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一考生,曾用“甲骨文”寫作被川大破格錄取,如今卻成了小丑

四川 87℃ 0
摘要:“昔日齷齪不足誇,今朝放蕩思無涯。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唐朝孟郊的這首《登科後》道出了古代書生經歷十數載寒窗苦讀,一舉登科後的欣喜之情,想到以後別開生面、風雲際會的新生活,之前的苦讀詩書的鬱悶一掃而空。但是有人卻劍走偏鋒,四川一考生,曾用甲骨文寫作文被985破格錄取,更令人想不到的是,他如今成了“小丑”。看到黃蛉“小丑”般的狀況,猶如現代版的“仲永”。

“昔日齷齪不足誇,今朝放蕩思無涯。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唐朝孟郊的這首《登科後》道出了古代書生經歷十數載寒窗苦讀,一舉登科後的欣喜之情,想到以後別開生面、風雲際會的新生活,之前的苦讀詩書的鬱悶一掃而空。

古代科舉不容易,正如現在的高考,雖然現在高等學府非常普及,但那些名牌大學仍然是千軍萬馬過獨木橋一般難考,畢竟所接受的教育細節還存在很大的差异,所以這些名牌大學,或者說是211、985等大學都是考生心目中理想的學府。

除了天賦異稟之外,相信大多數學生都經歷過三年高中緊張的備考階段,在海量的測試題中反復練習,提高自已的應試能力。但是有人卻劍走偏鋒,四川一考生,曾用甲骨文寫作文被985破格錄取,更令人想不到的是,他如今成了“小丑”。

一、考卷驚現甲骨文作文

2009年高考一如往常一樣緊張地進行,考試後批閱考卷的老師們都在嚴格而又謹慎地給每個考生的試卷打分,尤其作文這樣的考卷需要老師們仔細地批閱,看學生是否离题、是否符合邏輯,甚至發現其中的亮點而給出較高的評分。

當老師在批閱作文時,一篇奇怪的作文出現在了老師的眼前,與其他作文不同的是老師只知道上面所寫的是文字,但大多數位卻不認識,這讓批卷老師感到有點“難堪”,要知道哪位語文老師不說是學富五車,但也是對文學知識有較高掌握能力的,竟然不認識試卷中的字,令人不可思議。

後來經過老師們的研究,認為這些看起來極為“生僻”的字應該含有“大學問”,於是上報給專家調研組親自批改之篇作文,最終確定這些“生僻字”為“甲骨文”,而這篇作文就是用甲骨文所寫,考卷中驚現甲骨文作文一時間成為了人們的熱門話題。

然而,這篇作文經過專家組“翻譯”過來後,老師們發現作文內容與考試題目要求偏差較大,也就是寫“离题”了,老師只給出了6分的成績。要知道,高考時一分之差就會與理想學府絕緣,高考作文又在考分中佔據很大的權重,6分的成績顯然與985大學失之交臂了。

考生的高考分數只有428分,分數並不理想,但這篇甲骨文作文卻讓老師們眼前一亮,要知道,甲骨文代表著中國古代文化,甚至可以追溯到幾千年前,別說是現代的學生,即使是這方面的研究專家也並不多見,作為一名高中生能够用甲骨文寫作文,說明有很大的潜在能力。

於是,很多高校對這名學生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並向該學生拋出了橄欖枝,而這名學生經過自已的選擇後,最終確定了四川大學,他成為了被985學校破格錄取的一名學生,而他本人也被人稱作“古文字達人”,他就是曾經紅極一時的“黃蛉”。

二、劍走偏鋒的高考捷徑

黃蛉是四川籍的一名考生,平時並不是一比特很“出彩”的學生,而且2009年高考是他的第二次高考,第一次考試時沒有考上理想的學校而複讀一年,在第二次考試時,他已經知道了高考之路並不容易,他便想出了一個劍走偏鋒的高考“捷徑”。

黃蛉喜歡研究古代書籍,無意中對甲骨文產生了濃厚的興趣,與其他學生不同的是,別人看到甲骨文只是有個粗淺的瞭解便罷,而他卻仔細地研究與學習起來,從認字到寫字,到他高考時期,他已經能熟知八百多個甲骨文字。

在以前的高考中發生過很多次破格錄取的事情,這一點給黃蛉帶來了“啟發”,於是他决定在高考時用甲骨文寫作文,這個必定會吸引批卷老師的注意,畢竟像甲骨文這樣的古代文字瞭解的人是少之又少,劍走偏鋒說不上就會出現奇迹。

但是,在寫作文的時候遇到了難題。甲骨文字到現在為止所發現的不過一千多字,黃蛉所掌握的甲骨文字有八百多,而現代作文所需要的常用文字在甲骨文字中並不存在,想要用甲骨文完成作文是很難實現的事情。

於是,黃蛉想出了辦法,他用自已已經掌握的甲骨文字寫出了一篇作文,但畢竟掌握的文字有限,所以只能寫出一篇“离题”的作文,可以說,黃蛉的這個大膽之舉存在很高的冒險成分,一旦得不到老師的認可,那麼他將面臨再一次的落榜。

顯然,黃蛉的這次“捷徑”走對了,他的作文雖然离题只得了6分,但老師出於愛才、惜才的角度還是不忍埋沒他所掌握的知識,並且想挖掘和激發他更深的潜力與能力,所以出現了四川大學破格錄取他的事情。

黃蛉的成績最多能入三本大學,但他卻因一篇甲骨文作文而進入985一本大學,這種從三本到一本的“兩級跳”至今也是罕見,但由此也可以看出四川大學對黃蛉是十分重視的,並且還給他實施一對一教學,希望他能够在古文研究上取得一定的建樹。

三、川大教授拒教黃蛉

為了能够讓黃蛉更好的發展,在川大和川大錦城學院的聯合培養下,川大為黃蛉量身定制了一套學習方案。而原本已退休的四川大學歷史文化學院教授何崝也被返聘回川大,專門負責黃蛉的培養問題,可見其重視程度。

然而,黃蛉在那時已經成為了名人,起初他還保持低調,甚至有人認出他是誰時,他還曾矢口否認。但隨著學校與社會中越來越多的人知道這位“古文字達人”時,黃蛉逐漸迷失了自我,在過度的包裝與表揚下,能够保持理智的人並不多,更何况是一名剛入大學的學生呢。

受人越來越多人的追捧,黃蛉整日迷戀在這種虛榮之下,在學習上開始不上心,他的更多精力用在了如何包裝自已與應酬別人身上,而在古文研究方面並不如學校所期望的那樣專心,甚至讓何崝教授感到他有些“浮誇”。

要知道,一比特老師對學生的評估是非常重要而中肯的,學校給指定的一對一教授顯然都是經過深思熟慮而後做出的慎重决定,而何教授自然也會對自已這名學生抱有希望,顯然黃蛉並沒有給何教授留下什麼好印象。

何教授讓黃蛉學習的是先秦文獻和古代文字方面的內容,而黃蛉卻以自已讀過《文心雕龍》而自居,且不說這部古代書籍與何教授所傳授的內容無關,單從虛心向學這一方面黃蛉就沒有做到尊師重教的本分。

古人雲:“凡學之道,嚴師為難。師嚴然後道尊,道尊然後民知敬學。”不尊重老師,不重視師長的教誨,註定自已以後的道路走不長遠。果不其然,在何教授的精心培養下,黃蛉在古代文字方面的研究水准差强人意。

甚至給出了“他的學習情况並不理想,在甲骨文方面也沒有多大造詣”的結論,囙此提出辭呈拒絕再教黃蛉,此時的黃蛉就像“小丑”一樣成為了別人眼中的笑話。

小結

看到黃蛉“小丑”般的狀況,猶如現代版的“仲永”。有句話說得好,三分靠天分,七分靠努力,如果在滿足現狀的環境中沉迷不前,那麼最終就會變成“小丑”成為別人的笑柄。聰明出於勤奮,天才在於積累,這句話還是非常有道理的,不是嗎?

評論留言

  • 熱心網友
    暫時沒有留言

我要留言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裡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所有評論需要人工稽核後才能顯示,請勿發佈垃圾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