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涇昔日“城中村”正變成“水景公園”

上海 74℃ 0
摘要:明年,以往住在破舊“城中村”裏的人們即可搬回老地方、住進這個如同“水景公園”般的新家園。2014年10月,徐涇老集鎮“城中村”改造項目正式獲批,短短一個月內,改造意願徵詢同意率即達94.25%。

  “今天雖說是看新房,但對我來說也算‘回家’了——真想不到,原來破舊的農村老宅,成了裝修一新的大樓房和好看的公園。真想早點搬回來!”日前,63歲的沈寶華來到青浦區徐涇鎮涇悅雅苑社區的實體樣板間參觀,看著亮堂寬敞的客廳、視野開闊的陽臺,不禁感慨。

  沈寶華是徐涇鎮徐涇居委的居民,原本的居住地是一個典型“城中村”。數年前,徐涇老集鎮“城中村”改造項目啟動,沈寶華家和其他千餘戶居民順利動遷,如今“城中村”改造一期安置房工程已實現結構封頂,樣板房也已打造完畢。這是全市首個實現100%原址安置、首個實現安置房精裝修的“城中村”改造案例。明年,以往住在破舊“城中村”裏的人們即可搬回老地方、住進這個如同“水景公園”般的新家園。

  “城中村”改造勢在必行

  2014年,上海推出了首批35個試點“城中村”改造項目,位於大虹橋板塊的徐涇老集鎮“城中村”改造項目就是其中之一。

  徐涇鎮規劃建設和環境保護辦公室主任施國梁告訴記者,徐涇鎮是318國道的起點,是“萬裏國道第一鎮”,區位優勢明顯。“老集鎮鎮區緊鄰虹橋商務區覈心區,原本是全鎮人口密度最高的區域。這幾年依託大虹橋區位優勢和進博會的紅利,徐涇鎮城市化進程顯著推進,鎮區中心地帶已明顯滯後於發展形勢,影響了城市形象面貌,對老集鎮‘城中村’的改造勢在必行。”

  記者瞭解到,改造項目實施前,徐涇老集鎮“城中村”區域主要以農民自建房、老舊集資房為主,用地性質錯綜複雜。部分房屋因建設年代久遠,質量較差,還有些房屋為20世紀70年代、80年代建造,存在牆體開裂、鋼筋裸露等問題,有較大安全隱患。同時,該區域戶籍人口和外來人口嚴重倒掛,改造前比例約為1∶5,城市管理也面臨很大壓力。

  “以前我家雖然屬於徐涇居委會,但居委還有農村的村民小組建制,我家屬於第3小組。家裡老房子是1982年造的,非常破舊,牆皮一塊塊掉落,每到陰雨天還會滲水。每年一到夏天,颱風、豪雨來襲時,全家人都很緊張。走出家門,道路也非常狹窄,很多地方連消防車都開不進。”徐涇居委居民、70歲的沈福琴告訴記者。60歲的沈衛忠原本也住在徐涇老集鎮“城中村”區域內,夫妻倆和女兒擠在上世紀70年代建造的20多平方米的逼仄小房子裏。“沒有獨立的衛生間,每天早上都要拎著馬桶出去倒,洗澡只能靠買個小浴盆來解决。”

  即便如此,老集鎮上的人們大多有著深深的故鄉情結,對這裡有著衝突的感情:既希望“城中村”儘快改造,渴望改善居住環境,又不想離開生活了幾十年的地方。“以前的房子再破,也是老一輩留下來的,我們家祖祖輩輩都生活在這裡,對徐涇有感情,捨不得走。”徐涇居委第3小組的居民馬紅永說。

  動遷居民100%原址安置

  居民既想住新家,又捨不得搬走,如何解决這一衝突?

  2014年10月,徐涇老集鎮“城中村”改造項目正式獲批,短短一個月內,改造意願徵詢同意率即達94.25%。改造方案經過多次調整,2017年正式啟動動遷工作,徐涇鎮組織動員了200多名人員參與,用1年時間完成全部動遷和淨地清零事宜,2019年12月項目正式動工。此次改造採用集體資產引進社會資本的模式,由燦輝國際、俊發集團和徐涇資產經營管理有限公司共同出資成立了專門的項目公司負責運作。

  東至沈海高速、南至滬青平公路、西至明珠路、北至盈港東路,這527畝範圍即為徐涇老集鎮“城中村”改造的範圍,涉及居民1009戶、企業25家,動遷面積約21萬平方米。考慮到羣衆意願,政府和項目主要開發主體燦輝國際集團採用了原拆原建的管道,在老集鎮“城中村”地塊上蓋了16棟安置房,總建築面積近20萬平方米,確保動遷居民100%原址安置。

  “改造項目原拆原建,這很對我們這些土生土長老居民的胃口。以後我們搬進去了,原來的街坊鄰居還在同一個社區裏,大家還能走動走動,這讓我們感到十分欣慰!”沈福琴高興地說。

  “政府吸收我們本土企業參與改造項目,就是為了將徐涇百姓的想法融入改造過程,充分傾聽百姓呼聲。”燦輝國際集團董事長趙輝告訴記者,安置房選址在沈海高速西側、毗鄰國家會展中心的位置,前有騎龍港、後有徐涇港,相關綠化配套建設完畢後,居民推窗即可見綠、見水景,社區是個名副其實的“水景公園”。房型方面,現時安置房提供60平方米、70平方米、80平方米、90平方米、110平方米和130平方米共6種房型,可滿足居民差异化安置需求。

  實用性和舒適性兼具,是這個安置房項目的亮點——每一棟樓都配寘了入戶大堂;層高比常見的2.8米層高住房高出15釐米;為了給居民更好的居住體驗,開發企業做到戶戶裝修後交付,每戶均實現洗衛浴三分離,安裝好地板、燈具、指紋密碼鎖等設施。截至目前,動遷安置房土建工程施工已完成80%,計畫今年9月進行裝修,明年下半年即可分批交付。

  既提升居住品質又延續“烟火氣”

  老集鎮“城中村”居民“回家”的同時,如何讓曾經的老集鎮“烟火氣”不斷,讓居民找到“家”的感覺?項目公司負責人高紅宇告訴記者,為了讓安置房社區既有高品質、現代化的生活水準,又保留住徐涇鎮的傳統歷史脈絡,涇悅雅苑在規劃建設的過程中體現了不少匠心。

  “老集鎮居民喜歡串門、聊天、拉家常,考慮到這點,我們在社區內配寘了約3000平方米的睦鄰中心,讓它成為連結鄰里溫情的一個樞紐,讓老集鎮‘烟火氣’得到延續,老鄰居的關係不會隨著動遷而疏遠。”高紅宇說,這個睦鄰中心將配備社區活動室、老年人活動室、業主會議室、宴會廳等,還將建設符合當地居民民俗傳統的功能區,比如戲曲藝術表演廳、非遺文化展示體驗館等。“徐涇當地人婚喪嫁娶,缺不了一道名叫湯炒的小菜,這道地方特色菜已有百餘年歷史。今後在睦鄰中心內,我們會建一個徐涇湯炒展示體驗館,讓當地人留住這種‘舌尖上的鄉愁’。”

  此外,除了安置房,項目還包括商品房、商務辦公樓以及配套道路、幼儿園、養老院、公共綠地等,建成後地上建築面積將超過42萬平方米,還將有150畝公共綠地,現時這些配套設施都在建設中。

  記者瞭解到,徐涇老集鎮“城中村”改造項目不僅大幅改善了居民的居住水准,也讓居民、鎮集體資產的經濟利益得到了保障。沈寶華、馬紅永等人告訴記者,他們在分房後都準備出租掉1至2套房子,每月可有7000元左右的租金收益。施國梁則告訴記者,鎮屬集體企業——徐涇資產公司在改造項目中代表鎮集體經濟組織持有10%股權,通過股權分成可以獲取商品住宅出售、商業租賃收入等多種收益。“另外,鎮集體資產將以成本價回購改造項目中10%的商業物業,面積為1.47萬平方米,這有利於保障鎮集體資產經營收益。”

  徐涇鎮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在虹橋國際開放樞紐建設的大背景下,老集鎮“城中村”改造將整體提升徐涇老集鎮的面貌,大大加快徐涇鎮的城市化進程,有利於承接大虹橋覈心區的溢出效應。同時,商務辦公樓交付、商品房開售後將極大促進該區域產城融合行程和人口結構轉型,也將帶動解决徐涇老集鎮以往生活配套服務設施不足的問題。“我們將以此為契機,主動承接虹橋國際開放樞紐功能,不斷加快推動都市更新賦能區域發展和功能配寘。”

标签: 安置房

評論留言

  • 熱心網友
    暫時沒有留言

我要留言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裡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所有評論需要人工稽核後才能顯示,請勿發佈垃圾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