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目新聞記者鄭晶晶
通訊員劉敏周鵬
德爾塔病毒全球肆虐
流調工作者也囙此備受關注
流調全稱“流行病學調查”
是指用流行病學的方法進行調查研究
以尋找被感染者的
“上家”和“下家”的過程
流調工作者是追查捕獲病毒踪迹的“幕後先鋒”,每一例公佈的確診病例、無症狀感染者的活動軌跡背後,都凝聚著他們的辛勞和汗水。他們是如何爭分奪秒與病毒搶速度尋找被感染者的“上家”和“下家”的?來聽聽正在荊門進行流調工作的湖北省疾控中心傳染病防治研究所急性傳染病防治部首長醫師陳琦怎麼說。
口述者:陳琦
年齡:36歲
職業:湖北省疾控中心傳染病防治研究所急性傳染病防治部首長醫師,從事流調工作10年
現時座標:荊門
淩晨接到通知奔走調查病例軌跡
我是7月30日淩晨接到研究所的電話通知,和流調團隊成員一起奔赴荊州開展流調工作,8月5日又轉戰荊門。
流調工作的主要內容,是查明陽性病例的傳染源,最終判定它的密接、次密接病例;同時,調查病例的發病、就診情况,瞭解病毒的臨床特徵和危險因素。
如果存在聚集性,還要查明病毒的傳播特徵和傳播鏈。從病例核酸檢測確認陽性開始,有關部門就會通知病例所在屬地疾控中心開展流調工作。按國家要求,24小時內要完成初步流調。
總體來說,流調的主要目的,是弄清楚病例的發病情况,然後找到他的“上家”和“下家”,即相關風險人員是誰、在哪裡。
8月6日,我花了近3個小時,完成了一名荊門新增確診病例的流調。流調過程中,我按照要求,全程穿戴防護服、N95口罩、面屏、雙層手套等。夏日炎炎,沒過多久就熱得全身濕透,手套裡面積滿汗水,但還是得一絲不苟地詢問、記錄。
這次流調,相對來說比較快速。對於一些軌跡複雜的病例,整個流調過程往往需要十幾個小時。
比如,8月5日,我和團隊到達荊門首日,就和當地流調工作者一起,分析出一名從武漢沌口工地回到荊門的確診病例的行動軌跡。該病例的行動軌跡涉及多個地點。接受調查時,病例說他坐過一臺計程車。
這時,流調人員不僅要查計程車車牌號、司機是誰,還要調取相關視頻資料、支付記錄等,查清病例的上車地點、上車時間、有沒有戴口罩、下車時間、下車地點等,以及病例下車後,下一個上車的人是誰、是否存在風險等。
我們和當地流調人員一起,對風險點挨個現場摸排,徹夜不休地分析討論,力爭排查出所有風險,對密接者和次密接者給予及時管控,對曾和該病例在同一時空出現的可能存在風險的人群予以提示。
盯住每個細節善讀微表情辨真偽
充滿耐心、注意細節,是每一位流調工作者必備的貭素。在對確診病例、疑似病例、無症狀感染者進行流調時,我們時常遇到對方忘記一些環節的情况,這時,就需要我們耐心地幫助對方回憶。
比如,有人下車時買了瓶水,我會讓他翻看一下手機的聊天記錄、消費記錄等,來互相印證;再如,有的老人用現金消費,記不清某一段行動路徑,我們就會問他有沒有保留購物小票,借此追溯他的行動軌跡。如果沒有,我們可能就要調取相關監控視頻資料進行補充。我們一定要把調查對象的軌跡弄得非常清楚,包括他們在某個地點待的時間,越精准越好。
8月8日,陳琦(右)與從全省緊急抽調的省級和宜昌、襄陽等地疾控系統流行病學調查人員在進入隔離區對陽性病例進行流調前,“全副武裝”做準備工作。
還有一些調查對象,因為去了一些敏感場合,或者見了一些敏感人員,不願意講出來。為了防止出現這種情況,每次調查開始的時候,我都會告訴調查對象,一定會保護對方的隱私。我還會告知,根據《傳染病法》,一切組織和個人,必須接受疾病預防控制機构有關傳染病的調查、檢驗、採集樣本、隔離治療等預防、控制措施,如實提供有關情况。囙此,公民有義務配合調查,據實告知,否則,一旦造成傳染病的播散,需要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我們也會觀察調查對象的一些微表情,看他們會不會猶豫、是否可能有所隱瞞,然後引導他們積極配合,最終找到真實的情况。
夜以繼日拼搏全力與病毒搶速度
此次流調,我和團隊成員已經日夜奮戰了一個多星期。白天,我們全副武裝,詢問、核查病例軌跡,晚上還要加班加點分析研究。每一份精准的病例軌跡報告,幾乎都是在深夜完成。直到這時,我們才會安心休息一會兒,天一亮又開始新一天的征程。
8月7日深夜,陳琦還在梳理白天現場調查的內容
據不完全統計,從7月30日至今,我們團隊已經開展100餘名病例、密接者、次密接者的調查摸排工作。
這麼拼,只為與病毒傳播搶速度。在工作中,我們最大的成就感,就是通過努力查明病例的行動軌跡,迅速摸排出風險人員,第一時間將他們隔離管理起來。有些風險人員,可能第一次核酸檢測結果是陰性的,但是在隔離管理後,第二次檢測時才發現是陽性。這些有傳染性的風險人員,如果因為我們的努力,减少了傳播病毒的風險,我們就會覺得我們的工作非常值得。
8月5日,陳琦等人前往某病例行動軌跡就餐場所進行進一步深入流調,該病例已被轉運,該區域已被徹底消殺。
甘做幕後英雄為工作常虧欠家人
去年以來,我一直在外奔忙,處置疫情、預防輸入。其實,作為流調工作者,我們一直都在幕後,默默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有時半夜一個電話打來,我們就得奔赴工作崗位,這早已成了家常便飯。有時我覺得有些虧欠女兒,女兒上小學後,我陪著寫工作的次數卻寥寥可數。但肩上的責任讓我不能停下脚步。每當成功追捕到病毒的踪迹,及時控制病毒的傳播,我就會感到無比自豪。
工作中,我們也時常會遇到調查對象的求助。比如,8月6日,我做流調過程中,一名陽性病例的父親常年癱瘓在床,一家人被居家隔離,需要紙尿褲等物資,但採購不便,向我求助。我讓這位病例安心隔離治療,之後聯系社區工作人員,告知相關情况,請他們及時提供援助。
此外,我們還得經常化身心理撫慰師。那些被隔離的病例,包括密接者、次密接者,為了大家的健康,他們被臨時限制了自由,常會出現焦慮、恐慌、自卑等情緒。這時,我們就需要對他們做一些心理疏導,平復他們的情緒。有時我還會把微訊號告訴隔離者,以便第一時間告知對方核酸檢測結果等,好讓他們安心。因為,只有我們安了他們的心,他們才能安心的隔離。大家相互理解、相互配合,就能齊心協力,儘早地控制好這一波疫情。
向每一名流調工作者致敬!
向廣大醫務工作者、志願者,
所有為疫情防控無私奉獻的
人們致敬!
來源:楚天都市報極目新聞
評論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