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住“牛鼻子”,協同發展結碩果

河北 56℃ 0
摘要:今年2月10日召開的河北省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工作領導小組第六次全體會議強調,今年是實施“十四五”規劃開局之年,也是京津冀協同發展向遠期目標進軍的第一年。

記者李巍

■積極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扎實推動重點領域率先突破

一體化交通網絡“連起來”、生態環境“美起來”、產業合作“串起來”

■積極推動“三區一基地”建設,全面落實河北在協同發展中的功能定位

7年多來,我省精准落實“三區一基地”功能定位,加快高品質發展步伐,不斷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向深度廣度拓展

■積極推進全面深化改革,不斷增強協同發展動力和活力

改革創新,讓“通武廊”種出協同發展“試驗田”、讓人民群眾有了更多獲得感、讓協同發展動力和活力不斷增強

2014年2月26日,以習近平衕誌為覈心的黨中央站在國家發展全域的高度,作出了實施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這一重大決策。

京津冀協同發展重大國家戰畧實施7年多來,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引下,省委省政府帶領燕趙兒女,舉全省之力推動協同發展向深度廣度拓展,在對接京津、服務京津中加快實現高品質發展。

始終聚焦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和“三區一基地”功能定位,我省在交通一體化發展、生態建設、產業轉移等方面不斷取得重要突破,協同發展在河北產生了歷史性、深層次的重大作用和積極影響,有力帶動了經濟社會發展,增進了民生福祉。

積極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扎實推動重點領域率先突破

今年4月27日,河北京車軌道交通車輛裝備有限公司為紹興市首條地鐵線生產的首列捷運車輛下線,這一保定市引進的建設體量最大的高端裝備製造產業項目結出豐收果實。

2017年9月,河北京車造車基地項目簽約入駐保定市滿城區,該項目總投資45億元,由北京基礎設施投資有限公司投資建設,承接了北京的高端裝備製造技術,培育發展軌道交通及其關鍵零部件等上下游相關產業。按照規劃,未來幾年,這裡將年產1300輛車,產值可達100億元。

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是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的“牛鼻子”。我省牢牢扭住這一“牛鼻子”,緊緊圍繞建設以首都為覈心的世界級城市群、京津冀機場群、環渤海港口群,自覺在對接京津、服務京津中加快發展自己,在打造第三經濟增長極中作出河北貢獻。

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王東峰,省委副書記、省長許勤始終把京津冀協同發展工作緊緊抓在手上,多次帶隊到北京市、天津市學習考察,多次召開專題會議研究部署,重點工作親自過問、重大問題親自協調、重要活動親自出席。

今年2月10日召開的河北省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工作領導小組第六次全體會議強調,今年是實施“十四五”規劃開局之年,也是京津冀協同發展向遠期目標進軍的第一年。各地各部門要堅定不移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訓示和黨中央決策部署,堅持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不斷鞏固拓展成果,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不斷取得新成效。

一分部署,九分落實。隨著協同發展不斷向縱深推進,三大率先突破的重點領域捷報頻傳。

一體化交通網絡“連起來”。

5月29日,京雄高速河北段、榮烏高速新線、京德高速一期等三條高速同步通車運行,雄安新區實現與北京市中心城區直達,與北京大興國際機場直通,與天津港、黃驊港直連。

7年多來,我省堅持圍繞打造軌道上的京津冀,構建現代化交通體系,與京津聯手打通或拓寬對接路32條段、2005公里,實行公共交通“一卡通”,全省鐵路運營里程、高速公路通車里程分別達到7870公里、8042公里,均位列全國第二,初步形成軌道、空港、海港一體化的大交通格局。

生態環境“美起來”。

“以前只能看到本地監測數據,現在不僅能看到三地空氣品質數據,還能看到污染因數組分數據。”省生態環境應急與重污染天氣預警中心高級工程師張良感觸最深的,是三地監測資料共用帶來的變化。聯合會商、資料共用大大提高了空氣品質預報的準確性,如今三地對污染天氣的捕捉率已達到95%以上。

我省堅持聯防聯控聯治,加强大氣區域治理、水系上下游流域治理、土壤屬地治理,建立京冀、津冀流域生態補償機制,生態環境不斷改善。

去年,河北優良天數256天,同比新增30天,PM2.5濃度44.8微克/立方米,下降10.8%,創歷史最好。

產業合作“串起來”。

今年5月13日,北京與廊坊北三縣項目推介洽談會舉辦。針對廊坊中集空港設備公司等16家企業提出的轉型陞級需求,北京市從創新資源供給庫中挑選了北京奧特尼克科技有限公司等30家企業和組織,發佈北京創新資源供給與河北廊坊需求匹配清單。

合作,不再只是“送項目”,還要“問需求、促提升”。當天,一批智慧製造、數字經濟、節能環保等項目簽約,將大大促進兩地產業鏈創新鏈融合發展。

7年多來,我省堅持功能互補、融合互動,推動產業轉移對接。首鋼、現代汽車和懷來、張北大資料中心等一批重大專案先後落戶,呈現良好發展勢頭。北京大紅門、動物園等批發市場分別落戶唐山、滄州等地,4萬多商戶入駐,帶動疏解人口近10萬人。

今年上半年,全省承接京津轉入基本組織2417個。其中,法人單位1461個。

積極推動“三區一基地”建設,全面落實河北在協同發展中的功能定位

走進金隅·曹妃甸協同發展示範產業園,眼前一派繁忙景象。在冀東機械公司車間內,科技人員相繼完成點焊、定位、內外縱縫焊接等一系列工藝後,一節大型風力發電機的塔筒雛形初現。

5年前,金隅集團與冀東發展集團簽署戰畧重組協定。此後,來自北京和唐山市區的裝備製造業企業陸續遷入曹妃甸,成功實現轉型陞級,帶動高端裝備製造產業在曹妃甸聚集發展。冀東機械也從唐山市區搬遷至此,產品從傳統水泥建材裝備及服務,逐步向環保、鋼鐵、冶金、石化、電力等行業轉型。

加快建設全國現代商貿物流重要基地、產業轉型陞級試驗區、新型城鎮化與城鄉統籌示範區、京津冀生態環境支撐區,是黨中央賦予河北的功能定位。7年多來,我省精准落實“三區一基地”功能定位,加快高品質發展步伐,不斷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向深度廣度拓展。

——圍繞打造全國現代商貿物流重要基地,活躍對外對內貿易和有效擴大多層次消費。

我省充分發揮區位、交通、產業等優勢,加强物流樞紐、園區、龍頭企業建設,成功舉辦兩届中國國際物流發展大會,中歐、中亞班列實現常態化運營,2020年全社會貨運量24.8億噸、居全國第六比特,去年全省進出口總值同比增長10.2%,今年一季度進出口總值、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分別同比增長32.1%和24.3%。

——圍繞打造產業轉型陞級試驗區,加快實現新舊動能轉換。

堅決去、主動調、加快轉。我省連續實施“6643”和“432511”化解過剩產能工程,全省鋼鐵產能由2011年峰值的3.2億噸壓減到2億噸以內。在堅定不移去產能的同時,抓住新的機遇改造提升傳統優勢產業,大力發展先進製造業、現代服務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建設新型工業化基地,“三二一”的產業格局不斷優化提升。

“十三五”期間,我省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新增超過7000家、總數達到9000家,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占規模以上工業的比重由2015年的16%提高到2020年的19.4%。

——圍繞打造新型城鎮化與城鄉統籌示範區,大力促進城鄉融合發展。

我省結合國土空間規劃編制,統籌抓好區域性中心都市、重要節點都市和縣城改造提升,規劃建設300多個特色小鎮和1萬多個美麗鄉村,提高城鄉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建設水准,全省常住人口城鎮化率由2013年的48%提高到2020年的60%以上。

——圍繞打造京津冀生態環境支撐區,堅決築牢首都生態安全屏障。

我省加快張家口首都“兩區”建設,實施燕山——太行山綠化等重點生態工程,用足用好引江水、引黃水,合理利用水庫水、汛期水,深化地下水超采綜合治理,加强衡水湖、渤海近岸海域等區域生態保護,環境承載能力不斷提升。

積極推進全面深化改革,不斷增強協同發展動力和活力

河北的部分事項,在北京、天津也能辦了。

5月13日,2021年北京·河北廊坊北三縣項目推介洽談會上,北京都市副中心(通州區)與廊坊北三縣首批推出453項高頻便民事項和70項政務服務事項實施“區域通辦”。

7月16日,天津濱海新區與滄州渤海新區簽署協定,决定就“個體工商戶注册登記、公司登記”等首批30項商事登記事項和涉企經營許可事項實施“跨省通辦”。

“區域通辦”“跨省通辦”,打破的是區域之間的行政壁壘,方便的是三地企業羣衆。百姓辦事不用再“兩頭跑、折返跑”,市場主體跨地經營更加便利。

向改革創新要動力,發揮引領高品質發展的重要動力源作用。7年多來,中國(河北)自由貿易試驗區、京津冀全面創新改革試驗區、京津冀大數據綜合試驗區等獲批並加快實施,石保廊全面創新改革試驗區32項改革試驗任務全部完成。我省與京津實現了一批資質認證和檢查檢驗結果互認互通,跨區域組建了京津冀城際鐵路投資公司等一批市場主體,體制機制障礙一個個被打破。

改革創新,讓“通武廊”種出協同發展“試驗田”。

今年6月26日,北運河廊坊段與通州段同步實現旅遊通航,明年有望實現互聯互通,成為京冀兩地深化協同發展、生態共建共用的新亮點。

主動服務北京都市副中心建設,我省按照“四個統一”的要求,加快廊坊北三縣與北京通州區一體化發展,列入規劃的大廠廠通路、香河安石路等4條跨界公路項目,正全力加快推進。

改革創新,讓人民群眾有了更多獲得感。

張文峰是中關村第三小學派駐雄安校區的校長。如今,他帶領中關村三小的骨幹教師,在雄安新區建立起全新的課程、教師隊伍工作機制,努力推動京津冀區域教育更優質、更均衡。

近年來,三地大力推動公共服務共建共用,促進京津優質教育、醫療資源向河北延伸,不斷縮小公共服務落差。我省與京津實現一批資質認證和檢查檢驗結果互認,京津優質學校在我省設立分校28所,京津30家醫院納入我省醫保定點範圍。

改革創新,讓協同發展動力和活力不斷增強。

薄如蟬翼的陶瓷片,卻能為一盞400瓦LED燈提供散熱——這是中創燕園電晶體公司自主研發的高熱導性氮化鋁陶瓷基板。經過在保定·中關村創新中心的孵化培育,這一科技用4年時間實現了從實驗科技到產業技術開發和量產的跨越。

京津研發、河北轉化。一個個協同創新平臺,正在打造成吸引京津高端人才、集聚各類創新要素的“强磁場”。

7年多來,我省與京津高校、科研單位等累計共建省級以上創新平臺165家,共建京津冀鋼鐵行業節能減排等產業技術創新聯盟95家,實現京津冀高新技術企業整體搬遷資質互認、科技創新券互認互通和大型科研儀器開放共亯。“十三五”期間,全省吸納京津科技契约成交額超過900億元。

評論留言

  • 熱心網友
    暫時沒有留言

我要留言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裡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所有評論需要人工稽核後才能顯示,請勿發佈垃圾資訊】