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軍長征在陝北會師後,為何不去山西開闢根據地?

山西 121℃ 0
摘要:根據地是中國工農紅軍生存、發展、壯大的命根子,是土地革命戰爭時期紅軍戰勝敵人的必要條件,囙此離開根據地則寸步難行。1935年9月10日,中央紅軍到達絲巾鋪,在這裡偉人瞭解到陝北有劉志丹開闢的紅軍根據地,於是長征第一次有了明確的目標,即到陝北去,去建立更大的紅色根據地。據悉,整個東征期間,紅軍戰果頗為豐碩。紅軍共殲敵13000餘人,俘虜4000餘人,給閻錫山部以重大打擊。

根據地是中國工農紅軍生存、發展、壯大的命根子,是土地革命戰爭時期紅軍戰勝敵人的必要條件,囙此離開根據地則寸步難行。

1927年國民黨反動派悍然向還是盟友的共產黨人舉起屠刀,致使第一次國共合作最終以失敗告終。中國共產黨人痛定思痛,决定拿起槍桿子,走上了武裝鬧革命的道路。不過,革命鬧是鬧了,可到哪去就成了問題?

1927年10月,偉人率領秋收起義的隊伍,走上井岡山,開闢了第一個紅色根據地—井岡山革命根據地,從此中國革命的面貌煥然一新。其後隨著土地革命戰爭的發展,紅色根據地不斷發展壯大,從原來的星星之火漸趨燎原之勢。

俗話說,好事多磨,中國革命也經歷了一個艱難曲折的過程。1934年10月,中央紅軍第五次反圍剿失敗,紅軍被迫走上了戰略轉移的道路,這一走就是兩年多。

當時,雖然紅軍上下士氣高昂,但一路向北終究有些落魄,哪裡才是我們的家?

不過,艱難只是暫時的,好消息很快傳來了。1935年9月10日,中央紅軍到達絲巾鋪,在這裡偉人瞭解到陝北有劉志丹開闢的紅軍根據地,於是長征第一次有了明確的目標,即到陝北去,去建立更大的紅色根據地。

中央紅軍到達陝北後,雖有劉志丹創立的陝北根據地,但因陝北地區環境比較惡劣,根本不足以滿足紅軍的生存發展需要。為此,東征計畫提上了日程。

其實,當工農紅軍來到陝北站穩腳跟之後,確實考慮過向山西發展。與貧瘠的陝北相比,一河之隔的山西則富裕的多。如果紅軍能打下山西當根據地的話,對於紅軍的擴張和發展則是一個絕佳的選擇。但是為什麼後來在東征戰役中,紅軍沒有開闢山西根據地呢?

當時,中央紅軍的境遇極為困難,接連發生人困馬乏、減員嚴重的情况,要不是徐海東慷慨借給中央紅軍5000元大洋,中央紅軍早就揭不開鍋了。雖然最後得到了支援,但這畢竟不是長久之計,因為當時的陝北根據地太窮了,根本無力供養大批的紅軍將士。

為此,在1935年12月召開的瓦窑堡會議上,中央正式提出了“抗日反蔣、渡河東征”的口號。1936年1月15日,中央軍委簽發紅軍東征抗日的命令,訓令部隊集結到黃河岸邊,進行渡河準備。

據資料記載,中央紅軍來到陝北後,閻錫山也深感不安,所以從1935年秋開始,他就命令部隊嚴防死守,並在黃河岸邊修建碉堡,唯恐紅軍渡河作戰。

1936年2月20日晚,紅軍分三路渡河,一舉攻破閻錫山設定的“天險”防線,隨後直插閻錫山的老巢。閻錫山聞訊後大為驚恐,趕忙抽調部隊馳援前線,就連留在太原的預備隊也被他送上了前線。但這根本不能阻擋紅軍的前進步伐,儘管晉綏軍裝備精良,但紅軍也不差,憑著豐富的作戰經歷,東征紅軍打得晉綏軍放弃了黃河防線,等待援軍的到來。

可這援軍從哪裡來呢?原來東征軍的節節勝利,使閻錫山非常恐懼,不得不向蔣介石的中央政府求援。這正中蔣介石下懷,他正想通過插手山西的事情,來削弱閻錫山的勢力,沒想到閻老西竟然送上門來了。

於是,蔣介石在四月底派陳誠統一指揮關麟征、商震的十個師進入山西,配合閻錫山的晉綏軍圍剿紅軍。與此同時,蔣介石也命令陝甘地區的楊虎城、張學良部向陝北根據地發動進攻,以達成前後夾擊之勢。面對這種情況,我軍如果堅持東征,很可能會陷入孤軍作戰的境地。

基於上述情况,為了保存革命火種,中央决定紅軍西渡黃河,回師陝北,紅軍東征至此宣告結束。

據悉,整個東征期間,紅軍戰果頗為豐碩。紅軍共殲敵13000餘人,俘虜4000餘人,給閻錫山部以重大打擊。除此之外,紅軍也在擴大隊伍、後勤保障、政治文宣方面有所收穫!

評論留言

  • 熱心網友
    暫時沒有留言

我要留言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裡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所有評論需要人工稽核後才能顯示,請勿發佈垃圾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