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各地經濟資料的披露接近尾聲,2021年我國都市GDP前20强榜也塵埃落定。整體來看,這是一個質量和數量都很高、很强的榜單,上榜的各大城市不是全國一線都市,就是區域中心都市,個個實力不俗。
看經濟增速,武漢和南通較為突出
資料顯示,今年上半年的前20强都市中,武漢市的經濟同比實際增長28.6%(GDP約為8251.45億元),並且是唯一一個實際增速超過20%的都市。這一方面體現了武漢市的經濟正在積極復蘇,主要支柱產業尤其是高新科技產業成為增長的領頭羊。
其中,規模以上高技術製造業同比增長61.6%,規模以上戰略性新興產業同比增長61.7%,新能源汽車增長105.4%。而其他電子設備製造業,醫藥製造業等也都獲得了兩位數的增長,強勁復蘇。
另一方面則是因為去年同期的低基數,變相推動了今年上半年的高增長。換言之,當前武漢市的增長更多的是恢復性、補償性的。如果看兩年平均增速,那武漢市只有1.7%,反而落後其他城市。
看兩年平均增速,江蘇省南通市就更為突出,達到了7.5%,完成的GDP達到了5483.17億元,在全國排第17名——與去年同期相比,提升了一個名次;此外,蘇州市、杭州市、南京市的兩年平均增速也達到或超過7%,成績較為突出。
上半年,北京市的GDP新增數量最高
從經濟總量角度來看,上海市依然穩居全國各大城市之首,上半年完成的GDP約為20102.53億元,並且是上半年唯一一個GDP突破2萬億元的都市;北京市繼續排第二名,GDP約為19228億元。
但如果與去年同期的初值相比,北京市的GDP新增了3022.4億元,而上海市的GDP新增數量不到2750億元,其他城市的GDP新增數量就更低了。這意味著:上半年,北京市的GDP新增數量最高。
其中,“持續、快速、健康”發展的新經濟占北京市GDP的比重達到了40.9%,比去年同期提高了2.4個百分點——北京市的經濟發展不僅數量在提升,質量也在增强,市場主體更趨活躍,需求潜能繼續釋放。
上半年,合肥市擠入榜單,排第20名
2021年上半年,合肥市完成的GDP約為5203.46億元,排第20名。而濟南市以接近5200億元的成績排第21名,西安以接近5100億元的成績排第22名,福州和東莞的GDP是略微超過5000億元,也未能進入前20强榜單。
自從安徽省融入長三角經濟圈之後,合肥市的發展可以說是“日新月异”。再加上合肥市擁有較强的科研能力,充足的人力資本,已成為一座充滿魅力、動力、活力、創新力的新型都市,其排名仍有上漲空間。
最後再分享其他上榜都市數值:深圳市的GDP約為14324.47億元,排第三;廣州市的GDP超過了1.31萬億元,重慶市接近1.3萬億元,蘇州市接近1.07萬億元,成都市達到了9602.72億元,杭州約為8648億元,南京為7622.77億元,天津約為7309.25億元……本文由【南生】整理並撰寫,無授權請勿轉載、抄襲!
評論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