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規密集發佈!哪些都市定位高?

河北 62℃ 0
摘要:近段時間,國內多個重點都市紛紛公示國土空間總體規劃(草案),這是都市未來15年最重要的綱領性檔案。相對於“十四五”規劃來說,總規更能看出都市的長遠追求。在都市人口規模和城市職能定位等方面,總規都給出了相對明確的說法。又將朝著哪些主要目標奮進呢?因重慶總規未提到人口規模,上海在已發佈總規的重點都市中規劃人口規模最大,即便如此,未來15年,上海的人口餘額也僅為12.91萬人。

近段時間,國內多個重點都市紛紛公示國土空間總體規劃(草案),這是都市未來15年最重要的綱領性檔案。

相對於“十四五”規劃來說,總規更能看出都市的長遠追求。在都市人口規模和城市職能定位等方面,總規都給出了相對明確的說法。

那麼,國內重點都市未來發展定位如何?又將朝著哪些主要目標奮進呢?

1

都市人口規模,是總規的重要組成部分。

上海總規對人口規模做了限定:到2035年,常住人口控制在2500萬人左右。因重慶總規未提到人口規模,上海在已發佈總規的重點都市中規劃人口規模最大,即便如此,未來15年,上海的人口餘額也僅為12.91萬人。這意味著,上海人口政策的主基調是疏解,為此上海也著力建設“五大新城”,能否有效疏解人口,有待觀察。

人口餘額第二少的重點都市是北京,控制人口規模一直是北京的重點工作之一,即使是放開人才落戶,北京也製定了相對嚴格的門檻。未來15年,北京的人口餘額為110.69萬人,對於人口吸引力極强的北京來說,確實要省著點用。

一線都市中,深圳的人口餘額相對來說最多,但顯然也有點“捉襟見肘”。七普數據公佈後,深圳趕緊調高了落戶門檻,主要是考慮到都市的承載能力。

北上廣深之外,其他重點都市的人口餘額,明顯更加寬裕。2020年,全國GDP前十都市中,武漢、杭州、南京的人口規劃並不激進,都控制在1700萬人以內。鄭州人口規劃達到1800萬人,主要是因為其作為人口大省的省會,有著廣闊的人口腹地,人口增長潜力大,鄭州也是重點都市中人口餘額最多的都市。

人口規劃展示著都市未來的發展方向,是快速擴展還是集約發展,一目了然。不過,人口規模需要與都市發展相適應,每個重點都市都應該有自己的節奏。

2

北上廣深將逐步轉向集約發展,其他重點都市依然會保持快速擴展態勢,都市能級和品質都會持續提升。此前,我們曾在文章《中國頂級城市競爭:唯有崛起才有未來》中分析過,面向“十四五”,多個重點都市都定出發展目標,“國際”視野成為主流。

在面向未來15年的總規中,重點都市的發展定位顯然更為高遠。

之前,國內主要城市定位中,北京要成為國際交往中心,上海則要成為國際經濟、金融、貿易、航運、科技創新中心,廣州要成為國際貿易中心,深圳則要成為國際化都市,其他城市主要立足國內發展。也就是說,除了北上廣深一線都市,沒有都市正式向“國際”目標進軍。

但是,無論在“十四五”規劃目標中,還是在多個重點都市的最新總規中,“國際”已成標配。未來15年,國內重點都市集體向國際化大都市目標奮進,只因國內重點都市經過多年發展,無論在經濟體量,還是在都市綜合實力方面,均能够參與國際都市競爭。

一線都市的最新總規,紛紛為都市未來發展“定向”:

“北京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首都,是全國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國際交往中心、科技創新中心。”其中,沒有涉及經濟、金融的表述,這表明,北京正在淡化經濟中心功能,其也在積極疏解各類經濟要素。

“上海是我國的直轄市之一,長江三角洲世界級城市群的覈心都市,國際經濟、金融、貿易、航運、科技創新中心和文化大都市,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並將建設成為卓越的全球都市、具有世界影響力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際大都市。”在經濟發展定位層面,上海的都市定位可謂“頂配”。“卓越的全球都市”,可以說是上海都市發展的極致追求。

“廣州是廣東省省會,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國家中心都市和綜合性門戶都市,粵港澳大灣區區域發展覈心引擎,國際商貿中心、綜合交通樞紐、科技教育文化中心,著力建設國際大都市。”廣州在華南區域最重要的城市功能定位,無疑是“綜合性門戶都市”,獲得了“門戶”地位,也就獲得了打開未來之門的鑰匙。

“深圳是卓越的國家經濟特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國家對外開放樞紐門戶,粵港澳大灣區覈心引擎,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全球海洋中心都市。”不難看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是深圳的最新追求,也是其未來發展的重要奮鬥目標。

3

北上廣深之外,其他“後起之秀”的都市定位也有諸多亮點:

“重慶是國際門戶樞紐、中西部國際交往中心、國家(西部)科技創新中心、國家重要先進製造業中心、西部金融中心、長江經濟帶綠色發展示範區。”重慶的定位比較低調,但也充分彰顯著都市的實力,其要做“國際門戶樞紐”。

“成都要建設全國重要的經濟中心、全國重要的科技中心、全國重要的金融中心、全國重要的文創中心、全國重要的對外交往中心、國際性綜合交通通信樞紐。”這些定位可簡稱為“五中心一樞紐”,但每個定位前都加了“重要的”,看起來不太堅決。

“杭州是浙江省省會,長江三角洲區域中心都市,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國家中心都市和國家綜合性科學中心,全國數字經濟第一城,國際文化旅遊休閒中心,世界一流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際大都市。”毫無疑問,“全國數字經濟第一城”是杭州最顯著的定位,其有著良好的基礎,也將擁有更强的競爭力。

“南京是江蘇省省會、國家中心都市、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國家綜合交通樞紐、全球創新名城、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國際化都市。”對比來看,“全球創新名城”是南京的差异性定位,也是其主打的都市品牌。前不久,科技部正式發文支持南京市建設引領性國家創新型城市。以此可見,南京在創新層面已搶得先機。

杭州和南京既不是國家中心都市,也不是“建設中的國家中心都市”,但其都市定位卻將“國家中心都市”列入其中,足見這兩座都市對都市能級提升的强烈渴求和雄心。

“武漢是湖北省省會,國家中心都市、長江經濟帶覈心都市和國際化大都市,全國經濟中心、國家科技創新中心、國家商貿物流中心、國際交往中心和區域金融中心,世界濱水文化名城。”武漢的都市發展定位同樣很高,當前,武漢正在著力打造“五個中心”,建設現代化大武漢,也在全力提升都市能級和品質,雖受到疫情嚴重衝擊,但武漢依然不改其志,要繼續在重點都市中爭先進比特,其發展定位顯露著“復興大武漢”的都市夢想。

整體來看,未來15年,國內多個重點都市都將邁向新征程,積極參與全球競爭,並在快速發展中實現華麗蛻變。

評論留言

  • 熱心網友
    暫時沒有留言

我要留言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裡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所有評論需要人工稽核後才能顯示,請勿發佈垃圾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