋脊開始奔跑在世界最先進的物流體系之上。

2019年4月,世界上海拔最高的特長公路隧道——米拉山隧道建成通車。以此為標誌,經過6年建設、全長約400公里的拉薩至林芝高等級公路全線通車。京東也跟著國家的建設,加快自己的脚步。

2020年12月,京東在拉薩的物流園區陞級擴容為西藏自治區公共物流倉儲配送中心。幾十臺搬運機器人“地狼”24小時不間斷的工作著,使揀貨效率提升了2-3倍。現在,西藏用戶80%的商品本地發貨,8成訂單可實現“當日達”

圖:地狼京東物流自主研發的智慧搬運機器人

物流就是實體經濟的血管。物流越好,實體經濟血液迴圈就越通暢,造血能力就會上來。京東的計畫是,用數智化社會供應鏈打造零售、物流大動脈。同時,用京東家電專賣店、京東便利商店打造線下毛細血管,線上線下融合發展。

在西藏買東西極不方便,但是開小店的生意人也很艱難。地廣人稀,銷售量小且不穩定,進貨特別困難。

在江浙滬,便利商店一個電話,經銷商的卡車就會開來,放下四箱啤酒,卡車繼續往前開,過1公里到某個量販店再放下10箱。

但是在西藏,不行,地廣人稀,經銷商如果給小店送貨,要單獨跑幾十公里送啤酒,明顯不划算。往往只能是小店主自己去進貨,開幾十公里進啤酒,再開幾十公里進水果,跑來跑去,成本越來越高,最終只能攤進售價。

所以有了奇葩一幕,林芝阿裡這些區域,收入水准比北京上海低很多,但是消費品賣得比北京上海還貴很多。

改造西藏小店的供應鏈,很有必要,但是也無比艱難。

京東正好有大量的實體供應鏈發展經驗。既有數百萬SKU的自營商品,又在全國自建1000多個倉庫,而且在全國300多個都市有數百萬中小門店接入了京東供應鏈。這套供應鏈能力,對接小店,剛剛好。比如,天津東麗區的一家夫妻店,在接入京東供應鏈、陞級為京喜便利商店後,可以為消費者提供到店購、到店提、送到家等多種購物管道,日營業額較之前增長了50%。

現在京東把這套供應鏈能力,送上了西藏。2020年,京東承接了西藏47個縣的國家級電子商務示範專案,今年要在西藏落地100家便利商店。

京東在西藏幹什麼,總結下來,不僅要解决銷售的“最後一公里”,也要幫它們補上供應鏈的“最初一公里”。

04躬身入局

十年裏,京東在西藏的投入逐漸清晰。與此同時,京東的業務領域越來越寬廣,但與別的側重流量和交易的互聯網平臺相比,京東有明顯的不同,不妨將其稱之為新型實體企業

正是由於具備“新型實體企業”這種内容,京東能够更設身處地地去理解實體經濟,去實踐“以實助實”。

西藏的農牧資源非常豐富。高海拔導致光照時間特別長,氣候濕潤(藏南地區),水資源豐富,同時具備這三項優勢的土地資源,放眼全球,也是鳳毛麟角。除了極具特色的蟲草、松茸,蘋果、奇異果也非常有競爭力。

2014年,京東西藏館上線,青稞酒、犛牛肉幹等西藏特產開始通過京東供應全國消費市場,銷量提高很明顯。

從流量思維的角度看,這已經足够好。但是,如果從實體經濟的角度看,這還遠遠不夠。你不能僅僅給流量,幫老鄉賣貨,而要繼續審視這個產業需要什麼。比如西藏,自然資源很好,但是產品只有產地沒有品牌,缺品質標準,只能做到小作坊生產。

如果真的要幫助這些農牧民,僅僅給流量是不够的,你要親自下場,把工業文明裏的產品思維,把現代商業的方法論一點點交給老鄉。

2016年開始,京東開始介入養殖技術、加工、品牌行銷、物流、科技追溯,先後打造出跑步雞、遊水鴨、飛翔鴿、遊水魚、跑山猪等一系列農特產品。從河北武邑縣的跑步雞開始,這些項目陸續在貴州施秉、江蘇泗洪、河北阜平、新疆和田、遼寧寬甸和本溪等更多地區推廣複製開來。

這一套方法,也在逐漸登入西藏多個偏遠地區。

比如,在西藏林芝市波密縣紮木鎮東若村,京東幫助當地農產品公司打造智慧農場,用物聯網科技在藏天麻種植基地搭建智慧環境監測系統、農田作物生長視頻監測系統、智能農倉視頻監控系統等,從種養殖環節實現品質全程溯源,提升品牌含金量。

05未來

我曾經在文章裏這樣評估京東:趕不上熱點,抓得住覈心。

行業裏的多次熱點,京東都姍姍來遲,甚至索性錯過。但是覈心一直沒丟,用京東零售CEO徐雷的話來說:“賣全天下的貨”和“去全天下賣貨”。

賣貨看似簡單,但是卻是所有實體經濟的終點。多快好省地賣貨,要求京東不斷構建供應鏈能力,用智慧科技手段提高選品能力;宏觀上,既能搭建大動脈,又能培養毛細血管;微觀上,去參與和實踐,要真的懂實業怎麼做,好產品怎麼來。

而京東本身新型實體企業的内容,京東一直在打造的供應鏈基礎設施,以及京東一步步登上雪域高原的過程,就是這家公司未來的核心能力。

西藏解放70周年,站在當下,眺望未來,京東的耕耘給我們提供了一個極好的視角。僅有流量高高在上是不够的,要俯下身走進西藏,深耕西藏,用實體經濟的管道和經驗去振興西藏,這不僅是西藏的未來,也是這一代通過互聯網和資訊技術快速成長的幸運者應有的胸懷和擔當。

給文章點個“在看”吧~!

評論留言

  • 熱心網友
    暫時沒有留言

我要留言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裡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所有評論需要人工稽核後才能顯示,請勿發佈垃圾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